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学经络,基础知识系统讲解

初学经络,基础知识系统讲解

初学经络,基础知识系统讲解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经络的内容
(表一)经络系统表
经络可以把体内脏腑和体表各种组织密切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以及维持机体、机能的平衡和协调作用。

其主要内容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类。

(见表一)
一、经络生理病理的反映
经络在生理上具有运行气血、联系上下的作用。

因此经络在病理
上,主要表现为气血运行及联系功能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支节,当人体感受外部致病因子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属的脏腑必然会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1.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它与脏腑直接发生关系。

在腑经与脏经之间,还有着表里配偶关系。

从肺经到肝经,循环不息,以濡养周身。

其气血流注的次序如下: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见表二)2.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的一些特殊通路,它不与五脏六腑发生直接联系,更无表里相配的关系,但在功能各方面,能补充十二经脉的不足,特别是督、任、冲、带四脉更为重要。

督脉与十二经脉中腑的经脉交会,具有总督各条脏经的经脉作用;任脉和脏的经脉发生交会,具有担任各条脏经的作用;冲脉具有通调十二经的作用,阴跻脉、阴维脉具有联系脉经的作用。

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有赖于经络的联系;当机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侵扰时,经络也是疾病传导的途径,疾病的变化反映为各种症候,临床上可以从症候的分析来辨别脏腑经络受病的浅深。

(表二)十二经循行部位与所属病候
外在致病因素侵袭人体,皮毛肌肉受病,再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人体内脏的病变,往往也通过经络而反映到肢体。

所以经络对人体的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每条经络,都有它一定的循行部位与内脏联系,因此脏腑和经络所属的病候,也有它一定的规律。

一般从病变的不同特征,均可辨别它属于那一经。

例如胃病上腹痛吐酸水,常在十二胸椎两旁胃俞穴或十一胸椎旁的脾俞穴有压痛点;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常在第九胸椎两旁肝俞穴和第十胸椎两旁肝俞穴有压痛点。

肺的病变如咳嗽、咯血,也能在第三胸椎两旁的肝俞穴出现敏感区。

另外,某些脏腑疾病,可以在其经络的循行路线上反映出压痛点来。

如阑尾炎右下腹痛,可以在胃经与大肠下合穴巨虚上方出现明显的压痛。

经络在治疗上普通用于药治、针灸等各方面。

例如,药物性味的
归纳,针灸的循经取穴等,都是在经络的基础上指定的。

综上所述,指明了经络学说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它贯穿于整个辨证理法方药中并与脏腑配合,成为各科基础理论的一个中心环节。

经络体系(提高巩固版)
经络体系概述如下:
一,在人体经络体系中,最主要的是十二经,或者称它为十二正经。

这十二正经:第一,它们循行于体表;第二,它们联络脏腑;第三,它们相互之间直接相连;第四,它们相互之间又通过脉络更全面地相连。

二,十二经共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

每条经都经过手或经过足,同时又循行到身体的脏腑及身体的某些部位。

三,十二经的名称及在手足的循行路线,可以用如下表格表示。

四,我们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到:
第一,四肢内外两侧的相对经络互为表里,如手太阳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
第二,四肢内外侧相对经络所属脏腑互为表里,如肺与大肠就互为表里。

第三,四肢外为阳,内为阴;外为腑,内为脏。

五,可以证明的是:十二条经络与十二脏腑的络属关系是真实不虚的,因此,既然每一条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络属关系是真实不虚的,那么,这些经络在四肢内外、阴阳的对应,在某种意义上就为脏腑的阴阳对应做了说明或者说命了名。

六,十二经有着经经首尾相连的连贯流注。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手太阴肺经始于中焦,由腋下流经小臂内侧,在手指部位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接;手阳明大肠经经手臂外侧往上流,在头部与足阳明胃经相连;足阳明胃经从头部一直流向腿的外侧,在脚部与足太阴脾经相连;足太阴脾经沿大腿内侧流上来,在心胸部位与手少阴心经相连;手少阴心经再由体部流向小臂内侧,在手部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手太阳小肠经由手臂外侧流上来,在头部与足太阳
膀胱经相连;足太阳膀胱经又流下去,经过腿外侧到足部,与足少阴肾经相连;足少阴肾经沿腿内侧流上来,在心胸部位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手厥阴心包经又从腋下沿手臂内侧流向手部,在手部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

手少阳三焦经沿手臂外侧流下去,流到腿外侧,到脚部,与足厥阴肝经相连。

足厥阴肝经沿腿内侧流上来,在心、胸、肺部位又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十二经就这样连贯流注。

七,概括起来,手三阴经都是由胸部从腋下流经小臂内侧到手部,然后接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都经手臂外侧最后流向头部,接足的三条阳经。

足的三条阳经都是由头部流向身体,最后沿大腿的外侧流向足部,接足的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都由脚经腿内侧流上来,在人的体腔部位与手的三阴经相连。

八,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九,互为表里对应的阴阳二经除了各自在顶端的直接连接以外,还有络脉将它们相互之间做更丰富的连接和沟通。

十,十二经并不是单单的一条经线,还有各种分支,络联身体的相关部位。

十一,十二经不仅如其名称所明确表明的,络属于确定的脏腑,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而手阳明大肠经则属大肠络肺,而且十二经还有分支,联络其他脏腑。

如肾经还有分支,络连肝、心、肺。

因此,当我们考虑某一条经络与脏腑的关系时,有三层含义:
第一,它明确络属的脏腑,如手太阳肺经便是属肺络大肠。

第二,考虑与它首尾相连的经络所络属的脏腑。

如脾经属脾络胃,脾经又与心经首尾相连,因此,脾经还联络到心。

第三,就是除此以外的分支。

如肾经,除了属肾络膀胱以外,还联络肝经、心经、肺经。

十二,在这十二经以外,还有奇经八脉存在,它们是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这奇经八脉不络属于脏腑,别走奇途。

它们最主要的功能,是十二经的蓄血库。

十二经有如江河,奇经八脉有如与江河相联的大型湖泊。

当气血充溢十二经盈而有余时,便流入奇经八脉;当十二经气血
不盈余时,奇经八脉的气血又流回十二经。

它的第二个功能是,奇经八脉各有自己的循行路线和网络的身体部位,它同样有着输送气血、营养护卫脏腑、肌肤、腠里的功能。

十三,奇经八脉中,任脉、督脉意义最为重要。

任脉,是总领十二经的六阴经,称之为阴之海。

督脉,是总统十二经的六阳经,称之为阳之首。

因此,就《黄帝内经》的经络系统而言,常常把任脉和督脉与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

十四,这十四经各有络脉与之相连。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是它们的支流。

络脉又有大中小之分,最大的叫别络,十四经各有一别络。

再加上特有的脾之大络,一共有十五别络。

十五,浮络,是循行于人体前表部位的络脉分支系统。

十六,孙脉,是脉络中最细小的、无微不至分布体内的组成部分。

十七,十二皮部。

十二经络会通过它的络脉系统将它的活动遍及人的体表,将经络之气布散到皮肤表面。

与十二经相联系的体表皮肤也各自分属十二经脉,我们称之为十二皮部。

十八,穴位,就是经脉上那些有特殊意义的点。

它们也可以说是井穴,是气血流注之处,是经络的气血与外界沟通与进出之处,也是对经络的流动具有调节作用的调节点。

《黄帝内经》中设定穴位365个,与一年365天相对应。

后人又增加了这个数字,如魏晋时皇甫谧的《甲乙经》中,就详载了全身649个穴位。

文源:医品阁
精彩文章回顾
========== END ==========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

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

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

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

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