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甲型肝炎病毒微生物学及其检验
甲型肝炎病毒微生物学及其检验
靠、最敏感、应用最广的方法。 ●抗HAV-IgG检测:主要用于人群感染率的调查
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
病毒培养及电镜检测目前在临床上均 不能常规开展
ELISA法检测抗HAV-IgM是目前诊断急性 甲肝最可靠、最敏感、应用最广的方法。
抗HAV-IgG检测:主要用于人群感染率的调 查
也可进行PCR、核酸杂交,但也不常用
甲型肝炎病毒微生物学及其检验
病毒分型
正式命名的5种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己肝病毒(HFV):现已被否定 庚肝病毒(HGV/GBV-C),TT病毒和SEN病毒:不属于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外观
慢性活动性肝炎
潜伏期15—50天 转氨酶升高前5—6天
血液 粪便
发病两周 血清及肠道中产生—HAV IgG/IgM 粪便中午病毒排出
皮肤黄疸
巩膜黄染
以往认为HAV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目前观点: HAV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主。 (特异CTL、细胞因子、中和抗体)
切断传播途径: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 临床意义
• 粪口传播 1988年的初春,空前 拥挤的医院门诊,摆满病床的工 厂仓库,甚至是旅馆和学校教室 ,还有街头关于疫情蔓延的传闻 和流言……一场突如其来的甲肝 大流行,打乱了上海这座大都市 的正常生活。这场疫病流行,整 整持续了2个月,甲肝感染者超 过35万人,死亡31人。毛蚶
• 口—口咽部/唾液腺(增值)—肠黏膜、 局部淋巴结(大量增殖)—血液(病毒 血症)—肝脏
病毒性肝炎——历史的观点
“传染性”肝炎
甲
人传人,粪口途径
戊 经肠道传播
病毒性肝炎
非甲非乙
“血清性”肝炎 输血传播
乙丁
丙 肠道外传播
己肝、庚肝 Biblioteka 其它引言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 粪口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 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
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
乙、丙和丁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 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一 生物学特性
• 形态结构 球形 无包膜 单链RNA 衣壳抗原性
二 培养特性
1.动物培养 : 静脉注射或经口---
发生肝炎-----粪便(早期)、血清(恢复 期)
2. 细胞培养:
★ 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
病毒培养及电镜检测目前在临床上均不能常规开展 ●ELISA法检测抗HAV-IgM是目前诊断急性甲肝最可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 甲肝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 甲肝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