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填空(10分,每题1分)1、文艺学是只研究()的文学。
2、文学是主体的()创造。
3、观察文学的视点即()、()、()、()。
4、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5、()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6、艺术通感与()有关。
7、()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二、选择(20分,每题2分,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1、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A、抽象性B、评价性C、科学性D、认识性2、()是作品核心和纲领。
A、形象B、主题C、题材D、语言3、首先强调意境对文学的重要意义的是()。
A、鲁迅B、陆机C、苏轼D、王国维4、必须体现视觉形象和行动性的是()。
A、电影文学B、戏剧文学C、小说D、报告文学5、文学欣赏以()为主要目的。
A、审美B、感受C、体验D、娱乐6、文学的本质论有()。
A、创造论B、再现论C、表现论D、客体论7、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是()。
A、情景交融B、具体可感性C、“虚实结合”性D、韵味性8、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有()。
A、感伤主义B、启蒙主义文学C、自然主义D、古典主义9、戏剧文学按性质和审美效果可分为()。
A、哑剧B、喜剧C、正剧D、悲剧10、直接的文学消费包括()。
A、文学消费B、文学阅读C、文学分析D、文学评价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文艺学的基础理论是艺术理论。
()2、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精神的体现。
()3、文学创作是按照审美这一最基本的尺度进行生产的活动。
()4、典型形象的塑造过程,即艺术的典型化过程。
()5、写实性文学不能虚构。
()6、工业题材属于狭义题材。
()7、陌生化效果理论与“间离”有关。
()8、综合艺术涵盖音乐艺术()9、现实主义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摹仿。
()10、别林斯基提出了“历史的美学的”批评原则。
()四、解释题(20分,每题5分)1、表现论2、艺术想象3、古典主义4、文学典型五、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2、为什么说情感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六、论述题(20分,1题20分)举例论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语言艺术2、审美创造3、作品文本客观世作家读者4、对立5、社会生活6、想象7、形象二、选择题1—5:B B D A A6—10:BCD ACD BCD BCD AB三、判断题1—5:错误错误正确正确错误6—10:错误正确错误错误正确四、解释题1、表现论是一种文学本质论(1分),认为文学是创作主体主观思想、感情、幻想、性情、趣味、心态、人格的或者直接或间接的抒发、宣泄、表现。
(2分)把文学本质看成是与客观世界无关的东西,是创作主体的自我表现。
(2分)2、艺术想象是艺术思维的特性,(1分)艺术思维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是人的审美感知和艺术创造能力,(2分)艺术想象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创造性、概括性特征。
(2分)3、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表现形式。
(1分)崇尚理性,不注重抒写个人情感,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号召摹仿自然、制定了严格的“三一律”法则,(3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学的发展。
(1分)4、有些文学作品形象既有鲜明的独创性、个性,广泛的普遍性,(2分)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2分)这种艺术形象就是文学典型,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
(1分)五、简答题1、(1)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内涵(书31页、5分)。
(2)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2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1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1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转化的。
(1分)2、情感因素是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的独特因素,是文学作品区别哲学、科学著作的基本特征。
(2分)文学作品能感人、动人的根本原因在于包含了作家的主观情感。
文学是情感的符号。
(2分)文学形象都包含着人类情感的力量和结构,这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必要因素。
(2分)情感是规定文学艺术内在特质的要素。
(2分)针对要点作简要分析(2分)。
六、论述题(20分,1题20分)1、综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有关理论。
(书212—226页 10分)2、以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论据。
(4分)3、结合例证论证命题。
(5分)4、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1分)《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一、填空(10分,每题1分)1、文学理论给文学创作提供()和文学的()。
2、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是()。
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以表情达意为主体的文学形象。
4、()是文学外在的特征,()是文学内在的特征。
5、()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6、文学欣赏中的两种体验是()、()。
7、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
二、选择(20分,每题2分,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1、文学作品是一种()。
A、精神实体B、物态化实体C、情感实体D、认识性实体2、()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A、形象B、主题C、题材D、语言3、《典论》的作者是()。
A、曹丕B、陆机C、苏轼D、王国维4、()是文学的基本性特征。
A、哲学性B、思想性C、情感性D、科学性5、()是劳动到艺术的中介。
A、祭祀B、巫术C、游戏D、舞蹈6、文艺学包括三大学科,即()。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史D、艺术理论7、作家的素质和才能体现在()等能力上。
A、观察B、想象C、创造D、模仿8、属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有()。
A、感伤主义B、启蒙主义文学C、积极浪漫主义D、古典主义9、文学形象特殊形态包含()。
A、意象B、情感C、意境D、典型10、西方现代主义强调表现()要素。
A、客观现实B、内心生活C、心理真实D、心理现实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审美理解和判断是自觉的。
()2、形象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
()3、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说是巫术说。
()4、文学批评具有科学性。
()5、写实性文学能虚构。
()6、工业题材属于广义题材。
()7、陌生化效果理论与“共鸣”有关。
()8、戏剧语言是重视语言句段、组合关系的语言。
()9、浪漫主义作家将灵感看作天才的表现。
()10、《人间词话》的作者是王国维。
()四、解释题(20分,每题5分)1、文学意象2、主题3、启蒙主义文学4、“四分法”五、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作家风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文学批评的作用有哪些?六、论述题(20分,1题20分)举例分析、评论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一、填空1、文学观念价值标准2、诗言志3、抒情性4、形象描绘情感5、语言6、共鸣间离7、艺术性的科学二、选择题1—5:B A A C B6—10:ABC ABC AC ACD BCD三、判断题1—5:错误错误错误正确正确6—10:正确错误错误正确正确四、解释题1、文学意象是抒情性文学作品中以表情达意为主体的文学形象,是文学形象范畴的一种特殊形态。
(1分)是作家通过艺术想象创造的、富于主观虚拟性,直接感受性的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文学形象。
(3分)是作家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1分)2、主题思想简称主题,是作品形象体系表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中心思想。
(1分)其基本要求是思想正确、深刻。
(1分)主题具有时代性、阶级性,(1分)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中起支配作用,是作品的核心和纲领,是形象体系的统帅和灵魂。
(2分)3、启蒙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1分)崇尚理性,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启蒙文化运动是其方向,(1分)启蒙主义文学注重人物性格和环境的冲突,表现平民的政治倾向,奠定了“正剧”,(2分)代表作家狄德罗、伏尔泰等。
(1分)4、“四分法”是文学作品类型的一种划分法。
(1分)是在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由鲁迅倡导,根据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方法等特点,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类,称为“四分法”。
(3分)“四分法”较具体,容易把握,符合我国传统分法,但限制过死。
(1分)五、简答题1、(1)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他对某一生活范围的开掘,某类生活题材的选取的一贯性上。
作家特有的生活领域带来了他笔下特有的人物画廊,这是作家风格的重要表现。
(3分)(2)作家的风格突出表现在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判断和评价上。
(1分)(3)作家的风格体现在作家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方法上。
(1分)(4)作家的风格体现在其艺术语言上,体现在体裁的选择、情节的构置和各种修辞技巧的运用等方面。
(2分)总之,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具体呈现,是作家的创作成熟的标志。
它从作家的一系列的作品,从内容与形式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是作家的个体精神与客观生活的高度统一。
(3分)2、(1)文学批评的总任务是促进文学的繁荣,促使文学产生更大更好的社会效果。
(2分)(2)帮助作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创作水平;发现和评价优秀作品,使它广泛流传,产生更大影响,从而鼓舞作家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4分)(3)指导阅读和欣赏,帮助读者提高欣赏能力和水平。
(2分)(4)促进文学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2分)六、论述题(20分,1题20分)1、阐释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的有关理论。
(书473—479页 9分)2、以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论据。
(4分)3、结合例证论证命题。
(5分)4、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2分)《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三一、填空(10分,每题1分)1、再现论认为文学是对()和()的摹仿和再现。
2、()是联系作家与现实世界的中介。
3、《美学》的作者是()。
4、哲学、科学用()反映客观世界,文学用具有()的()反映社会生活。
5、典型的普遍性首先表现在典型人物的性格具有()。
6、()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7、宗教以及宗教的()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选择(20分,每题2分,1—5题为单选,6—10题为多选)1、哲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以()为中介。
A、艺术学B、美学C、科学D、社会学2、文学的()是就是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动力。
A、社会性B、历史性C、当代性D、时代性3、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是()。
A、鲁迅B、周扬C、茅盾D、毛泽东4、既定以所指意义为主要特征的是()。
A、自然语言B、文学语言C、艺术语言D、书面语言5、对西方现代主义影响最大的是康德的()思想。
A、哲学B、心理学C、美学D、社会学6、文学作品的形式是内容的()。
A、传达手段B、状态描绘C、负载方式D、组织构造7、叙事类文学的特点有()。
A、对象的客观性B、方法多样化C、“虚实结合”性D、时空广阔性8、属于戏剧类文学体裁的有()。
A、小说B、戏剧文学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9、作家的间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