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归纳生物变异与育种

知识归纳生物变异与育种

高一(下)生物复习 专题5:生物变异与遗传育种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生物的变异
1.
概念:生物变异指的是亲代个体与子代个体、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
差异性。

2.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 (仅仅是由 环境因子的影响造成的,没有引起 遗传物质 的变化) (由于 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
来源有三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 变异。

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
三、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_非同源 染色体,它们在_形态_和__功能__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生物 生长、发育、遗传与变异 等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判断依据:
(1)根据染色体的 形态 判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 基因型 判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即为染色体组数。

练习:写出各图染色体组数
A( 3 ) B( 1 ) C( 2 ) D( 1) E ( 3 ) 四、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请注意:
①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②而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五、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方法培育纯合子:杂交
→自交→筛选
出符合要求的表
现型,让其自交
到不发生性状分
离为止。

用物理(紫外线
等)或化学(亚硝
酸等)方法处理生
物,然后再筛选
用一定浓度秋水
仙素处理萌发
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是:有丝分
裂的前期,抑制
纺锤体形成)
①先花药离体培养,培
育出单倍体植株;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单
倍体幼苗,使其染色
体加倍,获得纯合
子;
④选育优良品种
优点操作简单;
集优良性状
与一体。

提高突变频率;
加快育种进程;
大幅度改良某
些性状。

操作简单,能较快
获得所需品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子代均为纯合子。

缺点育种时间长;局
限于同一种或亲
缘关系较近的物
种。

有利变异少;
需要处理大量实
验材料。

一般只用于植
物,所获品种发
育延迟,结实
率低。

技术操作复杂,通常
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应用培育高产抗病小
麦、杂交水稻、杂
交玉米
高产青霉菌
“黑农五号”大豆
三倍体无籽西瓜、
八倍体小黑麦
快速培育纯种矮杆抗病
小麦
六、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实验流程:
根尖培养——→低温诱导——→材料固定——————→制作装片——————→观察(4℃,36 h)(放在卡诺氏液中固定形态)(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七、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 .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C .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2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可导致基因重组
D .无性繁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3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所依据的原理是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环境条件改变
4 .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
A .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B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5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B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
C .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
D .基因突变能产生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6 .下列变异中,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 .某个染色体上丢失了三个基因
B .某个基因中的三个碱基对缺失
C .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某片段移接到第Ⅲ号染色体上
D .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一段
7 .在下列人类的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性愚型的男性患儿?
①23 + x ②22 + x ③21 + Y ④22 + Y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8 .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 .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9 .对染色体组的下列表述和实例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B .通常指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
C .人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D .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10 .右图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观察
到的图像。

哪一细胞的出现表明实验成功?
A.a
B.b
C.c
D.d
11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过程
B .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 .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12 .由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培养而成的植株叫
A .单倍体
B .四倍体
C .八倍体
D .二倍体
13.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 .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 .⑥和⑨植株的染色体组数目不相同
D .由③到⑨过程称为花药离体培养
14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欲鉴定纯合子小麦,最佳措施是
A .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
B .甲与乙杂交
C .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
D .甲自交,乙自交
15 .对下列有关形成原理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原理
B .“抗虫棉”的获得是利用杂交育种原理
C .“太空椒”的获得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珠是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二)多项选择题:
16.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 .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导致基因重组
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 .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D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17 .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 .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 .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18 .下列据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 .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C .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 .④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三)简答题
19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培养成幼苗。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获得纯合,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四)练习参考答案:
1-5:CAACB 6-10:BCDDD 11-15:CADDC 16-18:CD、ABD、ACD 19.(1)单倍体。

(2)诱发基因突变;抗该除草剂的能力。

(3)加倍;二倍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