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法外治与保健 正骨整脊大师龙层花

手法外治与保健 正骨整脊大师龙层花

手法外治与保健正骨整脊大师龙层花在手法外治方面,中国古代医术就有,推拿按摩,膏药,针灸等,手法有正骨和推拿按摩,出奇效的是正骨手法,一般是密而不传的,推拿按摩次之,在高手里是为正骨服务的,如果单用推拿按摩手法,它的效果就差了.只是当时舒服一会,时间稍微长了又和原来一样,古代人没有现代人的科学知识和庞大信息量,对人自身的解释也很模糊,所以中医正骨只是治疗疼痛病,如冯天友老师的师傅罗有名老人,就是正骨,治疗一些闪腰岔气等骨伤病,冯天友老师又通过再学习变成了中式整脊大师,同时出现两个人,南龙北冯(龙层花老师,冯天友老师),中国才走进了真正的整脊.由于起步晚,手法和理论都不完善,世界上比较成熟的理论有美式整脊和日式股关节矫正术(包括日式骨盆矫正术)的理论.在这个领域里,理论是最重要的,有人说手法占五,理论加临床是九十五,,我看也是.做手法是手到心到,必须有预见性,只能做好决不能做坏.就需要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支持.现在不少人不知道什么整脊,更不知道整脊理论,有好多朋友只知道躺着进去走着出来的治疗手段,它就是整脊.,就因它的病因论准确无误,如果遇巧了就是几秒钟就可以搞定,(一个手法解决问题),也有长时间做的,(因为病史太长),正骨和整脊是有区别的,主要在理论上,实际手法相通,但不系列,而重四肢,理论不系统,整脊是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周围神经学为理论基础,它的病因是很准确的,而且是内因论.手法是依据理论和临床经验去做,治疗到位.有时在症状没出来,整脊就可以轻易解决,是未病而治的好方法,又起了保健的作用. 整脊不但治疗骨科疼痛病,还可以治疗心-脑及其它内脏病。

脱离骨科建立新的医学-----整脊医学。

龙层花龙层花,著名脊椎病专家、教授。

主编及参编著作包括:《脊椎病因治疗学》《龙层花颈椎病防治》等。

目录个人简介擅长疾病代表著作《脊椎病因治疗学》龙枕个人简介龙层花,著名脊椎病专家、教授。

广州医学院毕业,从医50多年,曾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现任中国广州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香港骨伤学会终身会长,中华推拿学会、中国脊椎相关疾病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颈椎病研究会研究员,首届中华脊柱医学论坛大会名誉主席;创立有“脊椎病因学说”和“龙氏治脊正骨推拿疗法”,发明了微机控制治脊床、颈椎牵引椅、龙牌保健枕,有龙氏脊椎牵引枕等4项国家专利,获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杯奖4次,军队科技二、三、四等奖6项,国家级重点课题1项;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举办龙氏治脊推拿培训班200多期,为全球培训了2万多名龙氏治脊医师。

龙氏正骨推拿已被列为医学院校本科生课程,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适宜推广项目并在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推广。

主编及参编著作包括:《脊椎病因治疗学》《龙层花颈椎病防治》、《龙层花腰骶椎病防治》、《龙层花都市病家庭推拿法》(VCD)、《实用理疗学》、《简明临床理疗手册》、《实用脊柱病学》、The Study and Treatment of Spinal Diseases,发表论文60多篇。

擅长疾病创用治脊疗法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顽固失眠症、小儿哮喘症、斜颈等六十余种病症及抗衰老保健代表著作《脊椎病因治疗学》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对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连带出现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兴学说。

脊椎相关疾病的发现,为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为临床疑难病症开辟了一条新而有效的诊治途径,在医学界影响深远。

2012版的《脊椎病因治疗学》对最早提出并详细介绍脊椎病因及其诊治方法、开脊椎治疗先河的1987版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脊椎病研究的新进展和各种新治脊疗法。

上篇为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和各种治脊疗法的手法,下篇为颈椎综合征、胸椎综合征、腰椎综合征及脊椎病因相关病症等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图文并茂,权威实用。

龙枕中国品牌龙氏颈椎枕(以下简称:龙枕)源自广州军区总医院龙层花教授研制一人一型号配置,一枕多高度调节,据肩宽身高,科学承托人体生理曲线。

龙层花教授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几千例正常人生理指标测量,研制出可适合不同体形,肩宽的颈椎舒适枕,不仅可以预防及舒缓颈椎病痛,也是正常人颈椎保健,舒适安眠的好伴侣。

另外,对头痛,失眠,打鼻鼾,高血压,神经衰弱,颈肩疼痛等疾病也有明确的辅助治疗作用,安全有效,舒适,无任何副作用。

使用方法:一,仰卧:头宜睡枕部中央。

本枕设计了两种弧度,使用者可根据个人颈部弧度选择舒适的一侧。

二,侧卧:头宜睡枕部一端。

注意侧卧时头颈部均睡眠在枕上,颈部不能悬空,以舒适自然为度。

三,本枕附有两个枕垫,放置于枕袋内。

当仰卧时,如果感到枕高不够时,可将小枕垫放在枕中央的低凹部或边缘部,调节至颈部舒适为度,如果感觉枕头过高时,可将底层大枕垫抽去,用一段时间再将此垫放回底层。

四,严格按照肩宽选择使用。

肩宽等于两侧肩关节盂缘之间的距离(参阅下表)选择颈椎舒适枕参考表枕号肩宽(厘米)身高(厘米)特小号34~37 155以下小号38~40 156~165中号41~43 166~175大号44~46 176~185特大号47以上185以上龙枕自问世以为,一直有赖于专业临床医师/按摩技师向广大颈椎病患者推荐并提供使用指导等后续服务,因此畅销十几年,驰誉海内外。

原广州军区总医院颈椎病研究所龙层花教授四大国家专利:龙氏颈椎牵引枕200820204156.1 龙氏颈椎牵引板200830220210.7龙氏脊椎平衡仪200820204157.6 龙氏脊椎平衡板200830220211.1六大优质品种:颈椎牵引枕凤枕(女士纤柔呵护颈椎枕)脊椎平衡仪乳胶颈椎枕记忆棉亚麻颈椎枕高弹海绵颈椎枕龙牌颈椎舒适枕198 专利号:95317570.7针对人体颈椎生理曲线相关数据来设计,对颈椎患者及健康人士有保健作用。

适合人群:颈椎病患者及健康人颈椎保健规格:60*35cm面料:100%棉芯料:聚氨醋棉生产标准:SHQ/004-2002 颈椎呵护枕298 洁白柔软的纯棉提花面料,工工整整的车缝工艺,尽显精品风范。

Pu仿乳胶高分子材质一次成型。

触手即弹,永不变形。

时尚潮流吸引力。

龙层花老师访谈录2008年5月17日,龙老师在美国接受了医生Dr Sanet 的采访,由香港Dr. CY担任翻译,在座有采访人员2 名,另外,还有龙老师邀请参加的学者:黎京、齐秀平暨其先生、陈岩、李建东、高钿,和亲友等。

下面就是访谈的内容:1、有何因素/原因驱使你深入地进行你的研究/医疗工作?龙层花:1956-1959年响应周总理的号召,我院派三人参加广东省卫生厅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毕业后,为了选中西医结合的科研课题,我与魏征商议,选两人共同研究的临床疑难病时,选定的研究课题是“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

2、你何时开始察觉这些因素/原因?龙层花:1960-1968年课题研究无明显进展。

1969年魏征将三个重症住院颈椎病病人,作为临床研究,在检索“查新”中,抓住中外专家共识的疑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X线片显示往往不一致”,作为攻难的切入点,从发病机理去研究。

我在推拿治疗中,发现颈椎骨关节失稳现象,以后经半年解剖研究:明确椎骨间错位(中医称为骨错缝)使椎管、椎间孔变形变窄,导致神经、血管损害而发病的。

因为X线照片上未达半脱位标准,而被排除脊椎病。

我与魏征商议,定名为“椎关节错位”,以便在西医诊断标准中,将现行的“脱位”、“半脱位”后增设“错位”的诊断标准,(见《脊椎病因治疗学.纪念版》P3中笫3行)。

并将原课题扩大为“中西医结合诊治脊椎病”,即包括颈椎、胸、腰、骶椎。

3、为何是脊椎相关病及其手法治疗的研究?龙层花:从1960年立题研究后,逐渐发现不少治愈的颈椎病人说到:颈椎病好转后,原有的其它病亦好了(顽固性耳朵痛、慢性咽炎、血压高、失眠……)。

1972年确立新的脊椎病研究课题时,重修研究课题为“中西医结合诊治脊椎病与脊椎相关性疾病”。

4、你是否当初已计划要成为一位用手法治病的医生?龙层花:1956年以前,我是物理治疗师,中医专科毕业后,任理疗科医师,1976年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任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的。

在中国当医生是自由的,在你职责范围内,对病人和疾病有用而无伤害的,无论用西医、中医、中西医的诊治技术都允许的。

我从1950年开始学手法治疗技术的,只在病人需要时用。

1972年以后,随着课题研究进入“手法改革”后,才成为以治脊疗法为专业的医师的。

5、你相信找到一个病因的重要性吗?龙层花:我坚信。

我读书时,深感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或已知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但植神经功为何紊乱?就无定论。

治疗常用对症处理,治标不治本,中医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所以我很热心做这项研究。

我有信心将现代许多疾病的治疗,改变为不需终生服药。

6、你相信一个主要病因的概念吗?龙层花:我相信。

我在《脊椎病因治疗学》的“结语”(P295)中写了。

7、你认为脊椎相关病除了以机械性因素为主要病因外,有没有机械性以外,如心理等因素,改病变的出现?龙层花:每个病人都有一些心理因素,多由久治不愈的痛苦引起,或因精神创伤,导致脊椎病发作,使其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只需治疗中耐心开导他们,随着病情改善,建立治愈信心,我的病例中有不少此类病人(XX神经官能症、癔病性右上肢瘫、重症颈性眩晕、神经性呕吐、顽固性呃逆、局部性颠痫……)。

脊椎病除骨性激/压外,无菌性炎症是与机械性损害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的。

8、这些主要病因,是否与病人的主诉吻合?龙层花:脊椎病的临床症状虽很复杂,但我诊治的病例中,都可以与主诉吻合的。

符合神经根型定位诊断的,易为一般医生共识,交感型和脑、脊髓缺血者常会有争议,或误诊误治。

(例:香港17岁女孩)。

9、你学习手法医学时,哪位老师曾给你灵感?龙层花:我学手法都属传统方法:1950年一位红军老医生教我苏联按摩术,手法柔和,病人舒适。

1955年学习东北汤冈子疗养院手法,1958年何竹林老师教中医骨伤科正骨术时,当时只知中医治骨折和脱位的手法要点,后来在研究手法时,在老师的手法外,主要吸取6例外院手法致伤病人的教训,使我深感“杀鸡焉用牛刀”、更不应采用“矫枉过正”的规则,因为“椎骨错位”小于“半脱位”,只属中医的“筋出槽”和“骨错缝”。

研究的全过程的技术标准化,魏征是我最重要的辅导老师。

在半年的解剖学研究中,我结合脊椎病的生理病理新的认识,和脊柱的生物力学失衡致病的机理,更为避免手法致伤,采用“生理运动复位法”和“体位复位法”的手法为主,强调“稳”、“准”、“轻”、“巧”。

10、你觉得你做的工作与从前的老师有分别吗? 有何分别?龙层花:我是在老师和魏征的教育下成长的,但按原有的基础理论走了九年弯路,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原有认知不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