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1.1)--肝胆胰的影像解剖

(5.1.1)--肝胆胰的影像解剖


脾脏MRI表现
• 形态均类似CT(CT各向同性使得MRI不再有多方位
优势) 信号强度:长T1长T2(较肝脏) 脾血管流空 GD-DTPA增强,类似CT增强 脾脏的数目变化较大(3----0)
三、应用
• 影像解剖为临床提供了极大便利 • 不同影像技术呈现的多种表现对解剖结构的识
别各有优势,因此在不同疾病诊断应用上形成 优势互补,对占位病变或血管性病变及管状结 构病变应采用相应成像手段 • 分段描述有助病变定位、定量及合理制定临床 方案:如癌灶的处理 • 新技术的应用:微创医学、肝移植等
• 第一肝门:门静脉平扫低密度,增强显示 高密度,形态大小分支属支
• 胆囊窝层面* 肾门层面*
二(1)上腹部CT断层解剖
• (1)CT平扫: 均匀密度,55-75(40-65)HU,高于脾胰肾,轮 廓光滑,形态规则 肝门结构包括血管(动脉,门脉,肝静脉、胆管)
• (2)增强扫描: 实质和血管均有强化,分别以①动脉期②门脉期 ③肝实质期
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支分别进入每 段的中心。
表面观
肝脏的形态正常变异: 1獭尾肝(左叶),2利德尔叶 (肝右 叶),3舌形尾叶突(尾状叶)
二 断层解剖大体分层
• 上腹腔毗邻器官多,结构复杂,代表性层 面有4个层面:(“一窝三门”,CT为例)
• 第二肝门:显示肝静脉3支汇入下腔静脉: 平扫呈低密度;中重度脂肪肝、 增强动脉 期(逆流)或静脉期呈高密度
管显示水样信号;
二(5)胰腺
• 位置---形态---变异:胰腺分裂,环形 胰腺**
• 主胰管(Wirsung管):正常管径13mm
• 胰腺表面--稀疏膜层结构
• 胰腺实质CT值:35-55HU,随年龄变 化-萎缩或脂肪变性呈“毛边”---羽 毛状或锯齿状。胰尾对比不佳与肠管 混淆。
增强:动脉期实质达90-120HU ,与脾脏同步强化(早于肝实质)**
• 正常时呈树枝状结构 肝内胆管--- 左右肝管---- 肝总管直径 4-6mm,长3-4cm
• 胆囊颈管 胆总管宽5-8mm,长7-8cm 胆管管径13-15mm
(胆囊术后正常胆管) • CT-----可观察到正常左右肝管及肝
总管(1-2级): • MRCP---3-4级肝内胆管 • 薄层MRI(肝内):含胆汁的肝内胆
• 具体:4支静脉(3肝V,1门V)肝裂3( 横裂/静脉韧带裂—纵裂/圆韧带裂—斜 裂分别隔尾叶,方叶及左右肝)
• 肝中静脉 :将肝脏分为左半叶和半右 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肝中静脉 走行区为下腔静脉到胆囊窝连线
• 肝右静脉: 分右叶为右前/后段 • 肝左静脉 :分肝左叶为内/外侧段 • 门静脉 : 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
• CTA/V: 图像完整显示门 脉属支-主干-分支的树状结构
二(4)胆囊CT/MRI
CT:胆囊形态大小差异较大,随进 餐、药物,体型等,胆囊壁厚12mm,胆汁水样密度. 收缩状态可呈条状或螺旋状
MRI:长T1与分层现象(成分--蛋白脂质胆色素);长T2信号
增强CT/MRI有助于胆囊壁 厚度判断
胆管树
MRI:信号强度类似肝脏
• 环形胰腺
正常胰腺MRI,MRCP及
二(6)脾脏CT表现
• 平扫 位置左侧9-11肋,大小10-615cm(前后-内外-上下) 形态,呈新月形或内凹半月形 密度均匀,略低于肝脏
• 增强 动脉期--花斑脾(mottled
spleen) 门脉/实质期:均匀,120-
150HU
• 肝膈面与膈肌通过覆腹膜的反折形成韧带与膈 肌相连接包括镰状、冠状、三角等韧带。其中 含有裸区
• 肝脏的脏面含有肝门及其多种重要结构(包括 动脉、静脉及胆管、胆囊等)
肝脏的分段
• 形态解剖学:传统分段法,根据肝脏 外观分段,不显示内部血管和胆管结 构(直观但不实用)
• 功能解剖学:C.Couinaud依据功能将 肝脏分为8个独立段
(平衡期)表现出不等强化(肝实质高达140HU,正常肝内胆管 分支不显示

正常CT解剖(10mm/10mm)
正常CT解剖2 胰腺
肝脏CE+CT1
肝动脉
肝脏CE+CT2
CT增强(门脉期/实质期)
门脉期
实质期肝、肾脏均匀强化
二(2) 上腹部MRI正常表现
• 形态类似CT。肝实质均匀,T1WI中等信号 (略高于脾—灰白信号), T2WI低信号(灰黑信号) 肝门区脂肪---短T1长T2信号 肝外胆管------长T1长T2信号(水样) 肝内大血管流空,低信号(—SE序列) 小血管,(慢速)---高信号 GRE---血流相对序列慢速--高信号 胰腺信号与肝脏非常接近!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 张在鹏
• 大体解剖 • 影像解剖 • 临床应用
分类
一 肝脏的位置、形态及分段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右季肋 区及腹上区,小部分达左季肋区。
• 肝脏外形呈楔形,右缘圆钝而厚,左缘逐渐变 窄而薄。可分为上下两面(隔面及脏面)及前 后左右四缘。
正常表现(梯度回波--T1WI,快速)
血管可呈高信号而不是SE序列的低信号
正常表现(T2WI及抑脂) 肝实质信号低

二(3) 肝内血管与胆系及胰管
• 肝动脉造影表现:
分3期: 动脉期---树枝状自然走
行的动脉 实质期---肝区均匀密度
增高,伴纤细小毛细血管影 (*不同于CT增强的实质期)
静脉期---肝内静脉显影 (左中右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