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区队:__________________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目录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 1 -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 3 -1.1.2地质.................................................. - 3 - 1.2支护...................................................... - 3 -1.2.1正常支护.............................................. - 3 -1.2.2特殊支护.............................................. - 4 -1.2.3确定支护强度.......................................... - 4 -1.2.4巷道布置.............................................. - 4 -2 矿压观测计划................................................. - 5 - 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 5 - 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 - 5 - 2.3观测方案.................................................. - 5 -2.3.1观测工具.............................................. - 5 -2.3.2测线布置.............................................. - 6 -2.3.3研究方法.............................................. - 6 - 2.4矿压观测容................................................ - 7 -2.4.1顶板动态:............................................ - 7 -2.4.2支护质量.............................................. - 7 -2.4.3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 7 -2.4.4 ×××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 7 -2.4.5 ×××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 7 -2.4.6 ×××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 7 -3 矿压规律分析................................................. - 8 -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 8 -3.1.1 强制放顶方案及效果.................................... - 8 -3.1.2 初次来压规律.......................................... - 9 - 3.2 周期来压期间的压力分析.................................. - 12 -3.3末采期间的周期来压规律................................... - 14 -4 矿压规律总结................................................ - 15 - 4.1矿压规律总结............................................. - 15 - 4.2矿压规律存在问题及建议................................... - 16 -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本面直接顶为砂岩,厚度10.70m,细粒,含黑色条纹,层理发育,下部致密,f=4。
老顶为互层,厚度1.98m,页岩与微波状薄层互岩,以页岩为主,f=3。
直接底为页岩,厚度1.98m,灰黑色,致密,富含科达木等植物化石,f=3。
老底为砂岩,厚度8.27m,细粒,以长石石英为主,富含棕褐色菱质及炭纹,f=4。
1.1.2地质煤层总厚是上分层和下分层的煤厚统计,该面上分层厚度 1.0-2.3m,局部煤厚达到2.65m,平均1.8m;工作面夹矸发育,厚度不稳定,绝大部分围夹矸厚度0.20~0.7m,局部夹矸厚度0.8m~0.9m,夹矸平均厚0.6m;下分层煤厚相对稳定0.5~1.3m,平均煤厚0.9m。
由于局部采厚过高,根据实际计算,采厚2.1m-3.4m,平均采厚3.2m [1.8(0.6)0.8]。
该面构造相对简单,对回采应较大的断层主要是:f1号断层。
该面中下部存在一条向斜轴,预计小构造比较发育,顶板较为破碎,表中影响程度是指该断层在工作面的影响程度。
1.2支护1.2.1正常支护(1)选用WS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工作面切眼长210m,实选141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11.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2)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0m~15m。
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20~30m。
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1.2.2特殊支护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碎、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支护方式。
1.2.3确定支护强度据相邻采区95207工作面,老顶来压明显,最大来压强度:51.6t/m2。
根据顶板垮落计算来压强度P:P=2mr/(k-1)式中:m为采高,取3.5m, k为碎胀系数,取1.3, r为岩石容重,2.5t/m3则:P=2×3.5×2.5/(1.3-1)=58.3t/m2支架支护强度:工作阻力3200kN=326.5t。
支护面积:4.6~5.17㎡ , 支架支护强度326.5/5.17=63.2 t/m2故此,ZY3200-17/35 型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远大于测算的最大来压强度,回采时加强对支架初撑力的测试,对老顶来压及时进行预测预报,确保有效支护顶板。
1.2.4巷道布置切眼尺寸及支护方式:运输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回风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辅运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以上在顶板管理正常情况下使用,若现场遇断层,地质构造时,施工单位另制定针对性措施。
以上材料均放在材料道料场,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2 矿压观测计划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和分工: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规律及移动概况与支架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报,提出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如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特种支护,回采工艺等等,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2、对在×××工作面回采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包括新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进行资料积累,从矿山压力角度对应用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
为采煤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创造作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日常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4、掌握巷道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其任务包括提出合理的围岩松动围,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型式、支护参数。
5、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其任务包括确定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煤壁前方巷道合理的维护围,确定工作面的端头支护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提高技术经济效果等。
2.3观测方案2.3.1观测工具DBT双掩护式液压支架在左右立柱上安有压力传感器,压力数值可以动态的显示在PM4上,利用网线把支架PM4上显示的数据传地面,用专业的支架数据监控软件就可把采煤机割煤曲线和顶板载荷数据动态的直观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数据可以随时记录下来,为研究周期来压步距和顶板活动规律提供了方便。
压力传感器上的数值即为支架初撑力,当循环末在采煤机割煤前从压力传感器上读出的数值即为支架最大的工作阻力。
2.3.2测线布置在工作面187台液压支架上每隔5架布置一个测点,即将测点布置在5#、10#、15#、…185#支架上,工作面共布置了37个测点。
从工作面切眼开采时就开始进行矿观测,一直观测到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结束为止。
22209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测点分布如图3.1所示。
图3.1 22209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测点分布图2.3.3研究方法利用Excel软件将观测的矿山压力数据制作成曲面图表,把图表中的最低压力设为260bar,每隔20bar或50bar用一种颜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顶板压力越大。
通过在连续的工作面上不同的颜色及深浅显示顶板压力的大小,这样更直观的看出顶板岩层的活动和周期来压的步距,为研究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