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性污染危害讲解

生物性污染危害讲解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赤潮、水华的形成 当藻类正常繁殖时是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但是伴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把越来越多的富含氮、 磷等营养元素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等不加任何处理, 肆无忌惮的向江河湖海排放。藻类的繁殖力和适应性 均很强,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藻类常于夏
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
第一部分:生物性病原体的危害
让我们从源头说起
吃? 喝? 玩? 乐?
接触方式及途径: ①食物用水和饮用水 ②洗涤用水 ③娱乐活动用水 ④劳动活动用水
第一部分:生物性病原体的危害
举个例子
• 食物用水和运用水
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甲型肝炎病毒
• 洗涤用水及娱乐活动用水
蓝氏贾第鞭毛虫、沙眼衣原体
• 劳动活动用水
(3)毒作用机制
① 肝脏毒性
肝脏是MC主要的靶器官。主要作用肝细胞和 肝巨噬细胞,造成急性或慢性的肝脏损害,发生急 性或慢性中毒。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肝脏大面 积出血、坏死、肿胀、瘀血、肝细胞结构破坏。还 可以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引发癌变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图:肝脏毒性的作用机制
MC
进入肝细胞 进入巨噬细胞
赤潮: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小(2-20微米)
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 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 但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类毒素污染危害
藻类污染危害 (2)破坏水体生态环境
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第一部分:生物性病原体的危害 1988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甲肝大流行,打乱了上 海这座大都市的正常生活。空前拥挤的医院门诊,摆满病
床的工厂仓库,甚至是旅馆和学校教室,还有街头关于疫
情蔓延的传闻和流言……这场疫病流行,整整持续了2个 月,甲肝感染者超过35万人,死亡31人。
之后人们才慢慢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邻近上海

抑制丝氨酸蛋白磷酸酶(PP1) 抑制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2)
改变 基因 的调 控和 表达

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 引起蛋白质的过磷酸化
细胞信号 放大效应
诱导肿瘤坏死因子 和白细胞介素
肝细胞损伤
肝癌
引起肝脏 损伤、炎症、坏死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② 肾毒性 除肝脏外,MC的另一个蓄积器官是肾脏。微 囊藻毒素可在肾脏中蓄积,引发慢性中毒。
恶性循环!
大量水生生物死亡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藻类污染危害
(3)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降低饮水安全性 (5)产生藻类毒素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藻类毒素种类及理化性质
(1)种类
铜绿微囊藻产生的 微囊藻毒素(MC) 蓝绿藻 泡沫节球藻产生的 节球藻毒素 MC-LR MC-RR MC-YR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藻类过多产生的的危害 据报道,许多国家的近海水域和内陆湖泊均 有过许多次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1998年太湖流域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65亿元,占当年流域GDP的51 .9%。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 示,2008年5~8月,黄海海域暴发的浒苔灾害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13.22亿元,2009年发生的浒苔 灾害对山东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41亿元。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5) 治理思路
①发生前
通过控制污水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加大宣传力 度等方式,从根源上防止水中藻类的大量繁殖;
②发生时
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控制和降解,尽可 能的减少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③发生后
被污染水资源的控制和处理、政府部门总结防治 经验等。
的江苏启东是甲肝高发区,在1983年,上海市居民曾有4 万余人在食用毛蚶后患上甲肝。此后,政府职能部门下禁 令不准启东毛蚶入市。而1987年年底,因启东毛蚶大丰 收,大量进入上海菜场,市水产局、食监所等都未能挡住。 事后有专业队伍提供信息说启东近海水域毛蚶积淀达到一 米之厚,而那里却长期受到粪便污染。
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藻类爆发,被称为
“绿潮”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藻类污染危害
(1)影响水的感官性状 颜色改变 味道改变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对比:赤潮和水华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 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 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 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异常现象。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2)理化特性
①易溶于水, 不易沉淀或被吸附于悬浮颗粒物中。 ②可被紫外线光解或发生化学反应而丧失毒性。 ③具有热稳定性,加热煮沸不致丧失毒性
④耐受性强,在已消毒的水中可保持稳定12天

hěn nán bèi qīng chú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钩端螺旋体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藻类是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水环境
的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中的生物提供氧气 2、分解生物代谢产物及环境中的有机物质,成为 水的清洁工 3、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作为水生生物的良好饲料 和供人食用的健康食品
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第一部分:生物性病原体的危害
第一部分:生物性病原体的危害
水体最常见的病原体 (1)致病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2)病毒: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人类轮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及腺病毒等。 (3)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 兰氏贾第鞭毛虫及血吸虫等。 (4)其他:沙眼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
③ 肠毒性 微囊藻毒素能引起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造 成急性中毒 ④皮肤毒性
引起皮肤炎,过敏等
第二部分:藻类毒素污染危害
(4)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① 急性中毒
短时间接触或引用大量含有MC的水,会引起 皮肤、眼睛过敏,发烧, 及急性肠胃炎。 ②慢性危害 主要是造成慢性肝肾损害和肝癌诱发 ③间接性危害 通过改变环境及通过对环境中的动植物造成危 害来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