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形的魅力》 (2)第2课《形体的组合》 (5)第3课《抽象的雕塑》 (8)第4课《学构图》 (11)第5课《静物写生》 (15)第6课《喜怒哀乐》 (19)第7课《夸张的脸》 (23)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31)第9课《写意蔬果》 (39)第10课《写意动物》 (47)第11课《学画松树》 (53)第12课《十二生肖》 (58)第13课《风筝的魅力》 (64)第14课《微观世界》 (68)第15课《会亮的玩具》 (73)第16课《小布偶》 (78)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80)第18课《旅游节》 (84)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91)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94)第1课《形的魅力》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形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呈现出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学情分析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

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3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难点是: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六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一)、欣赏名作,导入新课: 1、首先多媒体展示欣赏教材中康定斯基的名作《构成第八号》, 提出问题: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仔细观察后会回答:三角形,圆圈,半圆,泡泡等等。

我会肯定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形象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学生会回答:圆形,三角形,方形,树叶形还有很多不规则的形。

你们的眼睛真的太厉害了! 这节课大家就来一起感受《形的魅力》,引出课题。

(本环节使学生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对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认识形状,明确分类 1、展示教材中知识窗的16个平面形状。

请学生分组讨论它们有什么规律并对其分类连线。

抽其中一组说说讨论结果,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本环节使学生认识了平面形状及其特点,知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三)、欣赏范画,现场示范1.名画:康定斯基的《光之间, 第559号》,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圈》,2.建筑:上海明珠建筑群,法国凯旋门,北京天坛,美国白宫,迪拜四塔,悉尼歌剧院,印度泰姬陵先让同学们欣赏,并让学生说说大师们的设计灵感。

3.学生作品:说说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好在哪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欣赏环节可以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到形的魅力,现场演示让他们明确制作步骤,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剪贴或画出用三角形、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形或不规则形组成的各种画面, 学生创作期间,我会播放音乐,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安全。

创作要注意构思好每一环节,主题突出、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整体的把握等。

做完后要及时整理、回收物品,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

) (五)、欣赏评述,教师小结在评价环节中,我让同学们将他们的作品固定在黑板上,让同学们集体选出最喜欢的几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并提出一些建议。

最后,让设计者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教师做小结性讲评,进行课堂小结,肯定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辛苦劳动,鼓励他们生活中也要多动手,勤动脑,享受生活的乐趣。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六)、课后拓展请同学们用其他材料如橡皮泥、布料等制作一幅作品,用于装点自己的居室。

第2课《形体的组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对形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然事物也有感官了解,因此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是是学生对形体更清晰的认识。

但是学生很少留心建筑物的构造,所以学生利用形体再创造及创新是难点。

3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创作新物体。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形体的组合一、激情导入:师:出示百宝箱,说一说,和上节课学的平面形有什么不同?生:不是一个面,有长、宽、高、可以放东西。

(幻灯片:具有长宽高不同空间构成的立体实物叫形体。

)二、讲授新课1、几何形体师:百宝箱有许多物品,哪位同学来摸一摸?(激发学生兴趣,增加神秘感。

)生:摸出圆锥体师:哪位同学再来摸?生:摸出正方体师:圆锥体、正方体统称为几何形体(幻听片:几何形体是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师:除了这些几何形体你还知道哪些?生:球体、凌锥、长方体……2、自然形体方法同上导出自然形体(幻听片:自然形体是指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3、(幻听片: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分类)4、欣赏建筑运用什么形体?(幻听片: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5、生活中的形体学生周围和教室中的形体、学生带的废旧物品的形体。

三、拓展创新1、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幻灯片:怎样做的又快又好)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3、评比。

(幻灯片: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合作奖、行为习惯奖)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幻灯片: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第3课《抽象的雕塑》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非常高,对于美的事物很有兴趣,有较强的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动手画画、动手制作,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学中应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 欣赏抽象雕塑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略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二. 发展阶段: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生答:略抽象雕塑基本结构,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三. 拓展阶段:1. 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 学生作业: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学生练习,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 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

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4课《学构图》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S形、三角形、井字形三种构图的特点。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S形、三角形、井字形构图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构图意识,感受构图的形式美。

2学生分析(1)本节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从理性方面认识到一个好的构图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改变以往学生在绘画中随意起稿,重内容轻构图的稚嫩阶段。

要让学生知道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的组织和形象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通过构图的其他形式的学习,经典作品的赏析,拓展学生的思维。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实践,初步了解四种常见构图的形式以及不同构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上课之前啊我想先考考你们。

彭老师今天准备了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苹果,同学们怎么样拼摆能使它们看起来最具有美感,最好看。

你们愿意试试看嘛?生:可以。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的PPt试试看吧!Ppt展示同一空间不同的摆放方式师:谁愿意来分享下你的拼摆?你真有自己的想法!生:我喜欢他摆放方式。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摆放的很合理。

师:你说的很对。

我也很喜欢。

师:看来孩子们都按照自己的喜好拼摆出了不同的方案。

为什么相同的物体,不同的摆放位置,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受。

因为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摆放规则。

那在画画中我们也要遵循一定的摆放规则,这样会使画面变得更美更合理,而这种摆放规则在绘画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构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构图。

(ppt出示课题) 2【讲授】发展过程1、赏析四种常见构图作品,体会合理、科学的构图是优秀画作的必备要素。

师:下面为同学们介绍常见的四种构图。

(ppt展示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展示具有代表性作品,看特点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作上的物体摆放,你找到了什么规律?生:有大有小师:再仔细观察。

如果我们把这些物品用线条连接起来会出现什么效果?我们动手试试看。

好,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物品连接起来出现了一个三角形。

恩,那具有这样特征的构图形式啊,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构图。

师:请孩子们用相同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构图是什么构图呢?生:S形构图、斜线构图、螺旋形构图师:除了这四种常见构图,构图家族成员远远不止这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