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第一章微生物 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一章微生物 ppt课件

(Introduction)
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
三 微生物的分类及细菌的命名
•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 在人类的历史上,对生物界级的划分存在着一个由浅 入深、由简至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 生物界级学说的发展过程
– 两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 统三域学说
三、微生物的分类及细菌的命名
根瘤菌
自生固氮菌
微生物的农业生产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五、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 TNT 有机磷 石油 重金

染料
六、微生物与医药的发展
头孢霉素
青霉素
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一)抗生素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
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 皮试,以防过敏。
属(genus) ——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具 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种组成的集体。
种(species)——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 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总称。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虽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 有一定差异。
差异明显——亚种(变种); 差异小——型(血清型、噬菌体型、细菌素型等);
编号表示 E.coli B 4.通俗名称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
每年都有无数的动植物死亡,可 是千万年过去了,为什么没见堆 积如山的死亡的动植物尸体?
请举例两种由微生物引起的 疾病
试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们 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地球上每年都要死亡大量动植物,千万 年过去了,这些动植物的遗体到哪里去 了呢?这就是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功劳 。 它们能把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残躯遗体 “吃”个精光,同时转化成植物能够利 用的养料,为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立 下了汗马功劳。更何况许多细菌在工农 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呢!
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是自然界N2物和 O质2 循环的关键环节;
二、微生物与医疗卫生
• 由微生物引起的人体的疾病有:传染性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中毒三大类。
• 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流感、 菌痢等
• 非传染性疾病,如黄曲霉,如果黄曲霉菌产生黄曲 霉素还可以致癌等
• 中毒,如毒红菇等

消灭了:
2.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多细胞组成,具有高
度分化的核,有核膜和核仁,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 核糖体,线粒体,包括真菌、藻类和原虫
3. 非细胞系微生物 :无细胞结构,仅有一种
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必须寄生于活细 胞内,例如 病毒
3.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细菌的自上而下分为:界、门、纲、目、 科、属、种。在细菌常用属和种。种是最 基本的单位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
6. 三总界五界系统—1979年提出
非细胞总界 原核总界
1.细菌界 真核总界
3.植物界
2.蓝细菌界 4.真菌界 5.动物界
7. 三域学说 —1977年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伍斯(Woese) 等人对大量的微生物和其它生物进行16S rRNA和18S rRNA的寡核苷酸测序,通过比较其同源性后提出了一 个新的分类系统—三域学说。域是一个比界更高的界级 分类单元。
亚病毒
2.按有无细胞结构,分为三类
细胞结构 微生物类群
无细胞结构 卫星病毒 朊粒 有细胞结构 古细菌 真细菌 蓝细菌
核结构
无核
病毒
亚病毒
原核
细菌
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
螺旋体、立克次体 酵母菌
分为三类
1.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单细胞组成,仅有原始
核和裸露的DNA,无核膜与核仁,没有细胞器。原核生物 的8种类型: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 体,衣原体,螺旋体,古细菌
1. 两界系统—1753年提出
动物界、植物界,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2.三界系统—1866年提出 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霍格和赫克尔 3.四界系统—1959年左右提出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真菌和细菌) 4.五界系统—1969年提出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
5.六界系统—(1977)
三域指的是:古生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目前三域学说已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基本肯定,总体认 为现今一切生物都由一种共同远祖进化而来。
有细胞 结构
动物界 植物界 原生生物界
单细胞菌类
真 核 生

真菌界
原生生物


古细菌

蓝细菌
细菌
原核生物界 放线菌
螺旋体
支原体
立克次体
无细胞 结构
病毒界
衣原体
真病毒
微生物的工业
传太统沼阳气能 沼 气
做 饭
沼气(甲烷细菌)
照 明 取暖
(四) 微生物的农业生产
1、研制多种微生物农药,如 苏云金杆菌--------防农田害虫 白僵菌制剂------防治松毛虫
球形芽孢杆菌制剂--------防治蚊子幼虫
2、农用抗生素 春雷霉素、井冈霉素、庆丰霉素
3、微生物肥料 -----生物固氮

天花

脊髓灰质炎

乙型脑炎病毒
烧伤皮肤感染黄曲霉
黄曲霉
皮肤感染黄曲霉
玉米感
有毒的菌类:
毒蝇蕈
毒红菇
毒粉褶菌
痢疾杆菌
流 感 病 毒


艾滋病患者



三、微生物的工业发展
1.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味精、枸橼酸、甘油、 有机酸,质量好,产品高 2.利用发酵法生产酶制剂,促进了食品、纺织、 皮革等行业的发展 3.以石油为原料发酵生产有机酸 4.利用微生物法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提高原油 采收率
细菌的命名采用拉丁双名法,每个菌 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前一字为属名,名 词,大写;后一字为种名,形容词,小写。 中文名则相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细菌的命名
• 1.拉丁双名法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属名 种名
• 中文: 大肠 埃希菌 种名 属名
2.三名法:属名+种名+亚种名 脆弱拟杆菌卵性亚种 3.菌株的名称都放在学名的后面 可用字母、符号、
型(form或type):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
菌株(strain):表示任何有一个独立分 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如:枯 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s ASI 398) 和 (Bacillus subtis BF7658 398)分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