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枣庄市台儿庄区徐键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

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要“立于礼”。

讲究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初思想家颜无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讲究文明礼仪、互相尊重,必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同志、同学之问的友好相处,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利于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不讲文明礼仪就会造成人们相互关系的紧张和不友好,从而不利于安定团结。

对个人而言,如果养成不文明的坏习惯,就处理不好同事关系、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

有时不讲文明礼仪,还会引起吵骂打架,甚至造成伤残等不良后果。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称誉世界,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传统养成教育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文明赋予我们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在市场经济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学礼仪、讲文明、修道德方面行动远远落后。

有位哲人说过: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反映。

也有人说: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

讲究文明不仅是一个人在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现在的小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把他们造就成文明的人,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l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76亿,生活在亿万个家庭中,他们的健康成长状况,直接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我国农村人口比较多,离异及留守儿童占了绝大部分,这些孩子又都是独生子女,多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常言道:隔辈人更亲。

这些孩子深受长辈的溺爱,他们对自私霸道,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行为习以为常。

因此,家庭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意识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孔子日:“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意思是:小的时候如果不进行文明习惯的培养,养成的坏习惯会像人的天性“爱玩”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会变成天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早,也就是从小抓起;二是小,也就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三是反复训练,才有效果。

小学时期正是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