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讲 设点法:据意设点 一线串珠-初中中考作文点面结合技法12讲

第11讲 设点法:据意设点 一线串珠-初中中考作文点面结合技法12讲

第11讲设点法:据意设点一线串珠“据意设点,一线串珠”和“分类设点,内容丰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讲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素材,表达设定的主题。

《哇,好香》里三种“香”,和《读书·实践·收获》里的乐观、豪迈、豁达,以及“平凡的我”里的自律、自信和友善,都是同一主题的子题,主题借助子题更丰富,子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更集中。

只不过两种技法的表现形式有些不同罢了。

【典型例文】哇,好香荆州一考生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如今的天空似无法刺穿的油布,嗅不到柔软白云的清香;地面被水泥层层覆盖,泛着潮味儿的泥土香也被冲淡。

然而只要心中有一方静谧的“桃花源”,生活里便处处飘散着芬芳,只要拥有一颗向阳的心,哪里都是馨香的故乡。

香樟·尘埃里的芬芳澄澈的阳光从茂盛青绿的香樟叶间倾洒下来,将叶片打磨出几分耀眼的光辉。

一丝溜溜的风儿轻扫,令人安心的低语伴着馨香向教室飘来。

语文老师黄先生捏着粉笔不疾不徐地走下讲台,脸上一副参禅悟道的神情,眼里时有光芒,嘴角还挂着一丝惬意的笑:“我们要像香樟树一样向;着美好生长,即使低到尘埃里,也要尽力拥抱芬芳,追逐梦想。

”我们把头转向窗外,在颇为文艺的氛围里也似乎领略了那“芬芳”的深意。

追求梦想,无所畏惧,那正是香樟散发出的最美的“人格”芬芳,涤荡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草莓·春天里的香甜生日那天,课桌里飘出之前从未有过的香味儿,甜丝丝的,让我有些陶醉。

伸手从桌肚里抽出一个粉红色的笔记本来,扉页注着银边的“草莓味”几个字。

正诧怪之抓住行为与心理,传神地表现出时,见好友向我挤眉弄眼,眼神里全是期待。

我立刻会意,朝她竖起大拇指,心里晕染开的,是千丝万缕的感动。

被草莓香所萦绕的我在心底反复念叨:“你就如草莓一样甜美,愿我们的友谊持久芬芳。

”柠檬·苦痛里的芳香弯月勾破了黑夜墨色的斗篷,乍看下有股锋利和凌厉。

群星隐耀,一如我看不到光亮的征途。

我嫌弃自己伏在桌上一遍遍演算却始终无果的笨拙,终扔下了笔,愤愤地端起手边的柠檬茶喝上一口,却被它烫得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

我尽力使自己冷静下来,煞有介事地做起了深呼吸,却意外地捕捉到了一股淡雅的芬芳,它像初夏的雨滴淌下额头,徒增许多清凉,我似乎领悟了些什么,心变得沉静,甚至有一股力量让我再次拿起笔重新钻研。

生活的旅途中,只要保持一颗向善向美的心,美好的理想,纯美的友情,甚至是掺杂着一缕苦涩的奋斗,都能拥有无尽的芬芳。

让你的生命充盈馥郁,在属于自己的丛林里踏马寻花,逐鹿天涯,待到晨光熹微时,叹一声:“哇,真香!”◆模拟题链接2018荆州考区: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名师点评①一线串珠,构思精巧。

文章以“好香”为线索,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以“香樟,尘埃里的芬芳、草莓·春天里的香甜、柠檬·苦痛里的芳香”三个生动精美的小标题巧妙组接,生动展现理想的芬芳、友情的香甜、苦痛里的芳香,使得文章脉络明晰,布局精美,主旨鲜明。

尤其是在行文中,妙用象征,借景抒情,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②细节精彩,语言生动。

文章紧扣“好香”一语展开描写,抓住自我的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细腻描绘,生动展现自我嗅到这些芬芳的体验与感悟。

文章语言精准,言简意丰,表达灵动,富有哲理,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真善美的渴望与期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对生活的热爱。

尤其是文章的议论抒情句,用词典雅,富有诗意,读之让人唇齿留香。

评析例文——下面的文章,哪些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具有是哪种情况的点面结合?第一篇:那时,我已心醉——这暗香疏雨题记:晓色夏至,景随人意,雨自可人,心醉之矣。

时逢夏日笼晴时分,苍霭飘渺,小雨初霁,出没于隐隐青山之间。

闲倚于草木之下,细雨乍至,密密点滴醒人,斜阳缕缕,叶叶青翠照眼。

望“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粉墙花影自重重”是经雨微染余下暗香袭人的美么?细雨霏霏,丛丛绿影暗香之间闪着雨珠的光辉,红粉雅致有韵,玉含珠,香令人远,雨令人幽。

迷迷醉醉扑面而来。

听雨更是富有诗意的,《红楼梦》中,林妹妹就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诗句,不知感时是喜是忧。

然而,我是极喜爱雨之声的。

本是“润物细无声”,但轻叩于枝叶窗栏之上就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音了。

听雨声,若轻挑素琴,若金铃相击,响响沉沉,缓缓急急,起起落落,若叩心弦一般。

然人已为之心醉,心疑之:雨乎?天之酒洌乎?画之乎?诗之乎?清新淡雅,有玉兰花香随风而至,夹着雨丝轻拂素面,心乐之,难述言。

一小诗:清风一阵散异香,雨飞数点落碎银。

以表心醉雨之情怀。

青黑的燕儿轻盈划过天际,似乎寻觅着什么,蓦然一想,呵!燕儿大概在思考:为何我也心醉呢?这天间的雨藏了些什么呢?其实啊!每滴雨,都是大海的精魂,它们从海上升起,又从天空落下,去寻找自己的灵魂,迷醉了世间万物。

人醉,花醉,燕儿醉,或许,很快我们也要在这“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景画之中咏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诗句。

但来日,又一个暗香疏雨之日,我们又将在雨的迷醉下,在久违之后重逢,那时,我已心醉。

或许,不是我太心醉于这暗香疏雨,而是这散发玉兰花香的烟雨早已俘获了我的心了。

哦!我已心醉矣——暗香疏雨。

于是,我记下这一味清凉。

【点评】显然,作者是有备而来,有心而至。

这个“备”,在于对诗词歌赋的较丰富的积累,并学会了化用,在化用中走进了诗词的灵魂。

这个“心”,在于立意布局中把话题放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胸有点墨,自然水到渠成。

从艺术的角度读雨,雨就有了生命。

且看,这里有春的“雾雨”扑面,秋的“残荷听雨声”,有好雨的喜悦,有花雨的淡雅。

绘声、绘色,摹形、状物,都围绕了一个“醉”字渲染、铺展。

营造一个诗意的建筑,那些古典的风、花、雪、月,散缀成一串五光十色的珍珠,缤纷着你的想象,你会为之沉醉了吧。

第二篇:心灵之旅斟一杯清茶。

今夜月光淡如水,独坐庭院,轻翻《唐诗》,今夜月色美好,何不邀李白共醉﹖轻翻书卷,我与太白居士一道,畅游天地,展开心灵之旅……桃花潭边,伴着阵阵歌声,你我伫立小舟,只听你恋恋不舍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扁舟轻驶,水过无痕,在落日余晖中,你我驶向远方。

一展低扇,迎着徐徐清风,扁舟忽遇急流,只见前川飞瀑浮出了紫烟,你一捋长须,吟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扁舟沿江直下,听着两岸猿声,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你伫立船头,我注意到你的眼光,期盼中带着一片坦然。

离舟上岸,蜀道艰难,你沿路高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我却明白,太白飘逸自知,潇洒人间,何须上青天你惊叹的目光中又是一片坦然。

山路回环,几经曲折,终登敬亭山。

看着天高云淡,山高水长,你盘腿而坐,双手大张。

你想高呼,但你没有。

你嘴角一侧,昂首浅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桃源才是你的敬亭山,在你赞叹的目光中,仍是一片坦然。

夜幕低垂,明月当空,你我一道摆酒庭院中,清风淡淡,花香淡淡,你的情绪却是那么高涨,把酒对月,你感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好一个“独酌无相亲”,月光清冷,你竟起舞弄清影,大笑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你流泪了。

我问你为何流泪﹖你答道:“安能摧眉折腰奉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既而仰天长叹,举杯饮尽。

一杯酒,就醉了半个盛唐。

我读李白,读他的豪迈洒脱,潇洒奔放,在那个权势名利相争的时代,只有李白,只有他,看透人世浮华,他选择离开,用大好山河陶醉自己,用坦然自若看待人生。

他在酒中饮醉写诗而放纵自己,在汪洋恣肆的诗海中,用一根巨笔作舟,以一片淡然为桨,朝着他所要的境界而去。

孤傲洒脱的太白居士定无遗憾“既已心为形,奚惆怅而独悲﹖”在我中华五千年繁浩的诗林之中,你以独具一格的风范立于前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不愧为诗仙。

品一杯清茶,再翻书卷,我要再邀李白,继读没有尽头的心灵之旅。

【点评】翻开《唐诗》,与李白共醉同游,随一叶扁舟,跟随着李白遨游江河,感悟充满灵性的流水;离舟上岸,与李白一起攀登蜀道,体会回环的山路,旖旎的山景;夜幕低垂,明月当空,与李白举杯共赏明月。

小作者以丰富合理的想象,再现了诗仙狂傲不羁的个性,豪迈洒脱的情怀,潇洒奔放的品性。

作者读唐诗,读李白,读出盛唐的时代特色,读出李白的旷世情怀。

文章构思精巧,文字华丽,有思想深度。

通篇文章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第三篇:那时,我泪流满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题记一滴冷泪打湿满江清雅,我轻轻合上古书,思绪的婉转弦声余音缭绕。

微风袭过,面上冰冰凉凉,才明白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倚在窗框边,缄默不语,让自己回到那个愁情缠绵的故事中去,那个青瓦,飞花,冷月的情愫中。

“一抔净土掩风流”,流沙从她的指尖缓缓逝去,掩盖着凋零的怨花,曾几何时,花儿们自认有亘古不变的璀璨,然而今日却是低落的殉葬;曾几何时,她清香依旧,仍是阆苑仙葩,然而此时也逐渐徘徊在香消玉殒的边缘。

那时,我明白花的无奈,她的落寞,我无语,自是低下头,让泪水滑落……“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满天是低沉的悼念,却不知是为凋花的完结,还是为了她衰落的红颜。

最初只不过是荷着花锄,伴着冷月葬花魂,然今花的祭竟让她自怨自艾。

或许她本身就是有不同他人的水一般的女儿情怀,抑或是感到自己命运的多舛同这飘零的花是惊人的相似,殊途同归,都会面临红颜衰败,但她却不知,花有选择绽放的方式,却没有静候死神的权利,而她也是这般。

那时,我明白花的终了,她的哀怨,我不言,自是捧着脸,让泪水风干……“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的明媚鲜妍是开放时那刹那间夺目的光辉,但她的明媚鲜妍并不如此,她应凭借自己的才华去使人生流光溢彩,她更应发散出身上浓浓墨香去让命运背道而驰,可她没有这么做,她让自己的愁绪斩断了一切好的鲜活的希望,让自己也同这凋花一般逝去,“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何必呢?何苦呢?我真想说,其实你的追求并没有隔着层沾染灰尘的玻璃,你抓着了,也触得到,为什么要这样任红颜老去呢?那时,我不懂花的选择,她的抉择,我无言,自是仰起头,让泪水暴露在暖阳之下……思绪似仍在飞纷,亦似已感到了逼人的寒气,是泪害的吧?安定下一颗纷乱的心,想着她的双眸,似寒星,似银珠;念着她的笑颜,似花蕾,似清潭;想着,念着,只因那时她的冷月葬花魂,我泪流满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