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伦凯勒教学案

海伦凯勒教学案

9 海伦·凯勒【教材分析】《海伦·凯勒》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第三单元为“有志竟成”。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

课文写了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由于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二类字只识不写。

理解“不屈不挠”“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倾诉”“倾注”的意思。

辨析“躁”“燥”两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引号的用法。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资料链接】海伦一生奇迹: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生活的故事》,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成为世界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聋盲人。

又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轰动世界文坛。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被称为“世界天使”。

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还被政府称为全美三十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被视为本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全球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学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二类字只识不写。

理解“不屈不挠”“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倾诉”“倾注”的意思。

3.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初步感知海伦的精神。

给文章分段。

4.学习第一段,体会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给海伦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悲哀。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看拼音写词语。

gān lín bù qū bù náo shǔn xī pí qì bào zào gān zào ( ) ( ) ( ) ( ) ( ) ( )zào ()音急()()热mì茂()甜()()密qīng ()注()盈()澈fàn ()舟()围典()2.词语解释。

不屈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倾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脾气变得暴躁。

后来在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唤起了海伦对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_________倾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的自传体小说是。

二、课堂助学1.谈话导入: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

板书课题。

2.预习反馈3.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脉络。

课文主要是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学会手语、学会口语),可根据此给课文分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根据回答,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2-5):海伦在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

第三段(6-7):海伦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

第四段(8):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3)根据段意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合作探究: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自学步骤:①默读第一自然段②思考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1)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2)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通过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3)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时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三、当堂训练1、用“倾”组词,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各句中。

倾: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这部作品()了海伦的许多心血。

(2)郁闷时,海轮就向沙利文老师()心中的烦恼。

(3)海伦正在侧耳()远处传来的鸟鸣声。

(4)经过和沙利文老师的()交谈,海伦心中的困惑慢慢的消失了。

2、读句子,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今天天气很冷,()海伦照样坚持摸读盲文。

()今天天气很冷,海伦()照样坚持摸读盲文。

()天气有多冷,海伦()照样坚持摸读盲文。

四、补充阅读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

《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

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由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译而成,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

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

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

沙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

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

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

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

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89岁去世,她把所有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

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

沙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并且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生活的态度。

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引号的用法。

【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组词。

躁()脾()挠()燥()胸()饶()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用其中的两三个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海伦的敬意。

前所()有不分()夜如饥似()夜以( )日不屈不()无边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助学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不屈不挠)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