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学生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学生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一一、【解读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写作上,往往是以说理议论为主,要求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说理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特征讲究“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

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

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任务驱动型作文发表观点的几种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事件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

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

二是批评式,即对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二、【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要求:1.选取恰当的立意(立意新)2.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观点辣)3.搜集典型有力的论据(论据杂)4.运用严密有趣的语言(语言趣)◆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尽量体现“五味”:(1)新味。

细心触摸社会的潮流,寻找新颖的题材。

(2)杂味。

以事实说话,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材料可以信手拈来。

(3)辣味。

思想深刻,讴歌时让读者喜,抨击时让读者怒,具有立场鲜明的战斗性。

(4)趣味。

语言议论机智、幽默风趣,选择让读者感兴趣的题材。

(5)诗味。

语言简短铿锵而又含义深刻,富于哲理,让读者读罢掩卷而长思。

◆技法点击(1)要学会就事论事。

就是要求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实话实说(2)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

评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评得文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

能把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据和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作文才是一类文章①叙事议论不蔓不枝。

②论点方面。

要做到论点明确,一般有两种方式:a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b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只有做到论点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③论据方面。

不去关注身边时事要闻,热点的科技动态等等,论据就不新颖,就做不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时代性(时代精神)和历史性(有新因素的历史素材)相结合,点(详写事例)和面(略写事例)相结合,叙议相结合,论据就不能为论点服务。

④论证方面,论证时必须叙议结合,即结合事例进行分析。

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意义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

做到叙议结合的论证才是有力的论证。

◆审题立意1、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2、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另立炉灶,否则就会出现离题或偏题问题;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材料示例】1.游客在故宫大缸刻字【审准题意】批评游客行为,要尊重保护文物(就事论事)根源在于文明素质低下、公德心缺失、(就事论理)体现盲目浮躁的旅游观,进而分析整个社会的盲目浮躁(就事论理)中国式旅游在国际上成为一种标签,直接影响国家形象。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

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容或其含意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首场大学生保姆拍卖会在京举行来自和等多所高校的10名大学生在的中国首场“大学生保姆拍卖会”上亮相。

经过两个小时的竞拍,6名大学生获得了保姆工作,年薪最高为4•15万元。

4.请以下面的新闻为素材,写一篇作文。

《新京报》2月3日报道,731路公交车上,一名外国乘客因其提出违规停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对该车的司机与售票员破口大骂为“中国猪”司机和售票员笑脸相迎,他们严格遵守公交公司的《员工守则》,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模拟演练例文1.游客在故宫大缸刻字▲开头适度描述事件主体,但切忌花大篇幅回顾。

应找出事件的主题,针对主题,应用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的语言亮出自己观点。

即迅捷入题,方能吸引读者,震撼人心。

例如:蔡铭超先生拍而不买,致使天价兽首流拍,本人认为这一行为得不偿失。

(2009年高考一考生《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明确提出自已的观点)在法国举行的拍卖会上,蔡铭超先生以天价拍下圆明园文物——兔首、鼠首,但拒绝付款。

有人认为这是一出闹剧,但我要为蔡先生鼓掌。

蔡先生的这一行为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

(2009年高考一考生《为蔡先生鼓掌》——适度描述事件主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关于观点,一定要掷地有声,拒绝平庸。

一个平庸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观点,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相反,如果我们从一些常人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提出新颖的观点,形成自己有个性的观点。

▲主体部分则应结合观点,剖析事件,开掘本质,辩证分析:(1)可适当解释事件的关键词,解决“是什么”问题。

但不能泛泛而谈,尽量通过具体的实例剖析出事件的本质。

(2)分析问题。

(为什么)A. 要紧紧扣住论题本身。

如:赞扬蔡铭超的做法,从头到尾都应该围绕赞扬这一行为而展开论述。

做到中心明确,否则就会有偏题或离题之嫌。

B. 要研究问题本身。

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单一现象后面的本质、形成的原因、现阶段的影响、今后发展的结果、自己心的感受。

C. 在文章的行文组织上,要做到思路清晰,尽量将论据、论点等分项列出,让人一看就能理清头绪。

(3)怎样做。

▲结尾要呼应形头,收束总结,这样才能保证论述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例文1:拒绝“二次抢掠”佳士得拍卖我国国宝,是无耻的,是公开的。

蔡铭超智破佳士得阴谋,他的拒绝是中华民族的觉醒。

曾几何时,国民以天朝上国自居,来者不拒,去者不拦。

当英法轻松掠走数以万计的非常不容易攒得的文物,有谁敢直面他们的抢掠,站出来拒绝,说一声“不”。

我们只听到慈禧的一道诏书——“量中华之物力,结余国之欢心”。

而时光流转到今日,面对同等性质的抢掠,倚仗更为强大的祖国,还是无人站出来,说一声“不”。

澳门赌王何鸿燊出巨资刚得马首,本为爱举,却用错了方法,助长了英法侵略者后代们的贪欲。

十万,不多,百万,不多,千万,仍不足以填满他们的血口,这就是纵容的恶果,这就是没有严词拒绝的悲哀。

幸而,有了不同于何鸿燊的蔡铭超——这位神秘的电约竞拍者。

当罪恶的拍卖会落下了黑幕,当拍卖行的经理仍在黑暗中窃喜,正如他们的祖辈们掠得这至宝时的肮脏心态一样,他们如掠食者一般,静待猎物的出现。

他们,正编织着冠冕堂皇的“二次抢掠”。

可见,民族的觉醒是不可避免的洪流,一旦它喷涌出来,任何阴险的算盘都无济于事。

蔡铭超就是民族觉醒的领军式人物,他敢于运用正当的方式抨击那些非法的行为,他巧妙地运用拒绝的声音阻退这浩浩荡荡而来的“二次抢掠”。

蔡铭超的拒绝,远不只是捍卫了国宝仍在屈辱的国度中坚持操守的尊严,也远不只是为国人出了口恶气,给以佳士得为首的“二次抢掠”者们一次严肃的警告,他的拒绝,促成了民族在对文物保护上的新觉醒。

如今,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我们的力量正在蓄积。

百年国耻,不是单凭战争就能雪洗的,祖国的文化保护,并非用金钱就能捍卫的。

它需要新的认识、新的手段,在面对变相损害我国利益的人们面前,得掷地有力的说“不”。

圆明园的烈火仍记忆犹新,佳士得的拍卖仍惊魂甫定。

一次明抢,一次暗夺。

烈士的鲜血还在我们心中燃烧,战火已消弥,战斗仍在继续。

当“二次抢掠”在今后重现之时,我们要异口同声说“不”。

例文2:理性爱国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深受诗书礼仪熏陶的大国。

这大国不仅仅是地域广阔的“大”,更是宽厚大度,海纳百川的“大”。

生为这悠悠古国的一份子,也理应在为人处事方面体现我国人民的大度与理性。

蔡铭超的做法却没有让我们看到理性的光辉。

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我国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却拒绝付款,以此捍卫我国的利益。

他的行为确实让所有中国人感到他浓浓的爱国深情,也甚至有人拍手称好,称其为民族英雄,但我却对他的做法不敢苟同。

首先,。

众所周知,在商人的世界里,诚信为基础。

很久以前,中国商人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便是诚信缺失,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尊重,爱贪小便宜。

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脚步有了改善。

而蔡铭超这样的做法无疑又损害了我们尚在努力提升的诚信为商形象。

史上,中国追回流失在外的国宝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的通过海外华商高价拍下,并无偿献于祖国,有的则是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协商追回。

这些追回国宝的方法都让无数中华儿女骄傲自豪。

而蔡铭超的做法除了向当年掠我国宝的行为表示愤慨与不满,又真切地追回了什么呢?其二,。

此事自发生后已由简单的事件转变为了一种现象。

引发国人讨论是应理性还是应热情爱国。

这已经涉及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了。

我能清楚地想起那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游行示威的韩国民众中有人毅然断指以示抗议,此举一出,震惊了无数人。

我们可以很明晰地看到大韩民国激进的精神,但却要十分质疑此举是否理性、明智。

我国是至今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尊敬的泱泱大国,身为她的子民,我们是应该满怀热情去爱她,守护她,然而在理性与热情发生矛盾时应如何抉择?我相信只有理性的爱国方式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

蔡铭超的作法让新时代的青年人反思,也许只有怀仁爱国,怀理爱国,我们才有资格称为中华的子女。

理性爱国!让爱国闪烁理性的光辉!例文1和例文2分别从不同角度谈对蔡铭超的看法,例文1认为蔡铭超的行为在捍卫祖国的尊严,而例文2则认为蔡铭超的行为有损世界对中国人商的看法,有违我国传统美德教育,应理性爱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