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电影炼狱欣赏讲述车臣战争

俄罗斯电影炼狱欣赏讲述车臣战争

俄罗斯电影《炼狱》欣赏:讲述车臣战争《炼狱》和《战争》都是俄国导演拍摄的,记录车臣战争残酷性的影片。

两者区别在于《炼狱》》(《Чистилище》)是表述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131摩托化旅在格罗兹尼遭遇伏击的悲惨故事,所有内容取自真实战例。

《战争》则是一部相对娱乐性较强的影片。

年轻俄军士兵的尸体倒在烈火和泥泞中,他们几个月前还是跟我们一样活泼可爱的青年。

现在仅仅一颗小拇指粗细的子弹,就让他变成了一堆破碎的尸体。

士兵之恋论坛是中国最大的军人社区,已成立六年,论坛人气火暴、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更新快、交流氛围热情、和谐,深得现役军人、复转军人、军迷、爱军女孩的喜爱。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可怕《炼狱》;1994年12月31日,俄罗斯联邦军队6万主力部队向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发动全面进攻。

他们本以为驻守格罗兹尼的车臣武装仅有3000多正规军人,虽然轻武器还算不错,但基本没有重武器。

而围城的俄军有数万兵力,步兵全是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配备数百辆坦克和数量惊人的步兵战车,伞兵战车,装甲运兵车。

车臣方面一共只有几十辆老旧的装甲车。

至于重炮上面,俄军师旅一级的重炮比美军还要多,弹药极为充足,火力非常强大。

车臣方面仅有一些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基本没有重炮。

空军方面,俄军使用超过200架的先进的苏25强击机,苏22歼击轰炸机,苏24轰炸机等各类飞机,还有约100架,米24,米8在内的武装直升机,车臣方面根本没有空军,连高射炮都没有几门,只是装备了一些从俄军秘密渠道和黑市买来的肩扛式萨姆飞弹。

对比起来,双方实力极为悬殊,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一个瘦小的十二岁少年跟世界拳王泰森的决斗。

俄军各方面认为,车臣根本不可能获胜,也不可能较长时间抵抗。

他们认为只要俄军一打,车臣人就应该丢盔弃甲的投降或者逃走了。

可惜车臣人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前就仔细分析俄军的弱点,制订了相应的作战战术,同时从国外购买了大量的军火武器,还接受了大批国外雇佣军(包括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提供的很多经验丰富的圣战游击队)。

至于民心上,饱受俄罗斯帝国占领数百年的车臣人具有极为强烈的反抗意识。

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曾经在战前发表讲话:“伟大的车臣人民,你们的国家即将遭受俄罗斯暴政的野蛮蹂躏,男人将被处死,而你们的妻子女儿将会被他们强暴!我们决不能容忍新法西斯对我们神圣‘国家领土’的粗暴侵犯。

勇敢的车臣儿女,拿出你们的勇敢精神,发扬你们老一辈在保卫国家主权时的顽强精神,敌人会在我们面前失败的!”。

杜达耶夫还命令打开车臣武器库,向仍留在城内“誓死捍卫车臣主权”的居民发放各种武器,并教会他们该怎样杀死敌军。

当时从10几岁的少年到50,60岁的老人,统统领取了武器,准备誓死和俄军决战。

甚至一部分妇女也武装了起来,组成志愿队。

可以说,车臣人基本做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一旦一个民族处于这种状态,就根本不可小视。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家都明白,没有任何战争比民族战争更为恐怖,可惜俄国高层没有这种意识。

俄军的T-72和T-80坦克都在城市战中被车臣人修理的很惨,他们防御能力较差,无力抵抗先进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近距离打击。

俄军这方面狂妄自大到了极点,俄军高层在几周内仓促制定了作战计划,由于认为车臣全国车臣族人口不过50多万人,其中正规军总数只有2万人,而俄军总数接近200万人,也就是说俄军总数比车臣族总人口还要多4倍。

俄军坦克总数在当时高达3万辆,而车臣正规军总人数只有2万多人。

相当于俄军一辆坦克可以对付一个车臣军人。

这样来看,还有什么可怕的。

俄军认为对付车臣土匪性质武装,根本没有必要拿出多少主力,临时抽调了大量二线部队上阵。

这些部队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现役士兵,其他缺额都用几乎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临时补充。

由于准备差,一些部队根本没有战前动员。

很多士兵到了车臣境内仍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也不知道要和谁作战,至于战斗意志自然也是全无。

而俄罗斯军队由于苏联在1989年的解体,遭遇了重大的转型危机。

到了1994年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国家经济全面崩溃,军队也首先遭到影响。

大部分士兵军官只能依靠大约几百元人民币的工资生活(俄国消费比中国高的多),穷困潦倒,士气低落。

由于待遇低,大量有经验的军官被迫转业,而家中条件稍好的青年都不愿意当兵,当兵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青年,甚至还有一些流氓,黑社会分子。

另外由于经济低迷,俄军装备换装也基本停止,大部分部队连薪水都发不出,谈不上买新装备。

俄军中仍然使用20年前的老装备,有数千辆坦克和步兵战车急需大修,一些武器由于保养不利,已经几乎无法使用。

一些军队里面甚至还有大量盗卖武器给国际军火商的,其中一些武器就经过中介商转手卖给了车臣人。

经费不足也导致部队训练水平极低,一些新兵除了开枪,跑步,饱受老兵欺负以外,没有受过任何正规训练。

至于城市战这种特种训练更是完全没有。

就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的格拉乔夫将军却信誓旦旦的说:“对付那些车臣土匪武装根本不用过于详细的计划,此次行动将很快轻松获胜!我们只用派出一两个空降团,几个小时就能占领格罗兹尼。

自古骄兵必败,由于车臣军队采用了相当实用的战术和准备,加上俄军近乎弱智的轻敌和战前准备不足,俄罗斯联邦军队在战斗中遭遇重创。

12月31日一晚的激烈夜战中,攻入格罗兹尼的俄军阵亡1000多人,伤亡数千人。

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为俄军中精锐的131摩托化步兵旅,该旅的战略目标是首先攻占格罗兹尼火车站,然后突入格市的市中心。

车臣军队指挥官通过高效的监听设备,完全掌握了俄军的部署和军事计划(电影中,车臣指挥官甚至直接通过无线电窃听装置直接收听俄军的作战命令),他们决定将这个131摩托化旅引入市中心的复杂城市地形以削弱其重武器的威力,然后集中兵力将其歼灭。

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到处是废墟的坟场,这里面活动的人,只需要一颗炮弹就会变成一堆肉酱。

131摩托化旅指挥官也相当轻视敌人,他们的部队在150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几乎毫无损失的攻占了火车站(其实是车臣军人故意放弃这个据点)。

此时其实俄军其他各部队已经遭受车臣军队惨重打击,但是由于俄军通讯系统不良和被车臣通讯武器干扰,131摩托化旅根本不知道友军遭受的损失。

旅长萨文上校见攻占火车站的战斗中仅有车臣一两百人的小股武装轻微抵抗,他认为车臣主力可能已经逃走。

为了占头功,他下令所部立即向市中心挺进。

于是131摩托化旅的1000多名士兵(主要是新兵)乘坐100多辆装甲运兵车,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大摇大摆的突入市中心。

由于过于轻敌,大部分士兵甚至没有下车(俄军步兵战车的装甲非常薄弱,根本无法抵抗哪怕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近距离打击,俄军战术中规定在前线步兵必须下车掩护步兵战车作战),而是直接乘坐在步兵战车中和坦克车顶上高速行军。

而且由于对车臣军队的行动完全不清楚,萨文上校并没有让步兵先占领周围的建筑物,而是让步兵战车和坦克沿着狭窄的街道行驶,最终铸成大错。

此时车臣军队已经通过夜战全面击溃了其他各路俄军的进攻,并且造成他们严重的损失,各路俄军都败退回出发点,依靠重炮和空军勉强防御车臣人的反攻。

虽然这些俄军被打的很惨,但是他们并没有遭遇车臣人的包围,伤兵可以运送下去,增援部队可以立即进行补充,同时重武器的优势可以让他们击退车臣人的反攻可惜131摩托化旅就不同了,他们已经被车臣人引入市中心己方重兵部署的地域,由此,在131摩托化旅刚刚进入市中心,车臣武装立即发动全面的猛烈打击。

他们首先用RPG火箭筒击毁了俄军处于最前和最后的两辆俄军步兵战车。

俄军由于是排成一行在狭窄街道上行军,此时顿时遭遇慌乱,部队前进不了,也后退不了。

此时,车臣军队主力从街道周围的建筑物上向俄军射出极为猛烈的炮火,一时间RPG火箭弹,枪榴弹,机枪子弹和AK冲锋枪子弹向冰雹一样砸向131摩托旅的可怜士兵们。

一部分士兵乘坐的步兵战车和步兵运输车被击中,或者爆炸或者燃烧,里面的士兵瞬间全部死伤。

另一部分相对有经验的士兵拼死冲出装甲车,立即被位置极好的车臣机枪密集火力杀伤。

一些侥幸未死的士兵躲在烧毁的战车和碎石堆后向周围无数的车臣火力点射击,此时车臣人引爆的预先埋设的地雷和炸弹,大量俄军士兵被炸得粉碎。

由于车臣人之前已经精心设置了射界极好的数百个火力点,俄军士兵几乎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被车臣人的枪弹挨个打到。

整个街上几乎每一寸都是车臣人枪弹和迫击炮的射击点。

由此,131摩托旅完全成为案板上的肉,所部的26辆T-72坦克被击毁20辆,120辆步兵战车被击毁了102辆,基本失去战斗力。

旅长萨文上校声嘶力竭的向总部要求支援,但通讯已经被车臣人干扰,俄军总部不知道131摩托化旅已经被包围。

俄罗斯人毕竟是俄罗斯人,他们祖先也是强悍的斯拉夫勇士。

该旅残余部队在萨文上校的指挥下,仍然在包围圈中奋力突围,并且拼死占据了几个建筑物作为支点。

由此经历了三天两夜炼狱般的可怕战斗,该旅1000多人阵亡800多人,被俘近100人,萨文上校在突围战斗中中弹阵亡。

余下的大约300人几乎全部负伤,其中他的一个主力团只剩下一名军官和10多名士兵。

但131旅残部最终在友军的全力帮助下,还是成功突围了出去。

电影《炼狱》说的就是131摩托化旅的可怕故事。

旅长萨文上校在电影一开始就被炸瞎了一支眼睛,在真实历史中,他在突围战斗中阵亡。

2.让任何军人闻风丧胆的城市战。

本世纪最为残酷的几场战斗,毫无例外全部是城市战。

其中有三场的主角就是俄罗斯人,在二战中,俄军以令人无法接受的惨重伤亡在斯大林格勒力挫德国纳粹。

电影《兵临城下》中有相对夸大的表现,数百名红军新兵战士在没有任何重武器的保护下,向德军机枪阵地冲锋,在德军密集火力下几乎全部牺牲。

试图撤退的士兵被红军督战队全部打死,最终没有活一个人。

他们其中许多人连一枪也没有开过,甚至还没有看到德军的样子,就迅速牺牲了。

而真实历史也基本就是这样,当时苏军新兵大量投入斯大林格勒进行可怕的巷战,前后损失了高达113万士兵,其中死亡47万人之多。

苏联的一个师打不了一二天就伤亡百分之五六十的士兵,之后再补充一批新兵,再过一两天又迅速损失掉。

一般一个新兵存活时间在24小时之内,超过24个小时就可以担任军士,来领导一个班的新兵了。

至于红军低级军官(排长,连长,营长),平均也只能存活3天左右。

而实际上一个新兵从伏尔加河冒着德军炮火度过去,一路经过激烈的战斗,只要能够活着进入斯大林格勒的市中心,他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了,虽然他进入战场不过十几个小时。

任何一个建筑物,哪怕是一栋不起眼的房子,双方都可能争夺十几遍。

在这种战斗中,一切战斗都是近距离的激战,任何一个技术高超的老兵都不能肯定自己能活过下一分钟。

当时红军完全是血红了眼睛拼了命,后退着全部以叛国罪被处死,前后枪决了1万3000多名士兵,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

后来有人采访红军指挥官为什么会获胜,红军指挥官说:很简单,德国纳粹除非全部杀光俄国人,不然不可能占领斯大林格勒,而我们俄国人是杀不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