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说明书编写参考大纲

设计说明书编写参考大纲

设计说明书编写参考大纲
论文摘要(中英文)
第1章综合说明
1.1 概况
1.2 建设目的和依据
1.3 建设的条件
1.4 建设的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
1.4.1 建设规模
1.4.2 综合利用效益
1.5 工程特性表
第2章设计基本资料
2.1流域概况
2.2气候特性
2.2.1气温
2.2.2降雨量
2.2.3风速及吹程
2.3水文特性
2.3.1年日常径流
2.3.2洪峰流量
2.4工程地质
2.4.1库区工程地质
2.4.2坝址工程地质
2.5建筑材料
2.6经济资料
第3章设计条件和设计依据
3.1 设计任务
3.2 设计依据
第4章洪水调节计算
4.1洪水调节演算
4.1.1洪水调节演算原理
4.1.2洪水调洪演算方法
4.2 洪水标准分析
4.3 泄水建筑物的型式选择
4.4 调洪演算及泄水建筑物尺寸(堰顶高程/孔口尺寸)的确定
4.4.1 调洪演算方法(高切林法)
4.4.2 洪水过程线的模拟
4.4.3 计算公式
4.4.4 计算结果
4.4.5 方案比选
4.5坝顶高程的确定
4.5.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和洪水标准的确定
4.5.2 波浪要素计算
4.5.3 挡墙顶高程的确定
4.6 泄水建筑物的设计
第5章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及枢纽布置
5.1 枢纽等别及组成建筑物级别
5.2 坝型选择
5.2.1 定性分析
5.2.2 定量分析
5.3 泄水建筑物型式选择
5.4 水电站建筑物
5.5枢纽方案的综合比较
5.5.1挡水建筑物——堆石坝
5.5.2泄水建筑物——正槽溢洪道
5.5.3水电站建筑物
第6章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
6.1.1 L型挡墙顶高程及坝顶高程、宽度
6.1.2 坝体分区
6.1.3 L型防浪墙设计
6.2 堆石料设计
6.2.1堆石料基本特性参数
6.2.2主、次堆石料设计
6.2.3防护层、垫层、过渡层材料设计
6.3 复合土工膜设计
6.3.1复合土工膜的选型和分区
6.3.2复合土工膜强度校核
6.4 大坝稳定分析
6.4.1 计算原理及方法
6.4.2 坝坡稳定分析
6.4.3 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的稳定分析
6.5 副坝设计
6.5.1 副坝的型式选择
6.5.2 副坝的稳定验算
6.5.3 副坝与主坝的连接
6.5.4 副坝的地基处理防渗设计
6.6 细部构造设计及地基处理
6.6.1 坝顶构造
6.6.2 护坡设计(专题)
6.6.3 复合土工膜与趾板、防浪墙的连接设计
6.6.4 坝基处理
6.7趾板设计
6.7.2 趾板剖面设计
6.7.3 趾板的分缝、配筋和锚筋
6.7.4 趾板的地基开挖和处理
6.8 溢洪道设计
6.8.1 溢洪道的总体布置
6.8.2 进水渠设计
6.8.3 控制段设计
6.8.4 泄槽设计
6.8.5 出口消能段设计
6.9坝体沉降估算
6.10工程量计算
6.10.1 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及项目划分
6.10.2主坝工程量计算
6.10.3副坝工程量计算
6.10.4趾板工程量计算
6.10.5溢洪道工程量计算
6.10.6工程量清单
第7章施工组织设计7.1 基本资料
7.1.1工程概况
7.1.2施工条件
7.2施工导流计划
7.2.1导流标准
7.2.2施工导流方案
7.2.3大坝施工分期及度汛方案
7.2.4导流建筑物设计
7.3主体工程施工
7.3.1地基处理
7.3.2堆石坝堆石体施工
7.3.3混凝土施工
7.4导流隧洞施工
7.4.1基本资料
7.4.2开挖方法选择
7.4.3钻机爆破循环作业项目及机械设备的选择7.4.4开挖循环作业组织
7.5复合土工膜
7.6施工交通运输
7.7施工总布置
7.7.1施工布置原则
7.7.2施工现场布置
7.8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8.1管理措施
7.8.2技术措施
7.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10施工总进度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计算书
设计题目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评阅老师
文天学院水利工程系
中国·马鞍山
2012年5月
毕业设计计算书的编写格式只要求将计算过程按设计说明书中的顺序罗列,允许有部分重复,如计算结果可以同时在说明书和计算书中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