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S307一级公路改建01标
温拌沥青混合料
低温施工技术要点
美德维实伟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沥青实验室
2014年12月
1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运用简介
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施工温度低、耗能低、环保及性能并不亚于热拌混合料等诸多优点,适合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隧道路面铺装、低温施工以及闹市区道路等多种场合。
本次工程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进行坂澜大道改造路面的摊铺,减少沥青老化程度,提高路面疲劳寿命,减少铺筑过程中温度离析造成的路面摊铺压实不均匀现象,减少沥青烟气排放,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质量。
2温拌混合料配比设计
维持原有相同路段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唯独不同的是通过添加温拌添加剂降低混合料的出料温度。
3 温拌混合料施工工艺
3.1 温拌沥青制备
3.1.1添加温拌剂
J1-C 温拌剂是MWV公司第三代温拌剂,拌合站添加前,至少提前腾空一个沥青罐,以单独储存所需的温拌沥青。
新沥青导入储罐时,将按比例计算好的J1-C温拌剂随新沥青同时加入到卸油池中,泵送至温拌沥青储存罐。
对于具有沥青搅拌桨的沥青罐,J1-C温拌剂加入后,需低速搅拌约一小时后,使温拌剂与沥青混合均匀,在连续生产或者大规模生产时,需配备两个以上有搅拌装置的沥青储罐。
在沥青储罐没有搅拌装置时,应至少腾空两个沥青储罐,先将M1温拌剂随沥青加入其中一个沥青罐后,通过泵送装置将该罐中沥青全部导入另一个储罐中,依次往复至少3次以上循环以保证J1-C温拌剂与沥青充分混合。
温拌沥青制备完成以后,应尽快使用,如遇工程进度延迟,天气条件影响等情况无法及时用完时,应降低沥青储存温度至130°以下,生产前再升高生产所需温度。
3.1.2 温拌混合料拌合
添加J1-C温拌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合工艺应严格按照《温拌沥青混合料
路面技术规程》(DG/TJ08-2083-2011)中的各工艺要求实施,采用M1温拌剂生产温拌沥青混合料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时,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合,如采用连续式拌和机时,使用的集料必须稳定。
3.1.3 路用性能要求
针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在原有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成型温度基础上降低30~60℃
(不同沥青混合料成型压实温度见表2),进行冻融劈裂、车辙等试验,试验结果不低于同
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规范指标要求。
不同,不利于温拌结构的发挥,因此马歇尔室内成型温度较旋转压实成型方式高10℃左右。
3.1.4 施工温度要求
在低温、大风等不利环境条件下进行温拌沥青施工时,可以适当提高温拌的出料温度,达到或者接近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正常出料温度,以获得更长的碾压温度区间,便于施工碾压施工组织,保证压实。
但出料温度不能过高,以防止沥青老化。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控制应根据施工当天的气温条件、风速状况、运输距离、施工组织水平以及到场等待时间进行灵活调整,具体温度控制以摊铺温度为准。
据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但是必须以最终满足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为准。
3.1.5 施工技术要求
在低温、大风等不利环境条件下进行温拌沥青施工时,可以适当提高温拌的出料温度,达到或者接近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正常出料温度,以获得更长的碾压温度区间,便于施工碾压施工组织,保证压实。
在温拌施工过程中,混合料摊铺和压实等相关施工工艺和要求均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执行。
另外,应该采用必要的保温措施来减少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前的温度散失,采取紧凑、充足的碾压措施来促进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不利施工环境下的碾压。
碾压时应强调钢轮振动压实和胶轮压实,对于表面活性类温拌沥青混合料,钢轮压路机的振动作用和胶轮压路机的搓揉作用可以使其温拌润滑结构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集料位置调整和骨架结构形成更加容易,在不利施工环境(低温、大风天气)下施工时,必须配备胶轮压路机。
3.1.6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考虑到温拌出料温度较低,敞开情况下混合料降温速度很快,因此,温
拌料运输的时候运输车的保温措施一定要做好,运输车顶部除了盖油布
外,最好另加盖2层棉被,应有专人进行车辆覆盖工作,保证覆盖严实,严禁覆盖敷衍、夹层通风等现象。
2)宜采用大吨位卡车(30~40吨)进行运输。
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
方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卸料,同时应该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宜将沥青
混合料出料至摊铺至路面之间的等待时间不长于5小时。
4)在前车倒料完成前,不要撤离篷布。
5)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到现场温度。
6)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几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
的分离。
7)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 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3.1.7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保证粘层油洒布后有1小时的蒸发时间。
对于施工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
不建议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
若不得不进行摊铺时,需保证路面干
燥,保证与下承层的粘结,此时不宜采用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可以酌
情考虑热沥青加撒碎石的粘结处理措施。
2)摊前熨平板应预热至100℃,保证夯锤工作正常。
3)摊铺速度应严格控制,切忌为了赶施工进度造成摊铺速度过大,通常控
制在3~5m/s为宜。
4)螺旋布料器内的混合料表面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挡
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
5)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以便随时进行调整。
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
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粒料将铺面拉出条痕。
6)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成型的混合料。
遭受雨淋的混
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3.1.8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设备配置要求
对于一台摊铺机单幅摊铺的情况,推荐采用2台初压钢轮、1台复压胶轮,1台终压钢轮,或者1台初压钢轮、2台复压胶轮,1台终压钢轮,钢轮吨位要求为12~16t,胶轮吨位为26~30t。
对于两台摊铺同步摊铺的情况,碾压设备配备应相应增加。
推荐采用2~4台初压钢轮、3~4台复压胶轮,1台终压钢轮。
2)碾压原则
摊铺至路面后沥青混合料散失较快,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意味着“一劳永逸”,仍然要采取一些相应施工措施和碾压准则,保证碾压。
A 初压宜采用振动性能良好、吨位大、水量可控的优质钢轮压路机,紧跟摊
铺机摊铺进度,尽早开振(一般为压实遍数1遍,去程静压找平,回程即开振),随后后续压路机紧跟碾压,组成“梯队紧跟”序列。
B 在摊铺面层厚度较薄(小于6cm)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将胶轮提
至初压,即第一遍碾压就采用胶轮压路机,但此时应根据实际碾压效果调整,注意平衡碾压路面平整度要求。
C 钢轮水量在不粘轮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喷水量,对于水量大小不可调控
的压路机,可以采取“去程喷水,回程关闭”的方式。
此外,还可以在喷洒赶上绑上布片,覆盖在压实轮上,用浸湿的布片来润湿车轮。
D 胶轮压路机轮胎宜采用稀释后的植物油配置扫把进行涂刷,配置两至三名
工人跟随涂刷,不可采用喷壶对胶轮轮胎直接喷洒柴油或水。
一般来讲,胶轮压路机在初始碾压时由于轮胎温度不高宜产生粘轮情况,在碾压一段段落后,温度升高,粘轮现象几近消失,涂刷频率可适当降低。
此外,有些场合也会采用个胶轮压路机围绑帆布“系围裙”的方式来减缓轮胎的降温,提高碾压效率和作用。
E 温拌沥青混合料特殊的润滑结构适合钢轮的振动碾压方式和胶轮的搓揉
碾压方式,无特殊情况,胶轮不允许停驶。
3) 碾压组合方式
压路机碾压组合,遍数及碾压温度范围如表3.2和3.3所示。
表3.2 压路机碾压组合﹑遍数及碾压温度
3.1.9 质量控制
A 沥青混合料检验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外观和温度检测要随时进行,一旦温度超过允许温度范围,或者出现花白料等现象就要做废料处理。
温拌混合料的现场取样和成型应连续进行,料温下降到失去工作性后不允许重新加热再成型。
一般要求,取样量要至少为试验需要量的3倍,取样时立即测温,温度应在允许出料温度范围内。
样品运送途中要注意保温,料温下降超过20℃的混合料,不允许使用。
取回的样品,分为两份,一份立即放入恒温箱,恒温箱的设置温度为此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建议摊铺温度,样品堆积厚度不低于8cm,恒温2小时后进行性能试验的试件成型试验。
另外一份将温度升高至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恒温2小时后进行马歇尔标准密度试件的成型,由此测得的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作为现场压实度检测评价的马氏标准密度。
沥青混合料检验频度和质量要求应符合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B 施工面层检验
混合料施工和面层质量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和质量要求同热拌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