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貳
后来,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中国拉开,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我们在大 量吸收西方文化时表现出一种盲目性,甚至是一种极端性,认为外国文 化什么都是好的,不加选择的吸收而不注意消化诸如现在的学生对传统 文化知识严重缺乏,不过传统节日反而去过如圣诞节,西方情人节等外 国节日,不喜欢民族音乐反而狂热于摇滚,说唱等西方流行音乐,等等。 我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差,加强我们 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当代人的传统文化意识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 题。
12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
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三五五踏青行 - 苏辙 (宋) 江上冰销岸青青
5
知识大挑战
• 16七月中旬被称为什么。 • 17.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是什么日子, • 18.人们常说的吃年夜饭是什么节日。 • 19.春节吃什么东西。 • 20.人们常说的压岁钱中岁是哪个字的谐音。
中元节 七夕节 除夕夜
饺子
祟
6
貳
7
貳
改革的步伐是艰难的,当辛亥革命摈除了譬如缠足,
随着30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就,中国已不再是把温饱作 为头等大事的贫穷国家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精神文明,而传统 文化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像最近流行的中国风,唐装,还有 传统节日被列入法定假日,这些都体现了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人 们也开始回归到本民族文化。
9
叁
10
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 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 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 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 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 的节日。中秋节一般有吃月饼以及赏月的习俗
2
问答时间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 A红色 B黄色 C紫色 D蓝色 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3. 七夕节 ,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月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4. 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的那个角色? () A生 B旦 C净 D末 E丑
留辫子,跪拜礼等陋习,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这为新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这为中国政治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 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一次大变革。
在文革十年期间内,很多文物被摧毁,诸如孔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和
诸葛亮这样历史杰出人物,都被极端的扭曲化,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是一种纯粹的破坏,许多历史古迹被破坏,这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 场灾难。
后来,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中国拉开,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我们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时表现出一种盲目性,甚至是一 种极端性,认为外国文化什么都是好的,不加选择的吸收而不注意消化诸如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乏, 不过传统节日反而去过如圣诞节,西方情人节等外国节日,不喜欢民族音乐反而狂热于摇滚,说唱等西方流行音乐, 等等。我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差,加强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当代人的传统 文化意识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30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就,中国已不再是把温饱作为头等大 事的贫穷国家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精神文明,而传统文化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像最近流行8 的中 国风,唐装,还有传统节日被列入法定假日,这些都体现了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人们也开始回归到本民族文
1
壹
(一)你好,传统文化
1、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 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 蹴鞠,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 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 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 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看看大 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13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
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
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
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
AB B
A C
3
பைடு நூலகம் 灯谜
5.谜题: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谜底:不言而喻 6.谜题:四面都是山,山山皆相连(打字一) 谜底:田 7.谜题:何需杀人灭口(打字一) 谜底:丁 8.谜题:古时候的月亮(打字一) 谜底:胡 9.谜题: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10.谜题:假肢厂接订单 (五字口语) 谜底:有人做手脚
4
古诗
11.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 (唐) - 《清明》
12.
,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 (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
(宋) -
14.
,中有酥和怡 - 苏东坡 (北宋)
- 《月饼》
遥知兄弟登高处
《元日》 小饼如嚼月
15. - 《踏青》
11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 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 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 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 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