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共25张PPT)
2017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共25张PPT)
二、单元特点:
本单元贯穿两条线,两个中心: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的统一大业;线 索清晰,现实性强,具有较高的政治学习意义。 如何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对现代中国政 治建设等现实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是学习本单 元的关键所在。
三、课程标准: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 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 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 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阐述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和意义
了解“文革”的发动及在“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
破坏的典型事件 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含义、意义及其实践,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阅读教材、访谈、调查,并结合课 堂的合作探究、参与讨论等活动,不仅对建国以来国家政治建 设曲折过程和国家统一有关史实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 提升:能准确把握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曲折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和一国两制在祖国完全 统一进行中的意义; 并最终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 和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大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民主法制的 全面发展、一国两制 难点: 三大制度的中国特色、民主法制建设曲折的 原因、国家统一对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六、教学理念与策略
突出三个结合: 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课本知识与课外体验相结合。
七、学习方法
1、思辨学习法: 以“身边的民主——我所了解的基层民主制度”为话
题,引导学生讨论:民主建设还需要哪些条件?从现 实的角度理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性和艰巨性。
2、实践学习法: 建议学生去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
他们参政的方式与途径;了解我们身边村民民主自 治制度的实施情况。
3、材料学习法: 学生阅读课文或教师提供的文字材料,提高材料的
处理能力。
4、图表归纳法: 对于一些琐碎的知识点,用图表归纳的方法,清晰
思路,落实基础
5、观察学习法: 通过各种资料、图片、影象、实物的观察提取和
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八、课时安排
共四课时 第一课为两课时,第二、第三课各为一课时
九、教学流程
教学 新闻调查 流程
对话
记事
探索· 发现
焦点访谈
百家讲坛
开心辞典
对应 环节 课前准备
导入
基础整理
重点突破
重点升华
小结评价
课堂练习
百家讲坛(小结评价) :对该专题或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 新闻调查 记事(基础整理) (课前准备) :按课标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具体史实 :让学生在上新课前大致了解该课内容,挖掘 对话 探索 · (导入新课) 发现 ( 重点突破) :将源于学生生活现实的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这 :全班或分组围绕主题或分解的问题在一定组 开心辞典(课堂巩固) 焦点访谈(重点升华) :老师设计一些选择或判断题,让学生根据开 :根据课堂重难点和时政热点设计并通过一定 概括,对学生表现作总体的发展性评价。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 兴趣点和疑难点,借助工具书、初中教材、上网等方式自行掌握一些 和发展线索。对此教师一般应以精讲史实、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概念史 可以是由学生对所调查的问题发表一句话感想,或由学生提出相关问 织形式下展开交流讨论等活动,共同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发 心辞典的形式组织课堂知识巩固。 的形式深入探讨和解决一个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 的最后总结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比如“收获 常识、概念,进行课前预习 ;在老师指导下对与教学中心相关的某个问 实和线索为主,而非照本宣科。同时,教师要充分设置历史情景,使 题,也可以由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设疑导入。这是课堂教学的激发环节。 扬课堂民主,又要适时启发引导,把握节奏。这步是整个模式的关键 与存疑” 。 题进行调查 .这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环节。 师生在情景中体验、强化应有的情感态度并升华为一定的价值观念。 一环。 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单元解析
一、单元地位:
知识结构上:本单元内容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讲述了在经历了近代屈辱历史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大业方面艰难探索的历程,为中华民族的再度崛 起奠定了政治基础。为中国今后的政治文明建设留下许多 思索和借鉴。 学习价值上:本单元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教育 意义。现代中国民主建设中的得与失是启迪学生智慧、 理解中国政治现状、升华爱国情感和人生观的重要资源。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新中国成立和港澳回归的喜悦,唤起民族自豪感, 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 物,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 求真精神。 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 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教
案
严州中学新校区 谢余泉
新闻调查
主 题:身边的民主—我所了解的城乡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方 式:展开调查,可采访身边的人,或设计调查问卷 目 的:了解现任村主任或社区主任的产生方式、任职年限、 民众印象,了解城乡基层自治制度在实施现状、优点和存在
的不足。
对
话
结合课文谈课前“城乡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的新闻调查,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最大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程 事件 原因 条件 表现 教训 启示 建立 曲折 转折 完善 总体认识
在落实基础,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教师有机的引导学生 解决课文中的“学习思考”、“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