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子吟教学过程

游子吟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相册,一起欣赏一下。

PPT图片展示。

师:看完相册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想到妈妈照顾我们很辛苦……
师:那如果让你给这个相册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
生:母亲母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是啊,在我们生命中,有这么一个人,陪伴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

有这么一个人,我们高兴她就开心,我们难过她也跟着悲伤。

有这么一个人,她是那样平凡,却把我们照顾的细致入微。

我们在她的慈爱庇佑下,安然长大。

她有一个名字,就叫“母亲”。

今天我们就学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游子吟”(第三张PPT)
师:我们学习任何一首古诗,都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诗文大意。

要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寄寓的道理。

让我们看到这首诗老师对大家的要求。

(第四张PPT)
师:带着这个学习目标,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游子即离开家乡在他乡生活的人,老师就是“游子”我是九江人,离开家乡在宜春生活。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想到的意思,游子吟即游子所想所思。

以前古代文学中这类作品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指的是在傍晚江边的所想所思。

还有《梁甫吟》《白头吟》(第五张PPT)
师:这首诗唐代诗人“孟郊”在他五十多岁想起年迈的母亲送儿子远行时所写的。

孟郊字东野,他的诗大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

故有“诗囚”之称。

与另一苦吟诗人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

这首游子吟就是五言古体诗的代表作。

(第六张PPT)让我们来看一个视频,了解下当时孟郊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下这首家喻户晓的《游子吟》的。

(视频)
师:孟郊一生颠沛流离,蓦然间回想起年迈母亲为自己加紧缝制衣服送别自己的情景。

往事历历在目,让孟郊潸然泪下。

游子吟短短三十个字,却把年迈母亲送别远行儿子的场景和孟郊想报答母亲恩情的心境刻画的栩栩如生。

让我们在朗读中一起来体会孟郊当时的感情。

(第七张PPT)
师: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在老师朗读的时候,希望大家能把不认识的或者不理解的字标注出来,并根据老师的朗读节奏,划出这首诗的节奏。

(师配乐读)
师:你们的节奏划好了吗?
生:划好了。

师:跟老师黑板上划的对一对。

如果不一样,请改正过来。

订正好的请举手。

师:很好,请大家按照划好的节奏,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下这首诗。

游子吟唐孟郊一二起(点评)
师:有哪些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请举手提问。

寸草:指的是春天刚刚长出来的小草,这里象征子女。

三春晖指的是春天的阳光,比喻母亲的慈爱像阳光一样,无法报答。

(第八张PPT)我能理解诗文大意。

请根据你们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写出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独学两分钟,对学五分钟。

独学开始。

(请对子说说诗文大意)
师:母亲手中的一针一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衣衫。

临行前还一针针的缝制,是怕儿子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的孝心,能报答母亲太阳般的恩情呢?让我们带着对诗文的理解,再一次朗诵这首游子吟,读出孟郊的当时的感情,读出作者的那颗感恩的心。

要温情中带点伤感,失意中带点落寞。

(第九张PPT)我想问问大家,有谁经历过与母亲或者其他亲人的分别呢,当时你是什么心情?
师:嗯,不管我们有没有经历过与亲人的分别,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亲人离去的伤痛。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一起朗读这首诗。

师:听大家朗诵,老师仿佛就是亲眼看见孟郊的母亲送别儿子一样。

脑海中满满的画面。


想既然我们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为何不让孟郊和孟郊伟大的母亲,在我们这个讲台上,来一次跨越时空的送别呢。

谁能按照诗文,来演绎下孟郊母子?(配乐表演)
师:谢谢两个孩子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演绎。

你们有感受到孟郊母亲送别儿子时的那种殷殷的爱吗?
生:有(感动)
师:是啊,母爱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感动,在大自然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母爱的伟大。

(第十张PPT)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知父母恩,何况是人呢?我们要懂得感恩。

师:母爱是无私的,就像春天温暖的阳光。

母爱是深沉的,就像滋润万物的雨露。

我们要有一个感恩的心,感恩母亲对我们的关爱,感恩母亲对我们的付出。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第十一张PPT)
师: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一起唱一唱这首《游子吟》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回去抱抱你们的妈妈,感谢她们对你们的付出。

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每一秒。

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