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案例分析海尔1《信息管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20 世纪初,法国工业家( )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A 达文波特
B亨利•法约尔
C 斯特洛特曼
D 瑞克斯
3、按计划的明确性分类,计划可以分为:综合计划和()
A 具体计划
B 中期计划
C 指导性计划
D 专题计划
4、( ),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
它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
A CRM
B SRM
C SCM
D BPR
5、( )是组织中的最高信息管理者,直接对CEO 负责。
A CSO
B CIO
C CAO
D CRO
6、管理中的控制信息可以来自系统的输出结果,也可以来自过程中,或者来自系统的输入及主要扰动量的变化,我们把第一种称为( );第二种称为( ) ;第三种称为( )。
A 后来控制,同期控制, 前馈控制
B 返回控制,同期控制, 提前控制
C 反馈控制,同期控制, 前馈控制
D 反馈控制, 同期控制,提前控制
7、EDI 系统包括( )三部分构成。
A 计算机、人、通信网络
B 软件、硬件、通信网络
C 操作系统、硬件、通信网络
D 操作系统、CPU 、通信网络
8、上个世纪末,我国从国际信息化发展态势和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即( )——“三金工程”
A “金农”、“金关”、“金卡”
B “金桥”、“金税”、“金卡”
C “金网”、“金税”、“金卡”
D “金桥”、“金关”、“金卡”
9、BPR 是一种( ),IT 是一种( )
A 思想,技术
B 技能,技术
C 技术,思想
D 技术,技能
10、电子商务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种。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经历了从( )的发展历程。
A C/S 结构、B/W/S 三层结构到多层结构
B B/S 结构、B/W/S 三层结构到多层结构
C C/S 结构、B/W/S 三层结构到四层结构
D C/S 结构、B/S,B/W/S 三层结构到复层结构
二、填空题(每小题3 分,共30分)
1、按照空间状态分类,可以把信息分为() 、()、()。
2、战略规划的完整结构有三个层次,包括() 、()、()。
3、IRM 追求“ 3E”(Ef ficient, Effective,
Economical) ,即()、
()、(),“ 3E”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制约
4、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进行五项修炼。
它们是()、()、()、 ()和系统思考。
5、从权力的构成基础来看,领导者的权力可以分为 ()、()、 ()、()和仿效权五类。
6、控制的基本过程都包括三个步骤:一是() ;二是();三是()。
7、信息方法这一术语,是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1948 年出版的()一书中提出的。
8、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于()的电子商务阶
段,基于()的电子商务阶段,基于()的电子商务阶段。
9、CRM 的应用领域是企业的()、()、()。
10、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框架是:“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两网”,是指()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
1、控制
2、预测
3、信息管理
4、商务信息化
5、B2C
四、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1、试述信息处理技术。
2、试述“ 5W1H ”的含义。
3、试述政府信息管理的职能。
《信息管理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A
5、B
6、C
7、B
8、D
9、A 10、A
二、填空题
1、宏观信息中观信息微观信息
2、组织的总体战略战略业务的竞争战略经营层的职能战略
3、高效实效经济
4、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
5、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专长权
6、确定标准衡量绩效采取措施
7、《控制论》
8、EDI Internet e- 概念
9、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领域
10、政务内网政务外网
三、名词解释
1、控制就是监督管理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依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对某一事物 (或事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事先进行科学的推测和估计。
3、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4、商务信息化是指对商务活动业务信息化、过程信息化、支撑环境信息化、服务信息化以及资源信息化的总称。
5、指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务模式,英文为Business to Customer简称B2C.
四、论述题
1、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以下技术
(1)信息获取技术
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人的感官或技术设备进行。
有些信息,虽然可以通过人的感官获取,但如果利用技术设备来完成,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信息获取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和遥感技术。
(2)信息传输技术
包括通信技术和广播技术,其中前者是主流。
现代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和光纤通信
技术等。
(3)信息加工技术
它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对信息进行存储、加工、输出和利用的技术。
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
(4)信息控制技术
它是利用信息控制系统使信息能够顺利流通的技术。
现代信息控制系统的主体为计算机控制系统。
2、计划的内容可用“ 5W1H ”来表示。
现分述如下:
1) .做什么(What)
即需要什么样的行动。
也就是明确所要进行的活动内容和要求。
例如企业信息资源计划,就是要明确企业的信息范围、信息量、信息的组织方式、进度、费用等,
以保证充分利用企业的其它资源,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企
业信息资源建设,并提供考核依据。
2).为什么(Why)
即为什么需要这项行动。
这是要明确计划的目的和原因。
使计划执行者了解、接受和支持这项计划,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以充分发挥计划执行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预期目标。
这体现了计划的灵活性,即计划是纲领,是依据,而不是教条和死框框。
(3) .何时做(When)
即何时行动。
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组织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平衡,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不会导致顾此失彼。
(4) .何地做(Where)
即在何地实施这项行动。
规定计划实施的地点或场所,做到知晓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和限制因素,从而合理安排计划的实施空间。
(5). 谁去做(Who)
即谁负责这项行动。
规定计划工作任务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哪些部门和人员协助,哪些部门和人员参加鉴定和审核。
总之,要使得参与计划活动的部门和人员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各环节交接手续完备,责任明确。
(6).怎么做(How)
即如何行动。
制定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
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以达到计划的目标。
3、政府信息管理的职能是指政府信息化管理机构执行与其主要目标相连的、有一定程序的特殊职责。
它包括计划管理、组织调节、指导工作和监督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各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管理目的。
强化政府信息管理职能关系到政府职能转变、办公效率提高,关系到信息安全、有效、有序的流通和使用,关系到政府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发挥政府信息资源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主要职能服务的作用。
(1).计划管理职能
研究制订信息化发展战略,编制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是计划管理职能的首要任务,它为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组织机构建立、人员配备、指导工作的进行、实施保障措施以及对工作的控制提供可以操作的标准。
信息化建设规划与计划工作必须结合国家、地区、部门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认识当前政府信息化发展需求,明确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目标、任务和计划拟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