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练习题1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寓教于乐”说2、暗示性3、文学意境、文学典型4、个体效果、文化交流效果。
5、《论语》6、表现型文本7、抒情诗、自由诗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学典型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象,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典型本是外来词,来源于希腊文,原义为铸造用的模子,后来指接近理想之型的具体模型,在文学中被用来描述那种在特殊或个别中体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形象。
2、文学史眼光是指批评者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应掌握和体现宽广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视野,借以作为批评的指导和参照,以便识别作出作品的优劣,力求作出公正批评。
批评者要有广博的学识,尤其是对文学史要积累丰富的知识。
3、文学情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象,是通过读者的感会于心,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式呈现的,具有韵味无穷的阅读特点的审美画面。
4、审美感受力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意蕴及其成就的审美体验与辨析能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 2.× 3.×4.× 5.√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参考答案:①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
文学创造反映社会生活,主体就必须能动地选择“具体客体”作为反映对象。
如鲁迅主要选择“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生”为“具体客体”。
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通过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生活客体终于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艺术品。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答:在优秀的抒情作品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
抒情作品的本质在于一个“情”字。
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
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文学媒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谈谈语境依托性。
语境依托性是指文学媒介往往依托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而发生作用,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出版机制、教育机制、文化价值系统、人文学科体制等。
例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为例,在这篇小说发表之前半个世纪,西方机械印刷媒介就已经传入中国,但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这种机械印刷媒介的以发挥作用的合适的文化语境,具体而言,还没有合适的文化市场,来有效的利用职业新媒介。
在戊戌失败后,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由于对社会危机而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变革渴望,需要合适的舆论武器,只就给机械印刷媒介支持的现代杂志的诞生创造了合适的语境。
于是,当梁启超的小说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0月至二十九年7月在《新青年》第1号、第2号、第3号、第7号连载出版时,就立即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强烈反响。
这部小说作为有意识的现代“新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以现代杂志连载这一新的机械印刷媒介形式出现的。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参考答案: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对读者发挥作用,我们把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称为媒介优先。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此题仅需要两方面就可以了)(一)文学文本呈现于文学媒介。
常见到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其实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一个在简单不过的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这种媒介优先状况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古人早就做过探讨,只是没有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罢了。
如《庄子》中的:“世之所随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中间题揭示了“书”这一文学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播语言的媒介。
(二)文学写作在媒介基础上实现。
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形式进行写作,是一个作家语言写作之前就已经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作家使用毛笔在宣纸上面写作,这就造成了一种趣味生动的“古典写作”方式:“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蔡邕《笔论》);毛笔和宣纸是一种不利于反复修改的媒介,因此,一个写作者常常要在心中反复涵泳之后,将要写下的文字“捻熟于胸”(郑板桥语),然后落笔成文。
在这里,毛笔和宣纸使”写“的个体存在向世界敞开;从运脘到走锋,从平息到畅怀,书写可以使”我“感受”我“的存在。
这事实上造就中国人的生活情怀和生命理想。
毛笔宣纸的文学也就相应呈现出”言约而意丰“(刘知几:《史通》)的特点。
钢笔出现以后,许多作家一度难以适应,尽管钢笔字还是要讲究形和字体,依旧可以保证汉字以书写者所”赋予“的形式呈现在纸上。
这时,采用断断续续的书写方法虽然变得更加经常,如创作副刊体的连载小说,但是,相对章节的完整还是必要的。
写作内在的连贯性仍然可以立足于钢笔书写的体验之中。
无论怎样,钢笔的出现为文学写作带来了速度,其直接的后果或者是多卷本、大部头文学作品得以批量”生产“出来。
可见,媒介优先,在作家那里也是这样的。
(三)文学媒介凸现文学文本的审美形态。
不同的时代的文学具有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相应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
(详细内容参照课本P78—P79的内容)文学概论练习题2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语言层2、口语媒介3、《堂吉诃德》4、报告文学5、体验作品;读解文化6、社会关怀7、歌谣8、储备、构思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剧本是综合艺术中的语言表现因素如台词、唱词等,它是一种依托综合艺术表现其审美价值,并以语言为主叙事和抒情的文学体裁。
2、原理批评又称文学理论研究类型,专指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特征、规律的理论论著。
从形式上看,原理批评主要是论文式文体,但又囊括了大部分文学批评样式。
这种类型可以是长篇巨著,还可以是杂文体的文学短论。
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规律。
3、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
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叙事诗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清洁的叙述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
4、作品批评又称为文学评论类型,指专门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和研究,即通常所说的作品论、作家论,是文学批评的主体。
从形式上看,作品批评主要是论文,也包括随笔、诗歌、点评等文体。
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评定。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 2.√ 3.× 4.√ 5.×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文学写作的过程。
答题要点:①储备。
是文学写作过程的起点,指作家亲历的。
观察的生活体验以及更广泛文化修养的积累。
②发生。
是指作家产生现实的写作冲动,即将某种丰沛酣畅的主体情思表达出来的冲动。
③构思。
指作家在生活体验、文化素养储备和写作冲动发生的基础上,对于主体情思加以组织,使之成为有机的艺术形象系统的过程。
④成文。
是文学写作的最后阶段,指作家将自己内心构想出的艺术形象系统变成完整文本的过程。
2、怎样理解文学阅读中的共鸣?答题要点:共鸣是读者在阅读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
共鸣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形,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共鸣是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强烈程度的表现,同时也离不开读者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感受和理解。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的特征。
参考答案:第一,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
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第二,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
富有文采一是指词语的精巧、辞藻的铺陈,二是指运用词语的才华。
第三,文学要表情达意。
表情是表达情感;达意是传达意义。
表情达意就是表达情感和意义。
文学的现代含义具体地体现在语言性、文采和表情达意三个方面。
这三方面合起来构成了文学。
这是缺一不可的三方面的合一。
只有当三方面条件都同时满足时,文学所赖以构成的充足条件才形成了。
2、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
参考答案:诗的基本特征是语词凝练新奇、结构跳跃简约、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
在此我们以大家熟悉的唐代诗人王勃一首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的版本将“川”写为“州”,两者均可)。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凝练的语言在短短四十字中将送别的地址“城阙辅三秦”(其中“阙”,缺也,这是古首都的一个代表。
)送往的地方(五津),送别的惆怅“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而自己强烈的知己志强表露无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并且在送别的过程中笔锋一跳,提到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希望和男儿志气。
在这首诗中结构跳跃,起承转合表现淋漓尽致,并且气势宏伟、意境开阔成为千古送别诗的绝唱文学概论练习题3答案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A 2.B 3.D 4.C5.C 6、D7、C8、B9、A10、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ABCD 2.AC 3.ABDE 4、BCDE5、BCDE6、ABCDE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 2.× 3.×4.√ 5.√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怎样理解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