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电实验模拟运算放大电路(一)

模电实验模拟运算放大电路(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① 了解运放调零和相位补偿的基本概念。

② 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③ 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以及增益、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预习思考:
1、 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 V|=10,Ri>1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 电路图如P20页5-1所示,电源电压为±15V ,R 1=10kΩ,R F =100 kΩ,R L =100 kΩ
2、 设计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 V|=11,Ri>10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
R F R L
Vo
电源电压为±15V ,R 1=10kΩ,R F =100 kΩ,R L =100 kΩ 3、 设计一个电路满足运算关系 VO= -2Vi1 + 3Vi2
减法运算电路:11
2321311111
3
23
2)()()(i f i f i f i i O V R R V R R R R R R V R R R V R R R V V -++=++-+=
3)
()(32131=++R R R R R R f ,
0,22211
==⇒=R R R R R f f
取Ω=Ω=Ω=Ω=K R K R K R K R f 100,0,20,10321
实验电路如
实验内容:
1、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I ) 按图连接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15V ,R 1=10 kΩ, R F =100 kΩ, R L =100 kΩ, R P =10 kΩ//100 kΩ
A
R1
R F Rp=R F //R1
R L
Vo
Vi
+Vc
c
-Vcc
输入端接地,用万用表测量并记录输出端电压值,此时测出失调电压0.016 V 分析:失调电压是直流电压,将会直接影响直流放大器的放大精度。

直流信号测量:
Vi/V V O /V Avf
测量值 理论值 -2 14.25 -7.125 -10 -0.5 4.98 -9.96 -10 0.5 -5.02 -10.04 -10 2
-12.87
-6.435
-10
实验结果分析: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摆幅受器件特性的限制,当输入直流信号较大时,经过运放放大后的输出电压如果超过V OM ,则只能输出V OM 的值。

根据数据手册可知,V CC =±15V 时,输出电压摆幅V OM ≈±13V~±14V ,因此在本电路中最大的输出电压也在±13V~±14V 。

实验中测得数据和理论值基本相符。

但上下Vom 绝对值大小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OP 中上下三极管的饱和压降不一样所导致。

(II ) Vi 输入0.2V 、 1kHz 的正弦交流信号,在双踪示波器上观察并记录输入输出波形,在输出不失真的
情况下测量交流电压增益,并和理论值相比较。

分析如果不调零对此项试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注意此时不需要接电阻分压电路。

交流反相放大电路实验测量数据
输入信号有效值(V)输出信号有效值(V)信号频率电压增益
0.2(有效值) 2.061000-10.0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值很符合,即不调零对此项结果影响比较小。

实验中测得的波形如上图所示,其中,CH1为输入信号,CH2为输出信号。

从图中可看出输入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差180°,这符合反相放大器的理论特性。

(III)设定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值。

信号频率
(HZ)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有效值(V)峰峰值(V)有效值(V)峰峰值(V)
10000.9 2.68.8525.2
(IV)用示波器x-y方式,测量电路的传输特性曲线,计算传输特性的斜率和转折点值。

转折点值为(-1.443V,14.43V)、(1.243V,-12.43V)。

Vip-p=2.6V,Vop-p=25. 20V,斜率K=-25.2V/2.6V=-10
X轴为输入信号
Y轴为输出信号
X—1V/格
Y—5V/格
当频率较大时,传输特性曲线会分为两条,这是由于电路的高频效应造成的,因此,选用50-500HZ频
率即可。

(V )电源电压改为12V,重复(III)、(IⅤ),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信号频率(HZ)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有效值(V)峰峰值(V)有效值(V)峰峰值(V)
10000.687 1.98 6.7719.2
转折点值为(-1.123V,11.23V)、(0.99V,-9.6 V)。

Vip-p=1.98V,V op-p=19.2V,斜率K=-19.2V/1.98V=-10(传输特性曲线趋势同上)
实验结果分析:
电源电压改变后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变小了,由于741的最大输出摆幅范围是和电源电压有关的;传输特性的斜率没有变化。

2、24 页内容3-(2),其中方波信号从示波器的校准信号获取,模拟示波器Vi1为1KHz、1V的方波信号,数字示波器Vi1为1KHz、5V的方波信号,实验中如波形不稳定,可微调Vi2的频率。

V0波形:
X方向一格500us,Y方向一格5V。

黑线为0电位处。

与理论值相符。

V-和V+波形:
左为V-,右为V+。

V+峰峰值0.2V
实验结果分析:
输出波形与理论值相符,为两个波形按照-2Vi1 + 3Vi2的叠加。

由实验可知,V-与V+并不完全相同,即两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虚短。

V-的波形在方波边沿处会有比较大的尖峰。

这是由于运放的开环放大倍数并不是理论上的无穷大,加上运放输入端存在寄生电容,而方波边沿可以认为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叠加而成,且频率较高,造成输入阻抗下降,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实验思考题:
a)理想运放有哪些特点?
答:(1)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 O接近无穷大;(2)开环输入电阻Ri接近无穷大;
(3)开环输出电阻Ro趋近于0;(4)共模抑制比K CMR接近无穷大
(5)虚短、虚断输出电压不受负载大小的影响;
(6)通频带趋近无穷大;(7)失调及温漂趋近于0;
(8)转换速率S趋近无穷大;
b)单电源运放用来放大交流信号时,电路结构上应满足哪些要求?若改用单一负电源供电,电路应做何改
动?
答:单电源运放用来放大交流信号时,应在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加直流偏置电路,在输入、输出端添加隔直电容,这时运放的输入、输出端直流电位相等。

改为单一负电源供电时,电解电容应反接,4脚接负电源,7脚接地,须添加的直流偏置电路相同。

c)运放用作模拟运算电路时,“虚短”“虚断”能永远满足吗?试问,在什么条件下“虚短”“虚断”将不
再存在?
答:当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存在“虚短”“虚断”;当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虚断”存在,“虚短”不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