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作为我省湾区城市、发达地区的XX,近年来跑出经济加速度,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全省县市首位,人均GDP达到13.3万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近20%,均处省内领先;科技创新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十年十摘国家科技大奖,近五年授权专利4.4万多件。
XX为何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靠什么开辟了好的路径、新的境界?对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有怎样的启迪?
一、XX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聚焦民营经济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多年来,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最亮的发展特色、最重的发展底牌来塑造,大张旗鼓宣扬典型、树立榜样,加大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尤其把“工业立市、实业兴市”放在突出位置,出台振兴实体经济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常态化开展干部精准服务企业行动,排定1000多家企业,市镇两级干部结对联系服务。
形成10多个国内最大的制造中心,38类特色产品产量全国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利润总额多年居全省县市之首。
(二)聚焦智能制造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
XX立足工业基础,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出台“中国制造2025”XX行动纲要、培育发展智能经济十条意见等政策措施,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鼓励智能制造投入、单个项目最高补助可达500万元。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全面提升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轻纺化纤等传统产业质量效益。
智能化技改今年将覆盖80%以上的规上企业,明年全面实现全覆盖。
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转型升级举措,极大提升了企业装备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三)聚焦开放引领插上高质量发展“翅膀”。
牢固坚持“开放强市”战略,“千方百计搞招商、千军万马奔外向”。
近五年招引落户近800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市外内资243.7亿元,引进世界首个石墨烯产业化、正大集团系列农业产业链等一批优质项目。
坚持以大平台推动大开放、大合作。
在“一张白纸”的滩涂地上造就杭州湾新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近十年投入数百亿元,打造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开发区、商品市场园区等五大平台,省大湾区规划中的宁波前湾新区正在谋篇布局,筑起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增长极。
(四)聚焦创业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每年组织企业外出学习考察,评选表彰“风云慈商”、标杆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工匠名匠”等,今年还举办了首届世界慈商大会。
大力构筑人才创业创新支撑。
出台最高“三个1000”的人才政策,即1000万元的创业经费支持、1000平方米的免租创业场地、1000万元贷款贴息补助,对院士等顶尖人才“一事一议”、上不封顶,打造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人才链式平台。
大力构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与中科院系统合作共建XX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XX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与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合作设立小家电创新设计中心,引进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XX实验室、浙大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创新力量。
二、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层次存在制约。
我省县域经济的特征是传统块状产业,其中尤以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制造业对传统产业依赖又较大,新兴产业占比不够高,制约产业层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