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执法监督

税收执法监督

税收执法监督
税收执法监督,是指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税务机关,依照国家税收管理体制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所属税务机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税收执法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税收执法监督的主体是税务机关。

非税务机关的组织或者个人,如审计机关,也可以依法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但这不属于税收执法监督的范围。

二是税收执法监督的对象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税收执法监督的着眼点是“对内”,这不同于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主要是针对纳税人和其他税务行政相对人。

三是税收执法监督的内容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非行政执法行为,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或者税务机关的人事任免等内容均不属于税收执法监督的监督范围。

税收执法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税收执法行为作出之前对执法行为所实施的监督,目的在于强化源头控制,确保执法行为合法。

税务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就是一种重要的事前监督方式。

事中监督,是指将执法权力相对比较集中的环节进行权力分解,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各环节相互制约。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是事中监督的重要形式。

事后监督,是指对执法结果
实施的监督,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整改问题。

税收执法检査、复议应诉等工作是典型的事后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