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优秀教案第【1】篇〗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练习过程:一、基础练习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
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如图:⑴独立完成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头围厘米胸围厘米腰围厘米四、作业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优秀教案第【2】篇〗《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了解了一些测量单位,并对周长已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标题为“长方形周长”,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把正方形周长作为特殊的长方形来呈现,根据其自身的特征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二是不出现周长的计算公式,教科书中呈现的多种方法都是建立在对周长意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周长的理解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计算其他图形周长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我校处于城乡结合的地带,全班58名学生,有三分之二来自农民工家庭。
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两年多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合作交流的能力,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周长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学习,在不同的认识水平下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测量、计算、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1、复习旧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两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笑脸)2、什么是图形的周长?3、那怎样求图形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周长(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周长的概念,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带着问题导入课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学习情绪高涨!)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片,你能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吗?怎么样才能求出这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呢?接下来咱们小组内一起学习,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明确要求之后让学生独立尝试测量和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结果和方法。
全班汇报,学生说出三种计算方法: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让学生自己说出算法,重点解释第三种算法。
4、同学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想出这么多办法。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本节课老师想教给同学们的知识,可是同学们已经自己会计算了。
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根据这些算式总结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吗?快和同桌讨论一下吧。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同学们不但勤于思考,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后要多加运用哦。
4、你喜欢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这里要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话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要注意调控课堂。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欢的方法肯定有所不同。
教师要及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肯定,从而渗透体现新课标“鼓励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5、大家看过唐老鸭和米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米老鼠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两道他不会做的数学题,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小练习:出示2个长方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5cm4cm12cm20cm8、你们可真是帮了米老鼠大忙,我想它一定非常愿意和你们做朋友。
想一想,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请大家拿出身旁的小正方形,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尝试着测量并算一算正方形的周长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得更好!生汇报并总结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4对比两种方法。
9、看来咱班的同学们都是善于总结的好孩子。
接下来米老鼠的好朋友——唐老鸭又来向大家请教问题了。
小练习2:出示1个正方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7厘米 10厘米(设计意图: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规律,又能掌握研究的方法,增强了小组合作能力,形成了研究事物所必需的探究能力。
与平常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同学们已经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能够学以致用,老师很高兴,那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2、农民伯伯想靠墙围成一个正方形的试验田,边长是32米,篱笆长多少米?画一画,算一算3、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6米,宽是4米。
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画一画,算一算谁来汇报(设计意图:这三组题由简到难,有一定的梯度。
首先是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设计了治理提升,发散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长方形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正方形周长=边长×4=长×2+宽×2=(长+宽)×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优秀教案第【3】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P42-43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测量、思考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探究周长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多种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算法优化。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堂作业纸,配套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纸和框架各一组。
【教学流程预设】一、揭题解题:1、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引导复习析题:(1)、什么是周长?(2)、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二、展开学习:1、设疑激趣:华华想给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张小卡片分别围上花边。
哪张卡片需要的花边长一些?(作业纸长方形卡片长6cm,宽4cm,正方形边长5cm。
)(板贴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纸各一张,各边长度放大5倍。
)(1)、这是要比较两个图形的什么?(周长)(2)、请先选好起点,再用手比划或用笔描出两个图形的周长。
(3)、观察、估计: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一些?2、探索新知:(1)、怎样才能准确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比较)(2)、你认为两个图形分别需要测量几条边的长度?为什么?(3)、学生准确测量相关边长,标明数据后集体核对。
(4)、请独立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并进行比较。
追问:你能分别用几种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同桌进行简单交流。
(5)、汇报交流,相机板书。
学生想法预设:长方形:A、6+4+6+4=20cmB、6×2+4×2=20cmC、(6+4)×2=20cm正方形:A、5+5+5+5=20cmB、5×4=20cm答:两张卡片需要的花边一样长。
(6)、小结: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理由是什么?3、拓展延伸:(1)、师板贴两个图形的花边(外框)后设疑: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分别拉成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相机指名拉动)。
现在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周长又分别是多少呢?(2)、生观察思考后组织交流:(要点:四边形拉动后形状发生变化,而周长不变。
)(3)、你会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吗?①、出示:张大爷家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他想在菜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②、需要测量哪几条边的长度?(生思考作答后师相机出示一组邻边长度)③、学生尝试完成后组织交流。
4、走入文本:学生阅读教材P42-43的例题2和例题3,并将自己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做上标记。
三、课堂巩固:1、判断正误:(1)、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宽)×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2米,周长是10米。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米,那么它的边长一定是7米。
()2、新知应用:(1)、基本练习:P42做一做第1题、P43做一做第1题。
(2)、补充:学校给每间办公室配了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如上右图),这面镜子的边框一共用了几米长的铝合金材料?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2、课外思考及作业:(1)、请比较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
(2)、解决问题:①、华华拿来一张长15cm、宽8cm的长方形纸,准备折一只千纸鹤,先将这张纸剪裁成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②、华华用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6cm的正方形框架,他想把这根铁丝改围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形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