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历年名词解释
2007
35、投资总收益率: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收益总额与投资总
额之比。
36、等成本线:在既定成本和既定生产资源价格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
两种生产资源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37、规模经济:指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产品的长期生产成本下降。
38、科技成果相对经济效益:指一项新的科研成果或计划项目的经济效益与
原有技术或措施的经济效益相比的结果。
2008
35、经济临界点:指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极限,是在经济上引起质变的地方,
也称盈亏点或转折点。
36、投资年利润率:是指年平均利润增加额(年平均成本节约额)与投资总
额之比。
37、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
全程结合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的新事物。
其涵义是把能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知识形态的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转化为具有现实生产力的技术经济活动。
38、获得性技术进步:获得性技术进步是指通过引入本系统之外的已有技术
而实现的技术进步,是科技创新的结果。
2009
35、经济临界点:指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极限,是在经济上引起质变的地方,
也称盈亏点或转折点。
36、追加投资回收期:也叫补充投资回收期,这个指标是指两个方案投资总
额差和成本总额差的比值。
37、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
全程结合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的新事物。
其涵义是把能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知识形态的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转化为具有现实生产力的技术经济活动。
38、原发性技术进步:
2010
35、生产弹性:是产品数量变化率与生产资源投入变化率的比率,反映产品
产量对生产资源投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36、固定比例报酬:指所有的生产资源投入增加1%后,产出增加也为1%的
比例报酬情形。
37、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指在有效使用期内,累计有效推广范围内,新科
研成果耗费每元科技费用能为社会新增加多少纯收益。
38、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在农业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中,技术进步相对使
土地的份额减少了的技术进步类型。
2011
35、边际产量:又称为边际产品,是指增加一单位资源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36、规模经济:是指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
37、科技费用新增收益率:是指在有效使用期间,累计有效推广范围内,新科研成果耗费每元科技费用能为社会新增加多少纯收益。
38、农业技术政策:是指在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的总目标下,为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确定农业技术活动的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可行性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和满足人们需要为目的,所制定的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的策略原则和行为准则。
2012
35、投资总收益率: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年收益总额与投资总额之比。
36、等成本线:在既定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资源价格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37、规模经济:指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导致单位产品的长期生产成本下降。
38、科技成果相对经济效益:指一项新的科研成果或计划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原有技术或措施的经济效益相比较的结果。
2013
36、经济效果:就是劳动效果和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是劳动成果与取得这一劳动成果的劳动耗费之间的比较,也可以表达为:经济效果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程度的评价。
37、追加投资回收期:也叫补充投资回收期,这个指标是指两个方案投资总额差和成本总额差的比值。
38、试算分析法:又称预算分析法,它是以现行标准方案做对照,对新技术、新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预算的一种方法。
39、绝对经济效益:指科技成果在使用中产出的有用效果与其研究、推广和使用中的劳动耗费比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