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上)

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上)

苹果褐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在近成熟期开始发病。被害果面多以伤口为中心形 成浅褐色小斑,湿软腐烂。病斑扩展迅速,在气温10℃时,10天左右整 个果实即可腐烂,温度越高,病菌扩展越快。在0℃低温下,仍可活动 扩展。随着病斑扩大,从病斑中心长出一圈一圈黄褐色至灰褐色绒球状 菌丝团,常呈同心轮纹排列。上面覆盖粉状物(子实体)。这是褐腐病的 典型症状。病果较硬有弹性,具土腥味,后期失水干缩,成为黑色僵 果。 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丝体或孢子在病果或僵果内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 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5—10天,果实近成熟为发病 盛期,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碰撞,常造 成大量伤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会迅速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强科学管理:在冬季或早春翻耕土壤,消除病果,在生长季节 随时清除树上、树下的病僵果,集中深埋,以减少菌源。并注意防治为 害苹果果实的其他病虫害和裂果,要适时采收。贮藏前注意严格剔除各 种带伤果和虫果,用包装纸分级包装,尽量减少碰伤和挤压。注意控制 贮藏温度和湿度,温度以1~2℃,相对湿度在90%为宜。定期检查贮果 库窖,发现病果及时挑出,以防止扩展感染。 2.药剂保护:开花前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
合剂,花后和果实近成熟期各喷一次5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或50%甲 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苹果锈果病 症状: 主要表现在果实上,可分: 1.锈果型,果面形成5条纵向铁锈色条斑。后锈斑龟裂,果面粗糙, 甚至果皮开裂,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有时锈斑不明显,但有很多深 入果数品 种表现此型。 2.花脸型,着色后果面散生近圆形黄绿色斑块,成熟后为红绿相间 的花脸状。黄色品种如黄龙、黄沙果、黄太平苹果等病果成熟后果面色 泽不匀,出现浓淡相间的斑块,果面略呈凹凸不平状。我国固有的槟 子、沙果、白海棠等以及西洋品种祝光、元帅、倭锦等亦有此表现。 3.锈果花脸复合型,着色前果顶有明显锈斑,着色后其余部分发生不 着色斑块呈花脸状。中熟品种元帅、红玉、赤阳、倭锦、红海棠等表现 此状。 4.绿点型,金冠、黄冠等受害,果着色后显现许多绿色小晕点,边 缘不整齐。 5.环斑型,山丁子和一些小苹果,近成熟时形成圆形斑纹或黑色圆 斑,稍凹陷。有的品种被害后叶片卷曲,茎干部产生坏死斑。 ①花脸型:病果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呈现红绿相间状态;成 熟后呈现红、黄相间的花脸型,着色部分突起,病斑部分凹陷,果实较 小,风味变劣。 ②锈果型:发病初期果实顶部产生淡绿色条斑,逐渐沿果纵向扩 展,形成5条铁锈色坏死条斑;轻病果条纹不明显;重病果在锈纹处开 裂。
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剂1000倍液、施特灵2000倍液、2%宁南霉素600 ~800倍液等进行防治,发病后可选用施特灵1500~2000倍液加80%大生 600~8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5000倍 液防治;随后可与铜制剂如波尔多液、锌铜石灰液(硫酸锌:硫酸铜: 生石灰:水=0.5:0.5:2:200)等交替使用。
状菌丝体,病果初呈皮球状,有弹性,后失水干缩或脱落。 发病规律: 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遇有
降雨或灌溉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随雨滴或流水传播蔓 延,果实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每次降雨后,都会出现侵染和发病小 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病早且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理落地果实并摘除树上病果、病叶集中处理;病菌以雨水 飞溅为主要传播方式,适当采取提高结果部位和地面铺草等方法,可避 免侵染减轻为害; 2.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排除积水,降低湿度,树冠通风透光可有力 地控制病害;可采取预防为主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根颈部发病还 未环割的植株,可在春季扒土晾晒,刮去腐烂变色部分,并用石硫合剂 消毒伤口,刮下的病组织烧毁,更换无病新土。另外防止串灌,翻耕和 除草时注意不要碰伤根颈部。必要时进行桥接,可提早恢复树势,增强 树木的抗病性。 3.药剂防治:在落花后浇灌或喷洒72%霜脲锰锌(霜疫清)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2%霜霉疫净可湿性 粉剂600~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 粉剂700倍液,隔7~10天1次。 苹果炭疽病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枝干和果台。自病斑中心剖开果实,可见果 肉自果面向果心成漏斗状变褐腐烂。病组织带有苦味。病斑边缘紫红色 或黑褐色,中央凹陷,斑上黑色小点稀疏,不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其下 果肉局部坏死。枝干发病与果实症状相似。 发病规律:
③混合型:复合上述两种类型特征。 发病规律: 嫁接和病、健树根部接触传染。病树种子、花粉不带病毒。嫁接接 种的潜育期为3~27个月,一旦发病,逐年加重,是全株永久性病害。 梨树较普遍带毒,但不显症状。苹果与梨混栽或靠近梨树的苹果树发病 重。 防治方法: 1.严格选用无病接穗和砧木,从经检测不带病毒的母本树上采取接 穗,嫁接在实生苗上繁殖无毒苗用于建园。 2.在果园、苗圃中经常检查,发现病树、病苗刨除销毁。 3.严格检疫监督,在距原有苹果、梨园100m以外建立无病毒苗木繁 殖圃。 4.药物治疗: ①初夏时在病树主干进行半环剥,在环剥处包上蘸过0.015%~0.03% 浓度的土霉素、四环霉素或链霉素的脱脂棉,外用塑料薄膜包裹。 ②喷雾法,用代森锌500倍液或硼砂200倍液,喷于果面,7月上中旬 起每周1次,共喷3次。 苹果疫腐病 症状: 苗木或成树根颈部染病,皮层出现暗褐色腐烂,多不规则,严重的 烂至木质部,致病部以上枝条发育变缓,叶色淡,叶小,秋后叶片提前 变红紫色,落叶早,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全树叶片调萎或干枯。叶片 染病,初呈水渍状,后形成灰色或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全 叶腐烂。 果实染病,果面形成不规则、深浅不匀的褐斑,边缘不清晰,呈水 渍状,致果皮果肉分离,果肉褐变或腐烂,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白色绵毛
生与气候、品种有关。早春多雨发病较早;夏季阴雨连绵,病害流行 快。
防治方法: 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彻底清除落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或在地面喷洒0.5%二硝基邻甲酸钠或4:4:100的波尔多液,以杀死病 叶内的子囊孢子;喷药保护:早熟品种于5月中旬开花期开始喷洒1:2 ~3:160倍式波尔多液;以后隔15天一次,共喷5次。也可用53.8%可杀 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可灭 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 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注意苹果采收后的管理。 苹果锈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还可为害转主寄主桧 柏。叶片初患病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 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发病 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即性孢子器。 发病规律: 病菌在桧柏上为害小枝,即以茵丝体在菌瘿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形 成褐色的冬孢子角。冬孢子柄被有胶质,遇降雨或空气极潮湿的胺化膨 大,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随风传播到苹果树上。锈菌侵染苹果 树叶片、叶柄、果实及当年新梢等,形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锈孢子器 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害桧柏枝条,以菌丝 体在桧柏发病部位越冬。 防治方法: 1.铲除桧柏,切断侵染循环。在规划新果园时,邻近苹果园的2.55千米以内不能栽植桧柏树。如附近有桧柏树,应于冬季剪除桧柏树上
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上)
苹果苦痘病 症状: 病果皮下果肉首先变褐,干缩成海绵状,逐渐在果面上出现圆形稍 凹陷的变色斑,病斑在黄色或绿色品种上为暗绿色,在红色品种上为暗 红色。后期病部果肉干缩,表皮坏死,显现出凹陷的褐斑。病部食之有 苦味。 发病规律: 又称苦陷病,是在苹果成熟期和贮藏期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主 要是因为树体生理性缺钙引起的,修剪过重,偏施、晚施氮肥,树体过 旺及肥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果实生长期降雨量大,浇水过多,都易加 重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应多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注意雨季及时排水,合理灌水。常 年病重果园,可在果实生长中、后期喷布70%氯化钙150倍液,每间隔 20天喷一次,共喷3~4次。气温高时,为防止氯化钙灼伤叶片,可改喷 硝酸钙。 苹果煤污病 症状: 发生在苹果果皮外部,在果面产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边缘不明 显,似煤斑,菌丝层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发病。苹果蝇 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合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但常见症状为:果皮 表生黑色菌丝,上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点组成大 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处果粉消失。 发病规律: 寄生于苹果芽、果台及枝条上越冬。以菌丝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
以菌丝在被害枝干、果台和病僵果上越冬。翌春温度适宜时,产生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传播主要靠雨水飞溅,也借风和昆虫传播。因病果 和树上的病枯枝是初侵染源。幼果前期抗扩展,不抗侵染;而后期则相 反。此病有潜伏侵染特性,故田间发病较晚。一年内有反复多次再侵 染。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落头提干改善光照,合理负载强壮树势为根本途 径。 2.结合冬剪清除小僵果、病枯枝、死果台及衰弱枝集中深埋或烧 毁。 3.药剂防治。从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到8月 中、下旬结束。多雨年份可适当增加防治次数。常用的药剂有:61%花 麦特800~1000倍液、1:(2~3):200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400~600 倍液、80%炭疽福美6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等。 苹果黑星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或果实,还可为害叶柄、果柄、花芽、花器及新梢。 叶片染病,初现黄绿色圆形或放射状病斑,后变为褐色至黑色,直径3 ~6mm;上生一层黑褐色绒毛状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 病后期,多数病斑连在一起,致叶片扭曲变畸。果实染病,初生淡绿色 斑点,圆形或椭圆形,渐变褐色至黑色,表面也产生黑色绒状霉层,病 斑逐渐凹陷,硬化,常发生星状开裂。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枝和芽鳞内或以假囊壳在病叶中越冬。翌年5 ~8月释放子囊孢子,以7月释放量最多;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潜育 期9~14天。叶片和果实染病15天左右即产生分生孢子,并可产生若干 代进行再侵染,一直持续到当年秋季。9月末病害停止扩展。该病的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