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体美学科质量分析第一篇:四年级音体美学科质量分析赵墩教委2011—2012学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体美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李亚洲一、试题总体分析:(1)音乐:本套试卷中的音乐试题,试题突出,面向全体,注重基础;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注重发展的原则。
考查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进行命题,题型多样化,涉及面广突出,考察学生平时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2)体育:本套试卷中的体育试题,从体育基础知识、能力与技能实验,步骤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设计试卷命题,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基础考查学生应知应会应用等内容,充分体现出综合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
(3)美术:本套试卷中的美术试题,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注重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题型新颖、多样化,涉及面广,能较好地反映出小学美术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现状,是一份成功的试卷。
二、答题分析:(1)音乐:学生对第一、二题音乐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对音乐中的基本符号如:延音线、连音线两个记号混淆记忆不准确,缺乏意义理解。
“作用”不知其解;对音乐课中设计的一些著名曲目知之甚少,加之教师讲解不够严谨,明确,造成学生概念不清。
(2)体育:对于体育学科中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学生作答不勾准确;把所学的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能力较差;缺少分析能力及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对体育学科的重视不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限。
(3)美术:第一题美术常识题,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可见学生对美术常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最后的画图题,学生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一幅画,可见学生们在平时都能注意观察,部分学生在线条、布局、人物形象上都表现得比较明显;少数学生不能在色彩上进行很好的搭配,构图不是很好。
这方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加指导,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对音体美学科教学的几点反思:第一,对音乐学科教学的几点建议(1)转变观念,研究教法,提高课堂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临近,教师要对新理念更进一步学习,转变旧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的音乐性,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各种体验,学校不仅要把音乐课开足、开齐,更要开好,学校应不断督促教师开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点滴积累。
音乐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师不可过分偏重音乐知识,也不可过分偏重音乐技能,这样都容易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
要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表现、欣赏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靠考前突击是不现实的。
(3)加强教师自身素质音乐教师加强自身教学业务和教学水平的进修和提高,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增强音乐教师的创新精神。
第二,体育学科教学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体育教学知识面广,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情况,教学中我们感到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怎样才能在大容量的知识传授中做到优差平衡,不出现两极分化成了困扰我们的主要的一个问题。
(2)整改措施①切实加强体育课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把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扎实,还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习得方法,学会学习,以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
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对美术学科教学的几点建议(1)平时加强学生多画、多练,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教学。
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传授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
(2)创设情景,把教材教活,让学生学活。
(3)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学生自信心。
(4)狠抓后进生。
本次考试仍有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在下段工作中要狠抓后进生,帮助他们查找落后的原因,课后及时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争取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提高。
第二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学科质量分析2015学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四(3)陈红梅总体概况:本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实际,体量很大,难度大,覆盖面广。
一、(一)考试总体成绩考试人数:62 总分:5716.8 平均分:92.21 分数段:100—90:46人 89—80: 15人 79—10: 1人年级排名:3 最高分:98.7 最低分:76.8 及格率:100%(二)对试卷总体评价:总体来说本试卷紧扣课程标准,题目客观准确,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体现了教学目标要求,但是难度较大。
其中大部分学生答题认真,书写工整,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训练四部分试题,能达到四年级语文的课表要求。
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独立阅读能力有明显进步,习作方面能够按照要求有条理的表达。
二、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题:读拼音,写词语。
(16分)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本题得分范围在15.5到10分之间,平均值为14分,从得分范围来看,普遍学生的拼读能力比较强,而且对于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但学生对于平常易错难写的字掌握得不够扎实,如:“谢落” “局势”的出错率比较高。
第二大题:给带点字加上正确读音或解释。
(5分)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字词读写的掌握,及对词语字义的理解。
从得分范围来看,得分范围在5到3分之间。
其中挣脱的读音为后鼻音这题错的较多。
另外还容易出错的是“日复一日”,日的意思和“变化万端”,端的意思。
由此可见学生对词语的意思掌握不到位,平时积累的词语较少或者单纯的对词语进行死记硬背,而不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这方面的改进。
第三大题: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6分)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内四字词语的积累。
整体完成得较好,但学生书写时出现的错别字比较多,如“学贯中西”的贯和西字。
填空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及运用。
多数同学完成得较好!第四大题:联系句子意思,选择相应词语填入括号中。
(4分)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别与运用。
这道题做得比较好,只有个别学生不会区分“陆续”和“继续”。
第五大题:选择题。
(9分)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第1题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考察对本册课文成语的掌握情况。
只有少数人做错,说明大多数同学对成语的掌握比较到位。
第2题加点字用的不准确的一项是什么。
这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
同时也是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多数同学完成得较好。
第3题给出了四副春联,要从中找出歌颂劳动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对联。
这道题所出现的内容都是23课春联中的对联以及第七单元读读背背的对联,难度不大,学生做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没有对对联进行思考,太过轻视这道题。
第4题找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这道题错的比较多,说明对修改并举的知识掌握不到位,下学期要进行专项训练,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第5题主要考察对歇后语的理解。
所出现的选项都是课文中读读背背老师重点讲授的内容,这道题有30%的学生做错。
这部分同学出错原因为上课不专心听讲或者记忆力不好,应加强对学困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上课关注学困生的状态。
第6题考查引号的意思。
引号出现在课文中“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中“地球村”和“网”都是表示特殊含义。
有50%的学生选错。
说明老师上课对这个知识点没有重点强调,学生也没有终点记忆和理解。
第六大题句子训练。
1.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的运用。
2.改比喻句。
有30%的学生把比喻句改成了拟人句,说明学生对比喻句和陈述句的区分不清楚,同时不清楚什么样的句子是比喻句,对修辞手法掌握不到位。
对此方面的训练还需加强。
3.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掌握情况。
小部分中下层的学生不会改,原因是掌握不好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有部分学生把句子开头的“不”字去掉,后部分又不加不字。
4.改“被”字句。
错误率较低。
第七大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得分的差距比较大,比较多出现错别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部分同学掌握不到位。
(12分)1.通过本册书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普罗米修斯,什么样的李时珍……主要考察对课文中人物品质的把握。
(3分)平均分为3分。
完成情况较好。
2.按原文填空,并完成联系。
(5分)平均分为4分。
完成情况比较好,主要考察对《老师您好!》中的课文记忆和赞美老师的句子。
主要扣分点是:“春蚕指:”:老师。
“甘露”指付出的心血。
很多同学吧这两个混淆或不知道甘露指什么。
3.主要考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
本题整体完成得比较好,说明学生对古诗比较熟悉,理解比较到位。
到时还是出现错别字“径”和“踪”和“轮”字有人写错。
还有学困生把两首古诗里面的诗句混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
第八大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7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重点文段的理解及掌握。
本题得分范围在5到7分之间,从得分范围来看,学生间差距不大,对《桂花雨》这课掌握比较到位。
个别同学关联词掌握不牢固。
第九大题:阅读短文《珍惜时间》,完成练习。
(13分)此题完成效果的差距比较大。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得分范围在9—13分之间,平均值为14.67分,从得分范围来看,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
1、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都是平时学过的近义词,难度不大,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但是仍有同学丢分,说明对近反义词掌握不到位,不理解。
2、从文章中找出和下面句子意思相近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总体掌握得很好,很多学生能根据意思再文中找到合适的成语,能正确出,只有少数同学出现错别字。
还有个别同学找错“如饥似渴”。
说明没有认真阅读短文,或不懂得理解词语的方法,课外积累的词语也比较少。
3、理解名人名言。
这句是课文中读读背背中鲁迅说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怎样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写出这句话的意思,一小部分同学在这里丢了分。
4、理解阅读理解中的句子“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大多数同学做得较好。
5、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有15%的同学做错,说明他们课外阅读读的少,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中心句的掌握不到位。
6、按照“天才,就是珍惜时间”“如何珍惜时间”“为什么珍惜时间”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并在文中标出来。
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段落的分层和理解,但有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不会对文章进行分析,而且概括能力也比较差。
因此中下层的学生失分比较严重。
更有学生忘记做这道题,没有养成细心地习惯。
最后一个题:习作实践。
(20分)1.写自己的长处和本领。
2.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题两个题目学生选一个写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得分范围在12到20分之间之间,平均值为16,从得分范围来看,以及和整个年级相比较整体平均分比较高,但学生之间作文水平差距较大。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一个写我的本领。
学生基本能做到字数足够,语句通顺。
但有一部分学生词语积累比较少,在文章中很少运用到好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