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课题组成员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们将自己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又把用后的情况反馈和在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大家把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针对问题及时调整,逐渐地摸索出一些可以用于小组合作的方法。
3.收集资料,撰写课题案例,形成科研成果。
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阶段小结,并积极撰写课题案例、随笔,并进行公开教学展示,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成果。
活动时间
主持人
王丽丽
活动次数
第4次
活动地点
会议室
记录人
李娟
活动形式
研讨会
参加成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研究主题
小学语文四步导读迁移法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审议开题报告,进一步明确课题实验的步骤及方法






一、审议修改后的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①确定研修主题,了解研修主题的研修价值。(2013年3月----2013年4月)
活动效果
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主持人
贾琼
活动次数
第5次
活动地点
图书室
记录人
李娟
活动形式
研讨会
参加成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研究主题
小学语文四步导读迁移法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研究目的
总结上一阶段研究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






一、课题组成员对上一阶段研究情况加以总结
2、研究时间为一年,中间要交阶段性研究报告。
3、研究成果要规范。
4、如实填写课题申请表(一式三份),打印后送审。
5、受理时间:3月8日(校);3月12日(学区)。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主持人
徐琨
活动次数
第2次
活动地点
图书室
记录人
李娟
活动形式
研讨会
参加成员
课题组参与教师
研究主题
小学语文四步导读迁移法学习的研究
研究目的
讨论课题研究方向。






一、课题研究题目选定
1、初定为《小学语文四步导读迁移法》。
2、选题缘由:
①进行阅读学习的必要性。
②现阶段的阅读合作学习效果令人不满。
③四步导读迁移法学习的好处。
二、课题研究形式
1、全组人一起研究
2、利用网络资源观课。
3、自己独立设计课例,重点把握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
②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观摩优秀示范课。(2013年4月----2013年5月)
③课堂实验,撰写案例反思。(2013年5月----2013年9月)
④组织校内观摩课,进行观课议课。(2013年9月----2013年11月)
⑤总结经验,撰写结题报告及相关论文。(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2、课题研究的方法:
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事求是,探索创新,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教育实践、教育科研服务,为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学校要求
1、尽快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研究课题,要能指导实际教学,要小而实,要保证质量。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主持人
贾琼
活动次数
第1次
活动地点
会议室
记录人
王丽丽
活动形式
研讨会
参加成员
实验小学全体教师
研究主题
宣读市级课题通知
研究目的
传达绥芬河市市级课题通知;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






一、我校决定要申报市级课题。
二、学习文件《绥芬河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记录一、小课题Fra bibliotek项情况1、已立项,立项号为
2、小课题名称为:
3、初步完成开题报告
二、进行研究实施:
1、看资料;
2、精心对小组导读环节进行备课;
3、每个人在本学期末上交一份教学案例,要突出自己的四步导读小组合作学习部分的设计。
4、进行小课题研究成员的分工。
活动效果
完成了预期目标,撰写开题报告,确定研究目标,做好了参加开题仪式的充分准备。
2、研究刘老师进行小组合作的方法和途径。
刘老师选择了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他此时并没有全部放手不管,而是在合作的方法上给予了一定的要求。他在前面的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已经让学生明白了如何转动教具,也让学生知道了转动教具的目的---转多少次,才能把小动物重新组合在一起老师又提示:先拼好后,再转动。这点提示很重要,避免了在合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学生合作前一定要做好预见性,把不必要的、干扰学生的因素排除掉,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刘老师在学生合作前又提出了一个要求:看转动多少次,它的尾巴和身子就接好了,为什么是这个次数这个事情的背后有一个我们熟悉的数学知识,是根据哪个知识研究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学生此时的做不再是单纯地做,而是边做边想,已经由简单的操作上升到数学思维的阶段。在这个合作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方法,明确了目的,又由于一人操作有困难,需两个合作,其他人配合。此时,水到渠成,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经历过程,探寻规律。学生之间的合作必然是有效的。
三、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好方法。
活动效果
完成了预期目标,确定了研究目标,做好了参加市级课题研究的充分准备。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主持人
全宝晶
活动次数
第3次
活动地点
图书室
记录人
王丽丽
活动形式
研讨会
参加成员
参与课题全体人员
研究主题
小学语文四步导读迁移法实验与研究
研究目的
传达课题立项情况;讨论开题报告的撰写,做好分工,落实任务。
研究主题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研究目的
利用网络资源观课,进一步学习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内容:《最小公倍数》
授课人:北京市宣武区刘德武
1、研究刘老师提出小组合作的时机。
刘老师首先用教具:六边形的小猴子的身体、四边形的小猴子的尾巴,演示---不间断地转动,让学生弄明白了,是如何转,再提出一个问题:会不会有一个什么时候,小猴和它的尾巴重新又接在一起了学生纷纷表示:有可能。刘老师又接着问:“究竟要转多少次,小猴和它的尾巴才能重新接上呢”学生立即回答:“6次”。刘老师没有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直接用手中的教具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转动6次,并不能接上。于是刘老师说:“看来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想当然,那么简单,怎么办咱们就要研究。活动课不能总是在观察、看,更主要的活动是要靠自己亲自动手去实践。”在这个时候,学生遇到了问题,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真正的答案时,刘老师放手把学具发给了学生,让学生去合作学习。我们都认为这个时机选择得非常恰当。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材料,视频资料等、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②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③实验法。通过准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的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④行动研究法。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⑤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活动效果
审核与完善了开题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课题实验的步骤及方法
活动时间
2013.5.10
主持人
邱文杰
活动次数
第5次
活动地点
图书室
记录人
薛招招
活动形式
研讨会
参加成员
王鹏飞、黄海波、邱文杰、程景丽、薛招招、丁朝霞、
崔晓奎、王静宇、贾玉凤
3.规范课题管理,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方案,并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
四、王校长提出要求:大家要针对存在的困难积极思考,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还要边研究边总结,早日拿出研究成果。
活动效果
撰写中期报告,总结经验,提出困惑与思路。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三、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1、小组合作与课堂纪律的矛盾。
2、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缺失。
3.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矛盾
解决思路:
1.加强学习, 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利用网络,利用每一次外出听课、校内研讨课的机会,多学习,多吸取别人的经验,学会调控合作学习节奏的方法。
2.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积极性很高,都愿为研究这个小课题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要利用教研活动这个平台,在实际操作中着重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内容以及方法途径,着实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争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1、展示暑假备课中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体会。
2、谈案例研究法取得的效果。
二、下一阶段的任务。
1、继续学习相关理论。
2、继续进行课堂实践,改进合作方法。
3、积极撰写课题案例,早日形成科研成果。
活动效果
完成了预期目标。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2013.8.26
主持人
邱文杰
活动次数
第6次
活动地点
图书室
3、研究刘老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
①刘老师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学生合作时的目的明确,效率极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