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质量分析会记录表及分析报告

六年级质量分析会记录表及分析报告

荷塘区期末测查质量分析会记录表
学校太阳小学
科目语文
年级一~五
时间7月3日
地点会议室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唐小意
参会人员张文定、周放民、唐小意、汤璐、凌群、余思敏
记录:
一、总体情况分析
六年级应考37,实考37人,总分2960分,平均分80分,及格率89%,优秀率62%.。
二、试卷分析
从命题情况来看,本次命题思路是考核学生读、悟、写、积累等多方面,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尤其是考核语文基础知识的点的辐射面较广,难易也较适度,开放性的题型比分占有一定比例。
(二)阅读部分总体情况:
试卷安排了一篇课内阅读,一篇课外阅读。两篇阅读均面向大众学生,学生的阅读平均得分率为95%。主要成绩如下:课内阅读训练到位,一般很少失分。如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中至少训练过三遍,并且在训练时重点强调“幸福”的含义。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本题得分率为96%。课外阅读是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积创意来源城市传说,这些题目是考查学生对短文中心和主要内容的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得分情况看,这两道题完成相对好些。多数学生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作答,但仍有一部分同学联系上下文答题的能力薄弱,不懂得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来得出答案。
2、阅读与习作训练还应加大力度。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要强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总之,就是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教在点子上,能够举一反三;课外,要重视延伸、扩展、深化,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夯实文化底蕴,努力提高阅读和习作水平。
3、促使内在语言外化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语言是根、是本,是一切的凭借与基础,少了语言文字训练,就不是语文课。在那些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返璞归真的气息。不论是引导学生读写词语,还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都训练得扎实到位。就连最后的巩固练习也是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习得语言,训练语感。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从“理解课文内容”转为“学习课文语言”,将语言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理解性层面上,而应该牢牢抓住文中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参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智慧,把语言文字训练与课文内容的感悟融为一体,突出语文姓“语”的特点,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由地放飞。







1、继承课标精神,着眼语文基础
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可能是让孩子死记硬背,但从今年的语文考试试题来看,光死记硬背是学不好语文的。因此,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要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活学,不要死学,要内外兼顾,不要把目光死盯着课本。要让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理解。
当然,在部分考生身上,也反馈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
①书写不够规范而导致错别字现象
对学生字词掌握的考查,“抽噎”的“噎”字,错得比较多,另外一个导致失误的原因,是因为平时书写马虎,不够规范,书写过于了草,东倒西歪。这跟平时指导不够,纠正、强化又不太及时有关系。
②、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如:扩句,“一道影儿闪过”,还有对话与转述,从卷面看,学生答题情况也不太理想。可见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原因是教师平时缺少方法上的指导,各类句式的训练力度不够,只局限于教材上的,没有充分利用身边、课外资源,缺少实践运用的过程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重点句的品读,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表达方法的精妙,不断培养学生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成绩分析
(一)基础题型总体得分比较高,与预期目标一致。
1.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从卷面情况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均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语,错别字大大减少了。以看拼音写汉字为例,得分率都在95%以上。学生对老师教过的、书上的知识掌握得较好,得分率高。如默写成语、默写古诗、名言等,由于经过反复操练,因此学生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这说明我们平时说的多背诵、多默写确实可以丰富学生的基础语库。
(二)命题形式体现情感性和差异性
出题时尽可能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的发展,满足个体差异的不同。例如在作文要求中提供了很宽广的范围,以供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选择,让其各取所需,展其所长。
学生
解题
情况

分析
一、试卷首先检测学生对字、词、句等理解、积累、运用的情况。
从卷面上来看,多数考生对该部分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好,基本上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组词填空;根据提示填写古诗、名言;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较透彻,大都能正确地完成相关课文内容的填空。尤其是看拼音写汉字、近义词选择、按要求写词语和名句的填写,这些知识积累题,学生完成不错,出错率较低。可见考生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且能灵活地用以解决相关问题,值得充分肯定。
总的来说,本次毕业考试,我校语文基本上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也比较理想。同时说明复习工作也比较到位,很多类似的题型都在复习中练到。但部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后进生还没有完全转化,仍然有极个别学生不及格,这是下阶段要努力的重点之一。下一学年,我们语文组将再接再厉,争取在语文课改与教学上有更大的突破。
6、广开学生练笔渠道
语文教学有两个翅膀,一个是阅读,一个是作文。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是要加强读写结合。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中学写(像仿写、续写、改写等)。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一课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词人纳兰性德的家乡此时此刻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孙双金执教《二泉映月》时,提示三种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阿秉街头卖艺的情景,让学生走进阿秉的苦难人生。当然,读写结合的渠道还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二是要加大课后练笔。如写日记、周记、写读书笔记、写随笔,办手抄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2、拓展学习的外延
今年试题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透露着一种“大语文”的思想。像卷中写口号、写诗句名言、仿写等的考题,这些题的目的既是考查一个学生综合性素养,也是考查出一个教师平时语文教学的方向,你积累了多少,看了多少书,背了哪些古诗词。如果一个教师只把目光盯在课本上,一天到晚光让学生做那种毫无生气的大卷子,那么,班级的综合语文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4、提升课内阅读效率
阅读一定要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抓住读写结合训练点,抓住重点词句段落,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习得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提倡整体感悟,抓住重点片断和关键词语,纲举目张,切忌零敲碎击,逐句分析,更切忌一放就散,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课文的重点,要细细地读,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该丢的丢,该引的引,该讲的讲,该练的练,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向40分钟要质量,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另外要通过课内阅读,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积累、自觉积累的好习惯,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一)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
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力求从四方面体现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在命题时着眼基本要求,避开难题、偏题。如积累运用中,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对应该积累的句段是否已掌握,一方面并在内容的理解、运用方面进行了考查,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在进行记忆和听讲等语文学习时的基本态度。这些试题不仅充满了人文教育性,还富有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跳出课本的“围城”,培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思想。
荷塘区(语文)素养测查分析报告
学校太阳小学年级四分析人唐小意
1、总体情况统计
参考人数
37
平均分
80
及格率
89%
优秀率
62%
总分
2960
分数段(分)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60分以下
人数(人)
0
4
内 容




本次检测,试卷命题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情况为宗旨,紧扣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出题,以检查测试为手段,评价教学效果,题型多、知识范围涉及广。
7、关注学困生
从检测的成绩看,学困生人数不少。班级中出现差生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差生,是弃之不管呢,还是真诚关爱,热情辅导,做好他们的“脱贫”工作。这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的最好的“试金石”。事实上,每一个有经验的优秀教师都知道,教师的眼睛如果只望上(优等生)不望下(差生),班级中的差生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集中,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就会越来越下滑。这次教学质量检测,有的学校就是因为差生的数量多而导致及格率低下的。因此,我们要抓好全体学生的进步,要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在他们身上花费比其他学生多几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做好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
2.教师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本次测试考查了学生对一些常用成语、名人名言及古诗的积累情况。从卷面看,答题情况良好,对于一些常用的名人名言、古诗,无论是本学期学的,还是以前学过的,学生均能较准确地作出回答。从中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对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的背诵,常用成语的分类积累,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并已收到一定的成效。
5、攻克课外阅读难关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课程标准》着重提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详细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尽管农村学校的学生有各种实际困难,但也要尽量想办法让学生读到,以此来巩固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供载体。要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建议每学期开展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