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_海尔公司的信息化1.doc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_海尔公司的信息化1.doc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_海尔公司的信息化1海尔公司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小组介绍1.小组成员组长:组员:2.小组分工PPT制作:PPT演示:资料收集:资料整理:案例分析报告:讲稿制作:准备过程1.案例讨论(1).第一次讨论在4月30日进行。

该次讨论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点是进行分工,以保证整个准备工作顺利。

第二点是对整个PPT的结构以及所要讨论的两个问题尽心初步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我们将整个PPT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简介海尔以及对案例的分析。

第二部分是海尔的价值链及应用的信息技术。

第三部分是斜坡球体论。

第四部分是对小组的介绍。

②根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我们都同意第一个问题就用价值链模型。

然后主要是讨论该企业的价值链到底是什么。

③在这次会议结束之前,我们明确了各自回去后需要做些什么。

从而对下次的讨论内容作初步的准备,方便下次会议的进行。

(2)第二次讨论在5月2日进行。

本次讨论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

①首先承接上次的价值链模型进行细致讨论,对价值链模型的具体内容以及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部分进行填充分析。

②第二部分则是决定在案例分析那部分内容中运用SWOT 模型。

并通过讨论列出SWOT模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然后根据案例的内容以及我们收集的关于海尔的资料讨论出海尔相关的ST,OS,WT,WO策略。

(3)第三次讨论我们主要是对该案例的第二个问题斜坡球体轮进行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首先大家先用10分钟对收集到的斜坡球体论以及案例中的的相关部分进行阅读。

b.阅读后大家依次谈论谈论自己对斜坡球体论中的止动力,动力,中心,手段,名牌的理解。

c.对大家的理解进行整理,然后统一意见。

d.从案例中找寻在这五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例子,然后对其相应的归类。

e.组织语言描述信息技术如何支持斜坡球体论的。

(4)第四次讨论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讨论,该次讨论我们主要进行了三项主要任务,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准备好了星期一的案例分析。

a.首先,大家对制作的PPT,WORD报告,讲稿进行评审并加以完善。

b.其次,我们小组进行模拟课堂演示,从而控制时间。

并提出演讲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c.最后,是安排本小组回答问题的人,确定由本小组李锐和江博两位回答,因此这两位在阅读资料后,我们进行了测试,并且顺利做出了回答。

同时我们也对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预测与解答。

三、案例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概况1.在第一次案例讨论中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究竟海尔的价值链是什么。

解决概况:基于此问题,大家在课本上找到价值链模型那部分,然后对这部分内容阅读,紧接着大家开始讨论,开始大家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整个海尔的价值链就是这个价值链模型,也就是海尔的整个组织结构;也有人认为海尔的价值链就是为海尔创造价值的整个流程。

最后经大家分析敲定是海尔的整个组织结构。

2.在案例剖析中遇到的海尔的业务流程再造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和其中包涵的管理创新解决概况:根据我们对案例的分析以及利用互联网资源找寻到以下答案:1999年海尔开始实施并逐步完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模式,实现了其组织结构的创新和管理集成的创新,其实质是观念创新机制、价值创造机制、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分配方式的创新。

至于其理论依据是海尔的“企业源头论(员工是企业的源头,源头的活力是企业的活力之源。

员工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唤起员工对企业、用户高度责任心,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这条大河奔腾不息)”。

其管理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海尔的管理创新首先来源于观念的创新,其观念创新之处在于索赔观念、跳闸观念和负债经营的观念。

②其次是海尔的组织结构创新,在海尔的“市场惟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的观念下,其组织结构必然随着其战略目标的转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③管理集成创新,把分属于不同业务流程的先进管理技术通过市场链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把市场的压力通过相互咬合业务流程无差异地传递给每一个岗位,使信息的流动货币化,加快了信息沟通和反馈的速度,全面激活了流程的活力,进而在以OEC管理法为核心的管理基础平台上,把核心流程与支持流程集成起来,形成了一个最大限度的、共享企业资源的管理集成平台。

④价值分配方式创新,海尔的价值分配机制是以用户满意为标准的价值分配方式,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方式,也不是按资分配方式,而是一种按结果分配,这种结果就是市场认可和用户满意。

3.我们知道海尔的前台一张网,后台一条链很出名,但大家对案例中的后台一条链(SCM)不了解。

解决概况:通过小组的资料收集我们了解到海尔的SCM(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使企业更好地采购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所需原材料、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将其递送给客户的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部份。

四、案例成果重点展示1.以下是我们小组对海尔的SWOT分析:内部因素对策外部因素威胁(Threat)1、同行们对海尔的外部信息化持观望态度同时也加紧了对自身内部信息化的进程2、家电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机会(Opportunity):1、市场需求持续存在(“家电下乡”指定产品)2、品牌优势,大品牌值得信赖3、国际市场的开拓为海尔带来了利好消息优势(Strength): 1、海尔是大品牌,产品多样化,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服务2、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持3、令人畏惧的思维创新和实现创新的速度4、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ST策略1、利用大品牌、服务好和优良的企业文化的优势抵制住同行的竞争2、利用先进的技术以及政府的支持把企业管理的更好3、以创新的速度满足日益增长的竞争OS策略1、继承优质服务的传统,满足人们的需求2、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进军国际市场3、利用创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劣势(Weakness): 1、与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资金、技术、治理等方面)2、企业的文化与国际文化在一些方面的差异WO策略1、向大型的国际跨国公司学习自己薄弱的环节,以至于能够抵制住同行们的有力竞争。

2、努力融合文化,适应潮流WT策略适应国际潮流的趋势,把海尔融入到国际的队列中,加大国际市场的盈利评论: 海尔作为一个家电行业,其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但海尔从1984年起,短短的20几年时间就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产业巨子。

这在于海尔充分认识自己的威胁,劣势以及对于市场环境的分析,并在创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战略(如现代化的仓库:黄岛的海尔工业园仓库,CIM,CSS,CRM,SCM,百度eCIS 等信息系统的运用)来给自己创造优势与机会。

2.价值链模型展示模型强调了企业中的特定活动,在这里竞争战略能运用得最好(Porter,1985),信息系统也最有可能发挥战略影响。

该模型明确界定了企业最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增加竞争优势的关键杠杆点。

价值链模型将企业看成由基础性的活动组成的链条,这些活动能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增加边际价值,被划分为基本活动或支持活动。

价值链模型图示MIS 在海尔的价值链中的运用:一、支持活动1、行政与管理:海尔以订单信息为中心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使得组织扁平化、信息化。

“一流三网”(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网络、全球配送网络、计算机管理网络)的MIS 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2、人力资源:一个大型公司少了人事系统,少了劳动计划系统还能高效率的运转吗?3、技术:海尔利用了强势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实现了自己的卓越运营。

e.g.在面临缺乏压缩机的情况下,海尔利用先进的MIS 能够使物流部门把一个月是工作量缩短至一周完成。

4、采购:利用网上招标系统,海尔每年超过200亿的采购额全部是在网上招标完成的。

这个系统再增加采购过程的透明程度的同时不仅简洁搞笑,而且还防止了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的情况发生。

二、基本活动1、输入物流:这里的输入包括各种资源的输入。

除了实体的资源的流入以外,还有信息的流入。

e.g.如果接到用户的投诉电话,那么投入的是用户的是支持活动行政与管理:电子日程安排及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劳动力计划系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采购:电算化订单系统基本活动输入物流自动化的仓库系统运营计算机控制的机械系统销售与营销电算化订单服务设备维护系统输出物流自动化的货运安排系统用户不满的信息,那么产出就应该是怎样提高对客户忠诚度的信息。

这也就是海尔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三个原则之一的“一个关系。

2、输出物流:就现代化的仓库管理而言,山东黄岛的海尔工业园仓库,整体都是电脑管理的。

仓库货架高22米,进出货物都是用激光引导的无人运货车,上卸货用的是自动码垛机机械人;相当于平面仓库30万平方米的中心里,只有19名员工。

这个程度的自动存取为海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销售与服务:海尔的供货库存和付账情况经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连系。

不论是供应化学原料的德国巴斯夫公司还是国内的供应商都能在网上查询海尔的消息,并按照合同额,自动补料。

4、运营:a、海尔在2000年就已经完成了业务流程再造,构筑了企业内部的SCM(供应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资金流管理结算系统。

经过ERP的整合,这些系统形成了以订单信息流为核心的”后台一条链”。

b、海尔的情报系统。

海尔采用了百度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百度eCIS)采用百度eCIS之后,前期收集、整理和归类的工作只占整个处理时间的20%。

情报人员可以腾出80%的时间来应付判断、分析等后期工作,彻底摆正了“漏斗”。

c、海尔的“同步模式”。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有三个原则:”一个中心、一个关系、一个流程”。

以订单信息为中心,有订单才进行生产,而且当收到订单时,各个终端同时得到信息,都能按流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

5、服务:a、海尔建立了具智能功能的第三代呼叫中心技术(技术包括来电主叫、号码自动显示、呼叫转移、自动回拨等),向客户提供了极具个人化的服务。

b、2000年底海尔开始建设顾客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CSS)。

它以电脑和通讯技术,建立一个覆盖所有顾客服务中心、顾客服务事业部、售后服务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目的是实现顾客服务管理现代化,提高顾客满意度。

c、2002年海尔推出了一套具有海尔管理特色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通过与其他企业联网,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回应速度,实现企业与顾客间的零距离目标。

集团称之为“前台一张网”。

d、通过网和链的连接,由ERP系统触发了各个系统,从而对顾客提供协同服务,大大提高了对顾客需求的回应速度。

三.斜坡球体论海尔认为企业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由于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内部职工惰性的影响,而产生向下滑落的趋势;为使它不再下滑,并且往上移动,就需要五个力:止动力、手段、中心、动力、和名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