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文
2017年12月16日上午,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
举行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
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简而言之,重视人的文化为人文。
广义讲,泛指文化;
狭义讲,专指哲学,特别是美学范畴。
人文分类:
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法律等等。
人文与天文、地理相对而言,与人道相通(出自《易经》)。
在原始蒙昧时期,
人们始终认为“天道左行,地道右迁,人道尚中”,
天、地、人各行其道,并行。
《系辞》讲“物相杂,故曰文。
”
原因是:《易经》发现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可以会通;
人们可以向天道、地道学习,
以法天正己,遵时守位,知常明变,居安思危,
趋利避害,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
倡导人们在尊重宇宙乾坤秩序的前提下,
实践人道与天道、地道相“杂”、想通。
《童子问易》强调:
“《易经》讲,物杂成‘文’,乾道变‘化’。
阴阳矛盾相博的表现无非就是‘文’与‘化’,
世界各国最终的较量也将在于文化(比拼)。
我们要重新赢得世界尊重,
还须依靠悠久灿烂的的传统文化!”(文化传统)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bì)"(六十四卦之一)卦,
“文明以止,人文也。
”
修饰出美,故曰“美在其中”。
人文也指礼乐教化。
《易·贲》: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孙中山《民权初步自序》:
“会此世运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
犹未能先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
人文以人为核心。
凡与“人”相关的事物、活动,可归为其中。
但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不仅有区域的限制,还有时间上的不同。
这就造成了人们认知上的不同、文化的不同。
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
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
古今中外都留存。
近代以来,
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
首先是人文革命: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
并诞生两大观念:
人文观念:尊重人;科学观念:尊重规律。
紧接着是工业革命:
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
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月异日新)
遗憾的是,在这几次伟大的变革中,
中华民族始终沉睡不醒。
更糟糕的是,一觉醒来的时候,
我们又往往把世界的一系列伟大变革,
人类的许多共同文明成果,
特别是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伟大成果,
误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或资本主义的,
长期加以否定、拒绝和抵制(毫不留情),
极大地增加了我们转变过程中的阻力,
也给我们民族的历史进程留下了许多空白和断层。
更遗憾的是,这些误解、空白和断层
长期内化在我们的教育之中,
使我们的教育常常处于尴尬的地步,
进而阻碍了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文明的进程。
我们醒来,却没有醒正。
20世纪,又发生一场新的革命:
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全球化。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本身都在发生根本的改变。
人从过去的工具人,经济人,发展到现代的社会人,文化人。
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
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与认同得到更好的实现,
自信、平等和价值感等现代国民素质得到更广泛的提升。
2017年12月16日上午,
在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上,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发声:
文化和艺术就像前厅和后室的关系,
要进入艺术的殿堂,必须走文化的前厅,
必须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道德文化、中国文化相关的大堂,
才能够逻辑地进入艺术的殿堂(进而教育人、熏陶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创院院长刘梦溪先生致辞:
作为跨学科高端研究机构,
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是在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创设成立的,
以艺术与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
旨在推动中国文化人文精神之回归与重构,
以祈人类之性体最终复归于本然之善……
中国人,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声音,
如何在世界舞台上重塑自己的形象,发挥自己的作用?值得国民认真思考并加以正确践行!
作者:追梦一往无前
2017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