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内科学7版)
二.病情评估:
5. 除外……
不典型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 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 • 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 用支扩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条件) •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 试验阳性
EB
Eosinophilia Cough
这是哮喘吗?
喘鸣反复发作
夜间咳嗽困扰
运动后咳嗽或喘鸣
暴露于空气变应原或污染后出现的咳嗽,喘 鸣,胸闷 症状向下呼吸道蔓延或持续10 天后方缓解
诊断
一.诊断标准: 1. 症状
2. 体征 3. 特点:可缓解 4. 不典型者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可逆试验(>15%) 呼气峰流速早晚变异率(>20%)
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慢性持续期病情评估(病情分级)( 治疗前)
白天症状 四级 重度持续 三级 中度持续 二级 轻度持续 一级 间歇发作 连续有症状 体力活动受限 每日有症状 每日应用2 激动剂 发作时影响活动 1 次/周 但<1 次/日 <1 次/周 间歇发作 夜间症状 频繁 >1 次/周 FEV1 或 FEF 预计值的 60% 变异率>30% >预计值的 60% <预计值的 80% 变异率>30% 预计值的 80% 变异率 20-30% 预计值的 80% PEF 正常, 变异率<20%
>2 次/月 <1 次/周 2 次/月 无症状
病人出现任何一个严重度的征象,就足够将病人归入该一级内
哮喘严重度分级(治疗后)
原设定的治疗级别
病人症状及目前 测定的肺功能
间歇发作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严重程度分级
中度持续 中度持续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气道慢性炎症→ AHR
诱发因素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AHR) 气流受限 哮喘症状
NIH: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变态反应
变应原特异性体质T淋巴细胞B淋巴 细胞合成特异性IgE 肥大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高亲合性的IgE受体(FcεR 1)
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细胞合成并释放多 种活性介质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 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
二、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学说
气道高反应性(AHR) 变态反应学说:Th1/Th2, IgE, cytokines, histamine,
prostaglandin, leukotrients, etc.
神经-受体失衡学说
气道炎症
Source: Peter J. Barnes, MD
哮喘炎症: 细胞和介质
Thick mucous plugs
Asthma Is A Disease Of The Large & COPD The Small Airways
Asthma
trachea
Bronchitis
Emphysema
bronchi
Bronchitis
alveoli
Disease PathologyAsthma COPD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2002 GINA
哮喘控制分级
Characteristic
日间症状 行动受限 夜间症状 / 唤醒 需要使用 急救药物 肺功能 (PEF or FEV1) 哮喘恶化 控制
(满足下列条件)
部分控制
(在任一周出现)
未控制
无 (每周2次以下)
无 无 无 (每周2次以下) 正常 无
The immunological changes underlying allergy and asthma in relation to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sthma
IgE-介导的炎症介质释放
变应原
IgE
FcRI
立即释放
颗粒成分: 组胺, TNF-, 蛋白酶,肝素
哮喘发生的时间
速发型哮喘反应(IAR):吸入变应原 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min达高峰、 2h后恢复正常。
迟发型哮喘反应(LAR):吸入变应原 6h发病、持续数天。 双相型哮喘反应(OAR)
35 %
& basophils
30 %
ACE inhibitors, b-blockers
Figure 4.4
过敏性肺炎
常伴有发热 胸部X线多发性、易变性、游走性 淡薄斑片状浸润阴影 多有接触史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并发症
1.发作时可并发:
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
2.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
治疗
美国跳水名将洛加尼斯
哮喘的临床控制
望诊:胸部成过度充气状 听诊:广泛的哮鸣音伴呼气音延长。 轻症或极严重哮喘者可听不到哮鸣音。 严重哮喘者: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 常运动和发绀。
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一)痰液检查 (二)肺功能 1、通气功能:
诱导痰(EOS)
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PEF
多于每周2次 有 有 多于每周2次 在任一天< 80% 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 每年一次以上 任意一周出现一次 任意一周出现部分 控制表现3项以上
鉴别诊断
心源性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癌 过敏性肺炎
心源性哮喘
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等病史 发作性咳嗽、喘、咳粉红色泡沫痰
没有(几乎没有)日间症状
无运动受限 无夜间症状 不(几乎不)需要急救药物 肺功能正常 没有哮喘恶化
_________
*几乎没有= 每周2次以下
GINA 2004
GINA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哮喘的“圣经”
GINA 方案的目标
提高人们对哮喘这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的
认识
为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本建议 为不同的健康需求、服务和资源提供合理的
建议和策略
明确未来全球化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2、支气管激发试验 3、支气管舒张试验 4、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三)动脉血气分析 (四)胸部X线检查 (五)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血清特异性IgE增高 变应原检测试验: 皮肤变应原测试 吸入变应原测试
ALLERGEN SKIN TESTS
Eugene Braunwald, Atlas of Internal Medicine, 2nd edition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rugs: NSAIDS Beta blockers
Endocrine
Weather changes Cold air
Irritants
Airway Inflammation
Allergens
Environment
Additives
Exercise
Emotion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遗率高于群体患病率 哮喘患儿双亲多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的危险因素
宿主因素: 个体差异性导致个体发生哮 喘的可能性各不相同
环境因素: 影响到患者的哮喘是否发作 ,是否导致哮喘恶化和是否引起哮喘症 状持续存在
哮喘恶化因素
变应原 呼吸道感染 运动和过度通气 天气变化 二氧化硫 食物, 添加剂, 药物
影响哮喘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宿主因素 遗传 - 遗传性过敏 - 气道高反应性 性别 肥胖 环境因素 室内变应原 室外变应原 职业致敏物 吸烟 空气污染 呼吸道感染 饮食 药物
++
+++ ++ ++ —
Alveolar destruction
Smooth muscle hypertrophy Basement membrane thickening
—
++ +++
++
—
—
临床表现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哮喘可自行缓解或应用支气管舒张剂 缓解 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 重症时伴有端坐呼吸、发绀
皖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
(asthma)
陈兴无
哮喘的定义
气道的慢性炎症 许多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其中 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反复发
作的喘鸣、气促、胸闷和咳嗽
广泛、可变的、通常可逆的气流受限
流行病学
全球:逾3亿哮喘患者,至2025年,全 世界哮喘患者将达4亿 我国:逾2千万哮喘患者 儿童:患病率0.11%~2.03% 哮喘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有上升趋势 哮喘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神经功能失调:
血管活性肠肽(VIP), 一氧化氮(NO)
P物质,神经激肽
致病因素 – 遗传与环境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 1: 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