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期末测查质量分析会记录表

三年级期末测查质量分析会记录表

操作实践(1题,共8分)
考察了学生对图形面积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进行画图并找出发现。而有小部分学生因没有理解题意,画图错误。这题要求画出所有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可以利用乘法进行作图,1×12=12、2×6=12、3×4=12。
解决问题(5题,共25分)
第一小题给出书店的营业时间段和卖出的书,问平均每小时卖出多少本书?这道题其实考察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及其计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大部分学生都能解答出来,也有少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计算错误,建议教学时应当让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二、判断题(5题,共5分)
第一小题,考察的是小数点的读法,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读法比较熟练。
第二小题,考察的是周长和面积意义,但是其中有一个陷阱,就是计算出的周长和面积的数值是相等的,都是16,但是周长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而面积表示的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能够进行比较,从而认为该题是对的,做了错误的判断。
操作题部分:部分同学画图不规范。
应用题部分:学生需加强审题,注意规范作答。总的来说解决问题的难易往往是由解决问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来决定的。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要理解题意,也就是审题。读题必须仔细认真。







纵观全年级,这次考试,整体考得还可以,不及格人数相对较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全面,问题主要在于学生的粗心,一些细节没有把握到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今后要做到:
第二小题学生排成3队,每队有16人,如果每队6人,可以站几对?考查学生找出“中间问题”,算出一共有多少学生,从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道题正确率比较高。
第三小题是归一问题和连除问题的融合,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送多少吨。错误率比较高,方法一可以先求出1辆车共运了多少次,再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送多少吨。方法二可以先求3辆车1次运走多少吨,再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送多少吨。但是有部分同学审题不清,把“3辆车6次运完”看成并理解为“3辆车每辆车运6次”,导致严重失分。
五、操作实践(1题,共8分)
考察了学生对图形面积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进行画图并找出发现。而有小部分学生因没有理解题意,画图错误。这题要求画出所有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可以利用乘法进行作图,1×12=12、2×6=12、3×4=12。
六、解决问题(5题,共25分)






与分析ຫໍສະໝຸດ 学生答题情况与分析如下:填空题部分:第1题中的“看日出”有部分同学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能正确的获取到数学信息,“看日出”就是说明我们在看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的前面就是东方。第5题中500平方厘米=()平方米,学生知道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但是这是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而500除以10000等于0.05学生不会计算,这题错误率很高。
三年级期末测查质量分析会记录表
学校:红旗路小学
科目数学
年级三年级
时间7月2日
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
参会人员
记录: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内容上看,不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题量适当,难易相结合,试题形式多样,实际应用较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一份比较好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
这次试卷题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六大题型。
整体看,卷面干净整洁,答题情况良好,判断题、口算题、笔算题、复试统计表的正确率很高,填空题、选择题、解决问题出错较多。
通过看试卷,我们找到了下面问题: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学生马虎现象严重,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填空题中,有一些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中竖式计算正确,但是横式上的答案落填或者填错,做操作题画图时,作图习惯不好,随手画图。应用题看错数字、抄错数字和不写单位名称。
判断题(5题,共5分)
第一小题,考察的是小数点的读法,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读法比较熟练。
第二小题,考察的是周长和面积意义,但是其中有一个陷阱,就是计算出的周长和面积的数值是相等的,都是16,但是周长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而面积表示的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能够进行比较,从而认为该题是对的,做了错误的判断。
第6小题考查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每一步计算的意义,第二步的计算是3个十乘14,得出的结果的42个十,有部分同学会计算,但是不理解每一步乘法的意义,导致选择出错。
四、计算(3题,共25分)
分为口算、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三个部分,口算部分有1道陷进题,如8+0➗2,学生没有看清题意,忽视运算顺序,所以失误率比较高。列竖式计算有个别学生粗心,竖式计算正确,横式上的结果落写和写错,还有个别没有仔细审题进行验算,导致失分。脱式计算正确率还可以。
第三小题,考察的是对小数的认识,做的比较理想。
第四小题,考察的是方向都是相对的,做的比较理想。
第五小题,考察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不细心、不去计算的同学往往会认为是正确的。把410会看成401,所以得出410除以8等于50余1。
三、选择题(6题,共12分)
第1、2、5小题,完成的情况比较好。
第3、4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但是因为很多学生没能理解题意,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第一小题给出书店的营业时间段和卖出的书,问平均每小时卖出多少本书?这道题其实考察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及其计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大部分学生都能解答出来,也有少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计算错误,建议教学时应当让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第二小题学生排成3队,每队有16人,如果每队6人,可以站几对?考查学生找出“中间问题”,算出一共有多少学生,从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道题正确率比较高。
第三小题,考察的是对小数的认识,做的比较理想。
第四小题,考察的是方向都是相对的,做的比较理想。
第五小题,考察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不细心、不去计算的同学往往会认为是正确的。把410会看成401,所以得出410除以8等于50余1。
选择题(6题,共12分)
第1、2、5小题,完成的情况比较好。
第3、4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但是因为很多学生没能理解题意,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三年级数学)素养测查分析报告
学校年级三年级分析人
1、总体情况统计
参考人数
311人
平均分
80.7
及格率
92.9℅
优秀率
50.8℅
总分
25123
分数段(分)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60分以下
人数(人)
3
118
78
64
26
22
内 容




一、填空题(11题,共25分)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广,很好的检测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填空题涉及求经过时间、位置的判断、单位换算、小数点的移动、判断商是几位数、小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第1题中的“看日出”有部分同学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能正确的获取到数学信息,“看日出”就是说明我们在看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的前面就是东方。第2题正确率比较高。第3题出现了时间的计算错误,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进行计算。第4题比大小不是简单的数字比大小,里面融合了面积单位的换算,元角分的换算,乘法的计算和除法的计算,学生能够独立的进行转换并比较,正确率较高。第5题中500平方厘米=()平方米,学生知道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但是这是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而500除以10000等于0.05学生不会计算,这题错误率很高。第6、7题学生以前做过很多此类题目,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出错,说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第8题和第11题考的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数,正确率较高。
第三,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升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题意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掌握基本的分析、综合的方法,积累基本的数量关系结构,才能使学生获取信息之后,迅速地形成解答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判断题部分:第二小题,考察的是周长和面积意义,但是其中有一个陷阱,就是计算出的周长和面积的数值是相等的,都是16,但是周长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而面积表示的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能够进行比较,从而认为该题是对的,做了错误的判断。第五小题,考察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不细心、不去计算的同学往往会认为是正确的。把410会看成401,所以得出410除以8等于50余1。
第四小题考查复式统计表,要学生根据表中中的数据完成问题,最后再提出合理的建议。第(1)小问根据数据填写做的很好,但是第(2)小问要学生给出合理的出行建议时,有部分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到位,导致失分。
第五小题不仅考查了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还考查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但是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用的精确计算,缺少了估算意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关注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第四小题考查复式统计表,要学生根据表中中的数据完成问题,最后再提出合理的建议。第(1)小问根据数据填写做的很好,但是第(2)小问要学生给出合理的出行建议时,有部分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到位,导致失分。
第五小题不仅考查了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还考查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但是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用的精确计算,缺少了估算意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关注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第三小题是归一问题和连除问题的融合,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送多少吨。错误率较高,方法一可以先求出1辆车共运了多少次,再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送多少吨。方法二可以先求3辆车1次运走多少吨,再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送多少吨。但是有部分同学审题不清,把“3辆车6次运完”看成并理解为“3辆车每辆车运6次”,导致严重失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