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农村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一、面临的问题孩子住校了,在家的时间少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少了。
据资料显示学中生觉得父母关心自己最多,但他们与父母聊天最少。
94.0%的高中生觉得“父母关心我”,而只有54.8%的学生“经常和父母聊天”。
中生学觉得烦恼无处可诉的比例最高,高达21.0%。
中学阶段又是“多事之秋”,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在这一阶段出现—早恋问题,离家出走问题,……的确令人担忧。
也有的家长可能会想,孩子大了,家长的话更不爱听了,功课难度大了,我们也辅导不了是不是就顺其自然算了。
更有的家长总是描绘孩子会成什么样的人才,却很少想到,明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家长的这些想法的出现给我一个的启示:中学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家庭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面向未来,迎接挑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父母,孩子倾诉的第一对象。
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抱怨,“我和父母有代沟,他们整天只关心我的吃穿、学习,却一点儿也不关心我的想法和情趣。
不许看电视,不许和同学出去玩,尤其和异性同学,甚至同学打电话,写信给我,他们都要过问,和他们实在没话可讲”。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
家长们最好能够尊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爱护孩子的独立人格。
如留给他们个人的生活空间,尊重他们的隐私权,比如说进孩子的房间之前先敲门,进入后最好不要随便翻看他的东西,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同样,孩子会尊重你们,尊重你们的私人空间。
所以,现在的初中生缺乏的不是家长的嘘寒问暖,他们更需要的是家长们的关心、理解、尊重和正确引导。
我不知道家长每周和孩子交流的时间有多少,但不管你有多忙,当孩子放假休息,至少要有时间和他们坐下来谈谈心,了解了解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如“这一阶段过得怎样?”、“我们来谈谈如何?”真的出现了问题,要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而不要没有弄清缘由就横加指责,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破坏亲子关系。
还要解放孩子的嘴和脑,允许他们有发言权,如果孩子对父母有不同意见就会被视为“顶嘴”而加以批评,所以,父母要多点耐心,循循诱导。
我建议,我更希望孩子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家长,向家长倾诉。
父母,孩子倾诉的第一对象。
同学,孩子的真正的朋友。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对于寄宿制的中学生来说,与人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与同学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个人成长尤为重要。
现代家庭多是三口之家,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高兴时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时有人为自己排忧解难。
父母在这时要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朋友,和同学和谐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以下三点要借鉴。
一、要热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
开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你对别人开放,别人也会对你开放。
当对方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死圈子的时候,你不仅会对对方有更深一层地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体验。
二要以诚相待。
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则。
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难以有朋友的。
三要宽容谅解。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同学(包括自己)都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处理问题常会有很多不妥之处,在许多问题上同学间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换位思考,能够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谅解,就不会导致敌意。
若发生了冲突,先应该自我反省。
因为每个人面临冲突,都会有一种潜意识自我保护反应,尽可能地推卸责任而指责他人不是,一旦这种自我保护反应无法得到快速实现,理智就会离开大脑,从而导致矛盾愈发激化:(1)一旦发生人际冲突,请冲突双发静下心来写三个问题:A、我们之间的问题是什么?B、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C、我准备怎样去解决?当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时,真正的朋友就会来到自己的身边,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结交,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这样的友谊才会天长地久!优秀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孩子成才的保障。
对于培养孩子,有人说,美国的父母培养勇士,英国的父母培养绅士,法国的父母培养骑士,韩国的父母培养儒士,而中国的父母则培养博士。
可见,我们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
那么,不知道大家心目中的龙或凤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很多家长期望孩子能够学业有成,学习成绩要好,在班级要有好名次,身体健康,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殊不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提出了21世纪人们面临的“首先是道德和伦理的挑战”。
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
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家长,也培养不出懂得孝敬长辈的子女,更造就不了国之栋梁、社会精英。
像当今教育大家马弘毅先生身体力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了杰出的清华大学“特长生”马宇歌。
在她的成长道路上,她的爸爸马弘毅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
马弘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无论分内分外之事,凡是对社会有益的,马弘毅都很关心,兢兢业业忘我无私。
他认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朝这方面努力。
在爸爸的教导和支持下,一上小学,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本班教室,都是马宇歌一个人自觉留下来全面打扫的。
等她忙完班上的清洁卫生,学校除了传达室的工友以外,经常一个人都没有了。
无论冬夏,小宇歌长年累月如此,习以为常,每天都是打扫完教室才一个人独自离校。
那次初春、晚饭前,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宇歌和往常一样又独自打扫班级教室,在落着椅子登高去擦黑板的时候,不小心摔下来受了很重的伤。
第二天爸爸向班上说明情况,帮宇歌请了假,照顾她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一连5天,没有一个人主动来看她。
小宇歌靠着枕头出神地默默望着窗外的树梢和蓝天,她多么希望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来看看她,和自己说说话呀。
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了,他告诉女儿:“咱们不应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才去付出的,而是为了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父亲的谆谆教诲,那意境、那胸怀多么宽广啊!马弘毅在“德”的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在有些急于求成的家长看来,是“中看不中吃”的,甚至只会让别人占便宜,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实则不然。
现代西方教育家,已发现了美德对人事业成功的直接影响:1、你为别人有所奉献,别人都能感受到,所以你更容易为别人所接受,使你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而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2、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胸怀宽广、豁达乐观。
因为他们考虑自己少,患得患失的情绪也比较少。
这种积极的情绪,很有助于事业成。
3、乐于助人的人容易有成就感,因为他们从帮助别人得到的回报中,也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种成就感是人生努力的重要推进剂。
真正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并非是舍近求远的成才之道,而是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取得的成效:研究家庭教育、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坚持正确的家庭育教,实际上等于家长在想办法保持一个家族的可持续发展,为您的老年买保险。
优秀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身份应该是导师、是好朋友、是孩子心目中的一座灯塔。
现谁放弃了家庭教育,谁就几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而谁赢得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孩子辉煌的未来。
现在孩子在一个上敬下和的家庭氛围中快乐和自信地成长,,我坚信孩子就一定会健康成长,会越来越出色。
农村普通高中的闲暇教育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生活时间相对增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大量的闲暇时间,为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如何指导学生科学管理闲暇时间,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获得提升,综合素质有更大的提高,成为目前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闲暇教育引导机制1、人生发展规划设计引导在高一上学期开学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与爱好,联系实际,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以及生活确定一个目标,并制订一个实现目标的计划,让每个学生写出科学的人生发展规划设计书。
2、高中阶段的学习发展任务、目标和计划引导在高一上学期开学初,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引导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明确自己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让学生知道自己在高中毕业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学生合理确定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发展目标,并将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中短期目标,即高中三年的总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等,并指导学生将目标定清晰、明确、具体,把目标写出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时提醒和鞭策自己。
在此基础上指导每个学生写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3、时间管理引导在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时间的主人。
指导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
4、选择引导在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择的智慧,学会明智选择的方法,知道如何选择自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如何选择高考志愿等。
引导学生闲暇生活多样化、知识化、价值化、趣味化,让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用有限的闲暇时间去涉猎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使之体现闲暇生活的积极意义和对个人发展的价值。
5、阶段性评价引导在高一上学期,班主任引导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前一阶阶段学习发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评价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计划实施情况,总结自己的得与失、进步与落后、表扬与批评情况等。
(二)、工作推进机制为了让学生科学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我校形成了学校、团委、体育组、学生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协同合作机制,各责任主体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团结合作。
1、学校将各功能教室全部开放,供学生在闲暇时间自主选择发展空间。
2、学校团委、学生会、体育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些活动让学生全部参与,有些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参与。
3、班主任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设计、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阶段性评价、时间管理等内容进行指导。
学生写出计划后,周计划和日计划交班主任过目后学生自留。
将学期计划和月计划一式两份,学生自留一份,一份交给班主任存档。
班主任对学生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那些未实现计划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调整目标或纠正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措施。
4、学生会组织各种研究性学习社团,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在闲暇时间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邀请相关教师进行指导。
5、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布置适量的、有选择性的作业,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闲暇时间开展学科相关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