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电厂抗燃油(EH)管理制度

火电厂抗燃油(EH)管理制度

标准控制表
QB 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QLFDxxxxx-2010
抗燃油(EH)管理标准
2010-04-01发布2010-04-01实施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职责 (1)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执行情况反馈意见表 (5)
前言
为认真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抗燃油(EH)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规范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抗燃油(EH)管理,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本标准由设备部提出。

—―本标准由设备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部门审核人:
—―本标准标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钟克飞
抗燃油(EH)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抗燃油(EH)的管理,并对抗燃油(EH)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71-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GB/T 7597)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265)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4)
《石油产品倾点侧定法》(GB/T 13510)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 3536)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 264)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GB/T 7600)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B/T 12579)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DL/T 421)
《透明度测定法》(DL/T 429.1)
《颜色测定法》(DL/T 429.2)
《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DL/T 429.6)
《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DL/T 433)
《润滑油辛气释放值测定法》(SH/T 0308)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 0124)
《液压液水解安定性测定(玻璃瓶法)》(SH/T 0301)
3 职责
3.1 检修部是抗燃油(EH)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抗燃油(EH)更换和管理。

3.2 发电部负责抗燃油(EH)的运行管理。

3.3 物资部部负责抗燃油(EH)的采购、入库、保管、发放工作,并及时反馈备件库存量。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油质量监督
4.1.1 新抗燃油质量标准
4.2、新抗燃油验收规定
4.2.1 新抗燃油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采用标准试验、采样、维护、监督方法(参看《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DL/T571-2007)。

4.2.2 抗燃油验收程序执行我公司《油务监督制度》的规定。

4.2.3 新抗燃油在系统冲洗合格,机组启动运行24小时后,从设备中取两份油样,一份作全分析,一份备查。

4.3 运行中抗燃油的监督
Q/QLFDxxxxx-2012
4.3.2 运行人员监测的项目:监测抗燃油的外观和颜色变化,记录油位、油温、及补油量。

4.3.3 试验人员监测项目及周期:
注:(1)补油后应测定颗粒污染度、闪点、密度、运动粘度。

(2)每次检修后、启动前应做全分析,启动24h后测定颗粒污染度。

(3)每年至少做1次由经过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油质全分析。

(4)如果油质异常,应缩短试验周期,必要时取样进行全分析。

注:指标超过极限值时,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4 运行中抗燃油的维护
4.4.1 为防止在运行中由于运行条件不良,引起过早的老化,应保证系统中没有超温现象。

保证运行油温控制在32℃~54℃之间不得超过60℃。

4.4.2 对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精密过滤器压差异常(压差达到0.138Mpa),说明滤芯堵塞或破损,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清洗或更换。

4.4.3 旁路再生装置要经常投入运行,及时吸附掉油老化的酸性产物,保持油质能低酸值运行;当酸值接近新油时的水平,可暂时停止运行。

4.4.4 旁路再生装置投运期间,酸值有回升趋势,应更换再生滤芯及吸附剂。

如进出口压差增大,应查明原因,及时更换。

4.4.5 不同牌号的油不能混合使用。

补充同牌号而不同批的油,在补油前应进行油质全分析外,还应进行混油试验,合格才能补油。

4.4.6 油系统检修时,不能用含氯量大于1mg/l的溶剂清洗系统;严格按照制造厂规定的材料更换密封衬垫。

4.4.7 抗燃油系统的投、停操作及运行参数的控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

4.4.8 运行油中颗粒污染度值增大,应迅速查明污染源,必要时停机处理,消除隐患。

4.4.9 定期对运行油进行滤油处理,一般一个月一次,时间七天左右;油中颗粒污染度值增大时,应增加滤油次数和时间。

4.5 抗燃油的技术管理和安全要求
4.5.1 抗燃油的技术管理
4.5.1.1 库存抗燃油,应认真做好油品入库、储存、发放工作,防止油的错用、混用及油质劣化。

4.5.1.2 对新购置抗燃油,必须经验收合格方可入库。

4.5.1.3 对库存油,应分类、分牌号存放,油桶必须标记清楚。

Q/QLFDxxxxx-2012 4.5.1.4 长期存放的抗燃油,使用前必须再化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4.5.1.5 存放抗燃油的库房应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4.5.1.6 保存、使用、化验抗燃油的部门、单位必须建立相关的油品管理档案。

4.5.2 使用抗燃油的安全要求
4.5.2.1 接触使用抗燃油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抗燃油的理化性能和安全技术要求,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

4.5.2.2 分析抗燃油的试验室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加热抗燃油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4.5.2.3 从事抗燃油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及口罩,现场不允许吸烟、饮食。

4.5.2.4 人体接触抗燃油后的处理措施:
误食处理:一旦食入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呕吐出来,然后立即送医院诊治。

误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到医院治疗。

沾染皮肤:立即用水、肥皂清洗干净。

吸入大量油蒸汽:立即脱离污染源,送医院治疗。

4.5.2.5 如果抗燃油发生燃烧或抗燃油渗入保温层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器,严禁使用水灭火,此外,灭火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标准执行情况反馈意见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