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在莱茵衣藻中表达的研究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在莱茵衣藻中表达的研究


2.3 电泳胶的浓度及其配制: 配制 100ml 1%TAE 琼脂糖电泳胶:在 100ml TAE 缓冲液中,加入 1g 琼脂糖,加热至
沸腾,待冷却到 40℃左右时加入 1ul EB 荧光液。 2.4 上样缓冲液:0.25%溴酚蓝和 40%(w/v)蔗糖水溶液混合成,存于 4℃。 3、 实验方法 3.1 SDS 碱裂解法制备质粒 DNA:小量制备 (1)挑转化后的单菌落,接种到 2ml 含有适当抗生素的丰富培养基(LB),37℃,200-300rpm
1
终止子)、衣藻转化载体 p124(带有 ble 基因,使宿主细胞具有腐草霉素和 Zeocin 抗性)、
大肠杆菌菌株(E.coli)XL1 由本实验室保存;
E-gfp 质粒(携带有 e-gfp 基因)由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惠赠。
1.2 衣藻材料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cc-849)由香港城市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环境
SIGMA aborzentrifuge GmbH

电子天平
AB204-E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
限公司
电泳仪
PowerPac 300
Bio-Rad Laboratories,Inc.
PH 计
320-S PH 计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
限公司
高压消毒锅
SA-300VA
新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照培养箱
3
(4)Add 1 ul T4 DNA ligase(vial 3) (5)充分混匀 (6)16℃,过夜
3.5 一步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并进行转化 (1) 吸取 1ml OD600 约 0.5~0.6 的细菌到 1.5ml 离心管中,4000r/min 离心 5 分钟,彻底
去除上清。 (2) 加入 0.1ml 冰水预冷的 SSCS Solution 轻轻悬浮菌体,可立即转化或冻存于-70℃待
沉淀回收 DNA 后再进行第二酶酶切反应。 3.3 胶回收
用试剂盒从 Agarose 胶中回收 DNA,试剂盒购自 TaKaRa,方法参照 PCR Fragment Recovery Kit Ver.2.0 说明书 3.4 连接 用快速连接试剂盒(Rapid DNA Ligation Kit) 载体 DNA 和插入片断按 1:3 的摩尔比加入,所加入 DNA 的最大量不要超过 200ng。 (1)10ulDNA(载体与插入基因) 溶于 1×conc. DNA 稀释缓冲液 (2)再加入 10ulT4 DNA 连接缓冲液(2×conc.)(vial 1) (3)充分混匀
其他:氯化钙、氨苄青霉素、饱和酚、氯仿、氧化铝等为国产,有关化学试剂,均为
分析纯或分子生物学级(Molecular biology grade)。
1.4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
型号பைடு நூலகம்
制造商
离 大型离心机 2K15G Refrigerated Centifuge
心 小型离心机
1-13 Laboratory Centrifuge
对于大量制备,可相应增加 SSCS Solution。重悬后的细胞应分装成 50~100ul,然 后储存于-70℃。 3.6 e-gfp 基因衣藻表达载体的构建 3.6.1 克隆载体 p105G 的构建 E-gfp 质粒(携带有 e-gfp 基因)由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惠赠,为了得到实验所需量的质粒, 现将 E-gfp 质粒转入到感受态菌株 XL1 blue 中,挑取单克隆进行摇瓶培养,大量扩增 e-gfp 基因,并通过 SDS 碱裂解法提取 E-gfp 质粒,凝胶电泳检测并定量。 通过 NotI 进行酶切 E-gfp 质粒后,加 Klenow 片断补平,并用酚氯仿抽提, 乙醇沉淀 过夜。离心收集沉淀并用去离子无菌水溶解,再用 SmaI 酶切,经电泳分离得到 e-gfp 基因 (大约 740bp),并用试剂盒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 用 PmacI 酶切 p105 质粒,经电泳分离得到线状的 p105 质粒,并用试剂盒从琼脂糖凝 胶中回收质粒。 插入片段(e-gfp 基因)和载体(p105)按 3:1 的摩尔比连接过夜,然后转化大肠杆 菌 E.coli XL1 中,通过酶切分析和 PCR 筛选出转化子,得到重组质粒 p105G。 3.6.2 表达载体 p105G124 的构建 筛选得到的阳性重组子 p105G 经大量扩增培养后,用 SDS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并用 EcoRI 酶切 p105G,经电泳分离并回收 e-gfp 基因的表达框架(约 1.7kb)。 插入片段(e-gfp 基因的表达框架)和载体(p124)按 3:1 的摩尔比连接过夜,然后 转化大肠杆菌 E.coli XL1 中,通过酶切分析和 PCR 筛选出转化子,得到重组质粒 p105G124。 3.7 衣藻的转化 通过“珠磨法”将外源基因转化到衣藻中,即将含有 e-gfp 基因的表达载体 p105G124 转入到衣藻细胞中,并在含 Zeocin 抗性平板(20ug/ml)上进行筛选。 (1)CC-849 在连续光照下,在 TAP 培养液中培养至对数期,细胞数约为 1-2×106 cells/ml。 (2)5000rpm,室温离心 5min,收集 CC-849。 (3)弃上清,用灭过菌的 TAP 培养液重悬沉淀,调整细胞浓度至 2×108cells/mL (4)吸取 300ul 悬浮液到 5ml 的试管里(里面有灭过菌的石英砂)。 (5)目的 DNA p105G124 用 NotI 酶切成线状,取 1μg 加入(4)中的试管中,同时建立一 个不加目的 DNA 的对照组(CK)。(注:目的 DNA 可以用 CsCl2 梯度离心法或试剂盒 提取)。 (6)把 CC-849/石英砂/外源 DNA 混合物在振荡器上以最高速度振荡 15 秒。 (7)把混合物转移到 25mL 的带螺旋帽的离心管中,加入 10mL 灭菌 TAP 培养液,在 100rpm 摇床过夜培养(18℃),让细胞恢复。 (8)3000rpm,室温 5min,收集细胞。 (9)弃上清,用 0.5mL TAP 缓冲液小心重悬,加入 3.5mL0.5%TAP 培养基,混匀后倒在 TAP 平板上(含 20μg /ml、Zeocin) (10)静置待凝固,倒置平板,放在 22℃光照培养箱里培养 3 周,待平板上长出绿色的单 克隆。 3.8 衣藻 DNA 的提取 (1)取 20m1 处于对数生长后期的衣藻培养液.4℃,5000r/min,离心 5min,收集细胞。
散均匀,然后冰浴 3-5min。 (6)4℃、15000r/min、离心 5min,将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 (7)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 4℃,15000r/min,离心 2min,将
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
(8)加入两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 DNA,-20℃冰箱沉淀 1h 以上; (9)4℃、15000r/min、离心 5min 弃上清,用冰预冷的 70%乙醇 1ml 洗涤 DNA 沉淀,弃
生物技术实验室提供,属细胞壁缺陷株。
1.3 主要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klenow 片断、去磷酸化酶、T4 连接酶;质粒提取试剂盒、PCR 片断回
收试剂盒(PCR Fragment Recovery Kit Ver.2.0)、DNA 快速连接试剂盒(Rapid DNA Ligation
Kit)、DNA 片断纯化试剂盒(DNA Fragment Purification Kit)、RT-PCR 反应试剂盒;DNA
上清,倒置于滤纸上,使乙醇完全挥发,直至试管内没有看见的液体存在。
(10)溶于 20ul 无菌水或含有去 DNA 酶的 RNA 酶的 TE 溶液。 (11)通过电泳鉴定该质粒是否为目的质粒以及判断质粒的纯度。 3.2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遵照所购试剂说明书)
(1) 据实验需要取一定量的 DNA,加入适量的限制性内切酶及相应的反应缓冲液、无菌去 离子水,使反应体系中的甘油浓度<5%.
摇床上培养过夜。
(2)取 1.5ml 菌液至 EP 管(1.5ml 离心管),4℃、13000r/min、30sec 离心收集沉淀。 (3)弃上清,尽可能吸干培养液,加入预冷的碱裂解液Ⅰ100ul,剧烈振荡。 (4)加入 200ul 新配制的碱裂解液Ⅱ,颠倒 4-5 次,以混合内容物,切勿振荡!冰浴 10min。 (5)加入 150ul 冰预冷的碱裂解液Ⅲ,反复颠倒数次,使溶液Ⅲ在粘稠的细菌裂解物中分
Marker(λDNA/EcoRⅠ+HindⅢ)、DL 2000、ExTaq Mix(dNTP、Taq 酶、缓冲液)等均购
自 TaKaRa 生物(大连)有限公司)。
PCR 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DNA 快速连接试剂盒(Rapid DNA Ligation Kit)购自 Roche 公司
Trizol 试剂购自 Invitrogen 公司;
MJ Research
紫外分光光度计
Ultrospec 2000
Pharmacoa Biotech
荧光分光光度计 F-4500FL Spectrophotometer
HITACHI
2、 主要试剂的配制或成分
2.1 衣藻培养基:
培养基名称
TAP
Tris min
HSM
H2O Tris 4×Beijerinck salts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
在莱茵衣藻中表达的研究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专业 吴锦霞) (学号:2000302055)
内容提要:通过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衣藻表达载体,利用“珠磨法” 将 e-gfp 导入细胞壁缺陷型莱茵衣藻(CC-849)中,经 Zeocin 抗性筛选出转 e-gfp 基因衣藻; 在光照下培养转基因藻,经 PCR 和 RT-PCR 对转基因藻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 e-gfp 已经 稳定整合到莱茵衣藻基因组中,并具有转录活性;随后的转基因藻相对荧光强度分析表明转 e-gfp 衣藻的相对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野生型衣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