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标志》活动方案活动背景:《生活中的标志》是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六年级下册的活动主题。
标志无处不在,我们吃的、用的、看的,坐的……各种物品上都有标志,标志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这些标志如同形象的语言,时刻提醒人们如何去使用,如何去遵守社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为此,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标志》。
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其作用,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守规则的习惯,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本次活动就从认识标志、了解标志、运用标志等方面进行活动的探究。
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搜集各类标志并制作成标志卡片。
4、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5、课程评价这个活动是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的总结与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定性评价。
评价分为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
首先老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组长和指导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内部评价。
评价方向:(1)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小组组员是否全体参与,分工是否合理。
(3)研究途径是否科学、高效。
(4)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方案是否全面细致,考虑周全。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评价表最后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全过程,反思自己的活动行为。
评价内容为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6、安全问题:(1)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2)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各小组应查好小组人数;(3)如果在校外进行调查,教师应首先对小组成员讲解交通安全问题,教师组织学生排好队伍后方可出行;(4)小组在教室里讨论时,指导教师应注意每组的纪律,防止学生出现打闹等现象。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活动目标:会提出关于生活中的标志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成研究的子课题。
活动内容: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标志的资料,引导学生对标志产生兴趣与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标志”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立可研究的子课题。
3、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成立活动小组。
4、指导学生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目标:根据组内的活动主题亲身实践,从多个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对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在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标志的涵义及作用,提高搜寻资料、合作交往、探究能力。
活动内容:1、教师讲解室外调查、网上搜素、访谈法等调查方法;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方法。
2、学习运用一些研究方法。
如:问卷调查法,分析人们对各种标志的了解情况;如访问法,到交警大队等部门了解交通标志作用的方法。
3、教师和学生一起亲自到实地进行调查并将获得资料进行汇总的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拓展阶段活动目标:能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会自主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诸如调查报告、手抄报、演讲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
活动内容:1、指导学生整理活动资料的方法(按文字、图片等分类整理)。
2、学习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根据本次的活动情况,写出简单的研究调查报告;3、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及本组成员的特长选择恰当的展示交流的方式,确定汇报形式。
4、留给学生展示交流的准备时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方法援助以便汇报展示更加出彩。
5、根据学生自己所了解到的标志的作用,请你给我们学校设计你认为需要的标志。
《生活中的标志》课时安排第一课……………………………………………………主题生成课第二课……………………………………………………活动指导课第三课……………………………………………………中期反馈课第四课……………………………………………………展示拓展课第一课时主题生成课活动目标:1、会围绕“生活中的标志”提出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将问题归纳成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2、通过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活动任务和活动步骤。
3、通过本节学习交流活动形成问题意识、合作探究意识。
活动重、难点:学会分解、归纳、提炼有意义的小组活动主题。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标志吗?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标志都有哪些作用吗?各种标志又与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些你们想了解吗?那么本次活动我们就以《生活中的标志》为主题,好吗?2、板书主题:《生活中的标志》。
二、交流话题提炼活动主题1、在组内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
你最想研究标志的哪些方面?具体问题是什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列举问题。
要求:全员参与,合理分工、轻声交流。
2、归纳问题(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安全标志、广告标志、社团标志、交通标志、商品标志、汽车标志、天气标志等)3、确定主题(1)根据归纳的问题自由分组,推选小组长(2)确定要研究的问题(3)拟定初步活动方案4、制定方案首先教给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方法。
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步骤、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方面。
定方案的时候要考虑:活动目的叙述是否明确;活动步骤是否具体;任务分配是否遵循个人特长和实践能力进行分工;活动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然后,由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研究小组。
每组推选出一个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做好分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第一组:生活中的标志安全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安全标志?(2)安全标志的分类?(3)安全标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第二组:生活中的广告品牌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品牌标志?(2)这些品牌标志有何作用?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第三组:生活中的社会团体类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的旗帜、徽章?(2)这些旗帜、徽章有何特点?(3)旗帜、徽章的作用?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第四组:生活中的交通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有哪些?(2)交通标志的作用?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第五组:生活中的商品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商品标志有哪些?(2)商品标志的设计有何特色?商品标志的作用?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第六组: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标志有哪些?(2)你所认识的车标设计的含义是什么?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第七组:生活中的天气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天气标志有哪些?(2)天气标志你认识吗?有关天气的谚语有哪些?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第八组:生活中的卫生标志(子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卫生标志有哪些?(2)卫生标志你认识吗?卫生标志的作用?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组长:自选6、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1)组内自主制定活动方案要将自己组的组名,口号,组长标识出来,同时每个成员的分工一一列举出来。
各小组将子课题的内容具体落实在小组成员上,如:哪些同学负责上网搜查资料?哪些同学负责查阅资料?哪些同学负责实地调查?哪些同学负责整理资料?哪些同学制定汇报材料?等具体问题。
(2)展示、交流活动方案活动目的叙述是否明确;活动步骤是否具体;任务分配是否遵循个人特长和实践能力进行分工;活动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3)根据以上交流小组修改活动方案7、选取辅导老师,同时向辅导老师下聘书。
这里的辅导老师,可以使家长,也可以使学校的老师。
8、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要通过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几方面来完成。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活动课,谈谈自己有什么样的收获?第二课方法指导课活动目标:1、学会实地调查、采访、网上搜集资料等方法以及学会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模拟采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搜集资料呢?(上网查、问家长、访问专业人士等)二、教师指导搜集有关标志方面的资料。
(一)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及有关书籍。
(二)指导学生掌握搜集的方法。
搜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调查采访、查阅书籍、上网查询、实地调查等。
1、搜集资料要有针对性,要有所取舍,把自己最需要的资料选取下来,其余的资料一概舍去。
否则,这些资料就会成为无效资料、垃圾资料,影响我们的判别。
举例说明。
2、实地调查也是我们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标志作用的重要方法。
要注意哪些因素呢?(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梳理)(1)必须保证安全;(2)带上必备的工具,笔、笔记本、相机等;(3)活动时要留下必要的记录、影像资料(活动时的照片等)。
活动时要有简要的活动记录。
活动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活动过程等。
(4)在外出考察时,你记住了哪些标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可采用拍照、剪贴、绘画、制作等方法)3、调查采访。
(1)要想成功采访必须制定好访问提纲,一份采访提纲应具备哪些要素呢?(生可能会说:访问主题、访问时间、地点、访问对象和访问的问题设计等)老师总结:访谈提纲一般包括时间、地点、采访对象、参加人员、设计的问题、预期的效果等。
)师:要想采访达到目的,你觉得哪一项的设计要精心考虑?师:很好,设计访问问题是最关键的环节,可以说问题设计好了,采访就成功了一半。
(2)生自主设计“采访提纲”:师:现在就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学习的“访问提纲”设计方法,结合自己组的活动主题设计一份“采访提纲”吧!(发放表格,分小组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采访提纲”师:刚才大家都在认真思考、设计“访问提纲”,到底哪一组的设计最贴近采访目的?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我们来诊断诊断各组的设计!(4)学习访问技巧:师:好了,各组“访问提纲”都设计好了,说明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但是做起来还是要慎重。
在访问中,你认为还要注意什么呢?(说话要有礼貌,举止大方得体;首先做个自我介绍;记清每一个问题和想得到的结果;提问时要突出中心,不要偏离访问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