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
题型及题量:单选题30个,名词解释30个,简答题30个,论述题15个。

一、单选题
1.首次成功开发出智力测验的学者是:(B)
A.推孟
B.比奈
C.高尔顿
D.卡特尔
2.推孟所创造的智商公式,称为:(A)
A.离差智商
B.比率智商
C.智力商数
D.绝对智商
3.角色扮演属于以下哪种测量形式:(C)
A.人格测验
B.投射测验
C.情境模拟测验
D.纸笔测验
4.卡特尔16PF属于以下哪种测量形式:(D)
A.智力测验
B.投射测验
C.情境模拟测验
D.人格测验
5.MBTI属于以下哪种测量形式:(A)
A.人格测验
B.投射测验
C.情境模拟测验
D.智力测验
6.无领导小组讨论属于以下哪种测量形式:(B)
A.人格测验
B.情境模拟测验
C.投射测验
D.智力测验
7.面试中,考查考官评价是否一致的指标称为:(C)
A.重测信度
B.同质性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复本信度
8.以同样的测评工具,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相同的对象进行两次测量,所得到两次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C)
A.评分者信度
B.同质性信度
C.重测信度
D.复本信度
9.考查两个版本的测量在多大程度上等值的指标称为:(D)
A.评分者信度
B.同质性信度
C.重测信度
D.复本信度
10.考查测验内部的各个题目在多大程度上是否测量了同一个特质的指标称为:(A)
A.同质性信度
B.评分者信度
C.重测信度
D.复本信度
11.考查测量内容是否为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时所使用的指标为:(B)
B.内容效度
C.效标效度
D.结构效度
12.测验分数与外在标准之间的关联程度称为:(C)
A.会聚效度
B.内容效度
C.效标效度
D.结构效度
13.面试中,考官由于被试某个方面的特征比较突出,而不能对该被试其他方面做出客观判断的现象称为:(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14.面试中,考官由于受到了面试次序差异的影响而对被试做了不客观判断的现象称为:(A)
A.对比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15.面试中,考官由于自己对某个社会团体或阶层有特定的看法,而对某个属于该社会团体或阶层的个人作出不客观判断的现象称为:(B)
A.对比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16.面试中,考官由于被试与自己有相似的经历、性格或爱好而选择性地忽视被试其他缺点的现象称为:(C)
B.刻板效应
C.投射效应
D.晕轮效应
17.面试中,考官更多记住被试最后阶段表现的现象称为:(D)
A.对比效应
B.刻板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18.面试中,考官更多记住被试最初阶段表现的现象称为:(A)
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19.胜任特征概念的提出者是:(B)
A.霍兰德
B.麦克利兰德
C.比奈
D.推孟
20.将题目分成两半,计算两半题目得分之间相关性所得到系数称为:(C)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分半信度
D.评分者信度
2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测验的是:(D)
A.搜寻事实
B.角色扮演
C.案例分析
D.投射测验
22.下列选项中,属于面试测试方法是:(A)
A.结构化面试
B.公文筐测验
C.DISC测验
D.无领导小组讨论
23.下列选项中,可用于操作性能力测试的方法是:(B)
A.纸笔测验
B.工作取样法
C.演讲
D.公文筐测验
24 下列选项中,属于智力测验的工具是:(C)
A.卡特尔16PF测验
B.DISC测验
C.瑞文推理测验
D.MBTI测验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模拟类测试的方法是:(D)
A.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B.面试
C.投射测验
D.公文筐测验
26.下列选项中,属于素质模型中“冰山”以下的素质是:(A)
A.成就动机
B.知识
C.工作经历
D.学历
27.下列选项中,属于素质模型中“冰山”以上的特征是:(B)
A.价值观
B.学历
C.自信程度
D.权力动机
28.常用的常模包括:(C)
A.小样本常模
B.大样本常模
C.百分位常模
D.性别常模
29 与信度有关的误差包括:(D )
A.系统误差
B.统计误差
C.分析误差
D.随机误差
30.与效度有关的误差包括:(A)
A.系统误差
B.观察误差
C.分析误差
D.计算误差
二、名词解释
1.信度
2.效度
3.无领导小组讨论
4.面试
5.第一印象
6.近因效应
7.对比效应
8.刻板印象
9.晕轮效应
10.类我效应
11.常模
12.人格
13.效标
14.公文筐测验
15.角色扮演
16.投射
17.随机误差
18.系统误差
19.再测信度
20.评分者信度
21.复本信度
22.内容效度
23.效标关联效度
24.胜任特征(素质)
25.人员素质测评
26.同质性信度
27.心理测验
28.智力年龄
29.搜寻事实
30.案例分析
三、简答题
1.简述人员人员素质测评的三个假定(假设)。

2.简述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过程的六个步骤。

3.简述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面试法)中的STAR原则。

4.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

5.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实施难点)。

6.简述三种常见的人格测验量表。

7.简述霍兰德兴趣测验的六个维度。

8.简述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9.简述情境性问题的特征。

10.简述面试相对笔试的几个特征。

11.简述面试过程的几个环节。

12.简述公文筐测验在实施中的难点。

13.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类型。

14.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步骤。

15.简述评价中心的优点。

16.简述评价中心的缺点。

17.简述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18.简述信度的三种常见的类型。

19.简述效度两种常见的类型。

20.简述影响信度的因素。

21.简述影响效度的因素。

22.简述人员素质测评对于绩效管理的作用。

23.简述人员素质测评在西方的产生过程。

24.简述角色扮演的优点与缺点。

25.简述人员素质测评与心理测量、心理测验的关系。

26.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操作流程。

27.简述应试者在面试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28.简述人员素质测评对于招聘的作用。

29.简述人员素质测评对于培训的作用。

30.简述人员素质测评对于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人员素质测评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2.试论述面试官常见的误区及其解决对策。

3.试论述评价中心的缺点及其解决对策。

4.试论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及解决对策。

5.试论述工作分析对于人员素质测评的基础作用。

6.试论述胜任特征模型对于人员素质测评的基础作用。

7.试论述在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时的注意事项。

8.试论述心理测验的优势与不足。

9.试论述面试中智能性问题的特征与不足。

10.试论述面试中行为性问题的优点。

11.试论述公文筐测验的缺点及其解决对策。

12.试论述与比较结构化面试与非结构化面试的优势与不足。

13.试论述与比较无领导小组讨论与面试的优势与不足。

14.试比较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意见求同型问题与资源争夺型问题的适用范围。

15.试分析人-岗匹配原则对于人员素质测评的指导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