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

提出内阁名单
“统而不治”
1、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即为执政党,政党领袖被国王 首相 内阁 行政权 (政府首脑) 任命为首相。 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政府) 与首相共进退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政 重解 府 3、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 新散 集 相共进退。 选议 体 4、若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 举会 辞 职 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查理一世违背了英国 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政治传 统,他践踏了法律和议会, 他侵犯到了民众的利益, 所以民众会依靠法律,支 持议会,奋起反抗。
查理一世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
革命:追求民主的努力
反复的革命历程(1640年-1688年)
② 护国主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革命:建立民主的努力
反复的革命历程(1640年-1688年)
《 大 宪 章 》 手 稿
根据材料一,《大宪章》的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 材料二 宪章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暗示:这个文件是个法律,它
居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随着时间的流逝, 大宪章成为永久的见证,证明王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
政治传统:法律至上、王在法下 据材料二,《大宪章》形成了英国的什么政治传统?
英国的封建制度
当国王违背约定 俗成的规则时……
效忠和提供军队
国王
给予土地和保护
贵族
王权
自由
13世纪的斗争
材料一:《大宪章》的规定 第14条 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 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 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第39条 除非经过同等人的合法审判,否 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 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③复辟归来的国王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詹姆士二世
革命:建立民主的努力
④ 1688年:光荣革命
议会文告:查理 二世擅离职守, 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 由玛丽和威廉共 同入主英国。
英国议会邀请威廉和玛丽承袭王位 “光荣革命”后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国
建立民主
1、1689年《权利法案》 2、1694年《三年法案》 3、1701年《王位继承法》
1832议会改革
材料一: 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许多 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沓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 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 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 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
召集议会(立法权) 任命大臣 任命法官 国王 (行政权) (Monarch) (司法权)
英国传统 政治原则
同意征税 通过法律 议会 (立法权) (parliament) (征税权) (封建贵族)
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 君主专制政体
维 护 封 建 统 治 秩 序
国王必须按照法律管理国家 国王必须经过议会立法 “国王在议会中”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完善民主:②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5、“民主政治框架乃空中楼阁,缺乏群众基础;在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当选为议员 1689 年 空中楼阁里,只有一群高高在上的贵族享受权力 的盛宴;对于人民来说,连民主的气味也很难嗅 1830 年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到。”英国从贵族寡头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化可 谓漫长而曲折,以下符合这一转化的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1688年光荣革命 C.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
托利党
保守党
感悟民主
感悟:赏析民主
当 今 英 国 的 政 权 结 构
国王 首相
(国家元首)
——国家权力象征; “统而不治”
内阁
(行政权)
(责任制内阁)
议会
(立法权)
——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权力之间相互制约
——通过代议制行使民主权 选民选举 利,形成民主政治的基础
启迪感悟
它是 传统与现实 融合的产物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哪些权力?确立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保 维 证 护 国王 封 任命大臣(行政权) 任命法官(司法权) 资 本 建 (Monarch) 主 统 义 治 发 秩 展 议会 通过法律(立法权) 同意征税(征税权) 序
革命后 革命前
召集议会(立法权)
(parliament)
根据材料一指出1832年以前英国议会制度的主要弊端? 说明了什么? 英国议会选取分布不合理、新兴工业城市居民没有选 举权等;说明英国议会制度不适应工业革命英国经济 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
1832议会改革
材料二:1Leabharlann 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 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 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 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 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 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 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 以财产收入作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依据。 变化最主要说明了什么?指出其仍存在的不足? 说明: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上升。 不足:选民资格仍有财产限制。
完善民主:②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1689年
1830年 1832年 1918年 1969年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当选为议员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
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
完善民主:③政党制度的演变
辉格党
自由党 工党
议会主权
完善民主
3、(2016 新课标Ⅰ• 33 )1702 年英国国王威 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 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 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王在法下”
17世纪的斗争
斯图亚特 王朝建立
根本原因:封 建专制统治阻 碍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信奉“君 权神授”
加强专 制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王权与议会 权力斗争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 新贵族壮大
控制议会,要 求政治地位
革命:建立民主的努力
反复的革命历程(1640年-1688年)
① 国王被送上断头台
它包含了宽容、妥协 的政治智慧和文 化价值
它为英国开创了一条 和平渐进 的改 革之路
创新性、连续性、渐进性、灵活性




“一、二、三、四”巧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代议制的确立、发展、 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 转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 移到普通公民。 ●四个阶段:政治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法 律基础——《权利法案》;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 的形成;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责任内阁制下王权的变化
任命大臣(行政权) 国王“统而不治”
国王 内阁
(cabinet)
(monarch)
通过法律(立法权)
议会
(parliament)
同意征税(征税权)
((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
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 议会权力加强,王权进一步衰落
君主立宪制发展 君主立宪制确立
责任内阁制下的权力关系 国王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 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完善民主: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 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 会不信任。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 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就要垮台;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 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议会(下院) 选民选举
思考:责任内阁制
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立法权
民主代议制
学以致用
4.( 2012海南• 11)1841 年,英国辉格党政 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 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 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 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 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王在议会
1265年 议会开始形成
1295年 模范议会,固定的政治机构
依靠《大宪章》的契约原则,通过制定法律来 限制君主权力。
1343年 议会分为上、下两院
上院:大贵族和教士
(the House of Lords)
下院:乡绅和市民
(the House of Commons)
早期议会会场
17世纪前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大宪章》Magna Carta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in England
本节主要内容 一、革命:追求民主 二、立法:建立民主 三、发展:完善民主 四、感悟:赏析民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