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以及反复感染发热。
发病以青壮年居高,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能查出原因者为继发性再障,继发性再障已知原因有药物、化学、物理、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骨髓抑制。
治疗:
(1)支持疗法禁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
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
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
严重出血者宜输入血小板。
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首选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但移植需尽早进行,因初诊者常输红细胞和血小板,这样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导致移植排斥发生率升高。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健康教育:
(1)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
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
注意口腔卫
(2)预防出血
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
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
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
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生活照顾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
尤其要禁食海鲜品。
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
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4)用药注意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