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圆和扇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圆周率π表示()A.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B.圆周长与半径的比值C.直径与圆周长的比值D.半径与圆周长的比值2.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它的两脚叉开的距离是()A.3厘米B.6厘米C.1.5厘米3.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倍.A.πB.3.14 C.3 D.24.下列关于圆的说法,错误的是()A.圆越大,圆周率也越大B.圆有无数条对称轴C.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的比是2π: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圆规两脚张开3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就是3厘米B.周长是6.28米的圆,它的直径是1米C.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和面积相等D.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6.一张圆形的纸,至少要对折()次,才能看到圆心.A.1 B.2 C.37.在下面关于圆周率π的叙述中,错误的有()个.①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②π=3.14;③π>;④π是圆的周长与它半径的比值.A.0 B.1 C.2 D.38.两个大小不相等的圆,大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小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A.大于B.等于C.小于9.下面()的阴影部分是扇形.A.B.C.10.在一张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圆,则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超过()厘米.A.3 B.4.5 C.6 D.9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1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13.画直径为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厘米.14.填空题:(1)圆的直径是.(2)圆的半径是.15.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这个比值表示的是.16.画圆可以用圆规和尺,还可以用和.17.将圆对折,两侧正好完全重合,说明圆是图形,直径所在的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18.在同圆内,半径是直径的,直径是半径的.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判断对错)20.直径就是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判断对错)21.在一个圆中,直径的数量是半径的..(判断对错)22.圆越大圆周率越大,圆越小圆周率越小..(判断对错)23.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2小题)24.小华在一个直径10厘米的圆中画了一个圆心角是120°的扇形.这个扇形的大小是圆的.要使扇形的大小正好是圈的,它的圆心角应是°.25.动手操作,画一个周长是6.28cm的圆,并把它的涂上阴影.五.操作题(共2小题)26.(1)在下面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心用字母O表示.(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cm,计算所画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7.操作题.请用圆规画一个直径4cm的圆,标出圆心和半径,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45°的扇形.六.解答题(共1小题)28.看图填一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由圆周率的含义可知:圆周率π表示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故选:A.2.解:3÷2=1.5(厘米);答:它的两脚叉开的距离是1.5厘米.故选:C.3.解: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故选:A.4.解:A、圆越大,圆周率也越大,说法错误,因为圆周率不变;B、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说法正确;C、因为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π倍,所以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的比是2π:1,说法正确;故选:A.5.解:A、圆规两脚张开3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就是6厘米,所以本题说法错误;B、周长是6.28米的圆,它的直径是6.28÷3.14=2米,所以本题说法错误;C、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和面积相等,说法错误,因为周长和面积单位不同,不能相比较;D、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说法正确;故选:D.6.解:将一个圆形纸片最少要对折两次,才能找到两条折痕相交的那个点,即圆心.故选:B.7.解:①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说法正确;②π≈3.14,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③因为=3.14,圆周率π大于3.14,所以π>说法正确;④π是圆的周长与它周长的比值,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解:两个大小不相等的圆,大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等于小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故选:B.9.解:如图所示:A、C图中都不是由半径和圆弧组成的,不是扇形;B图阴影部分是扇形.故选:B.10.解:长方形中最大的圆就是以宽为直径的圆,r=6÷2=3(厘米),答:圆规两间的距离不能超过3厘米.故选:A.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圆的半径:3÷2=1.5(厘米);答:这个圆的半径是1.5厘米.故答案为:1.5.12.解: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6÷2=3(厘米).故答案为:5厘米,3厘米.13.解:6÷2=3(厘米)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3厘米.故答案为:3.14.解:(1)圆的直径是:14÷2=7(cm);(2)圆的半径是:7÷2=3.5(cm).故答案为:7cm,3.5cm.15.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π,这个比值表示的是圆周率;故答案为:π,圆周率.16.解:画圆可以用圆规和尺,还可以用在纸中心固定一个钉子,然后绑一根线,在线的那头绑只铅笔,就可以画出一个圆了和比着圆形器物的边缘画,如瓶盖,硬币等.故答案为:在纸中心固定一个钉子,然后绑一根线,在线的那头绑只铅笔,就可以画出一个圆了;比着圆形器物的边缘画,如瓶盖,硬币等.17.解:将圆对折,两侧正好完全重合,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故答案为:轴对称,直线,无数.18.解:在同圆内,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故答案为:一半,2倍.三.判断题(共5小题)19.解: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可知: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解:直径就是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解:因为在同一圆中,直径有无数条,半径也有无数条;故答案为:错误.22.解:圆周率的大小与圆的大小无关,圆的周长变大,圆的直径就变大,但圆周率不变;所以圆越大圆周率越大,圆越小圆周率越小,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23.解:由分析可知: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答案为:√.四.应用题(共2小题)24.解:120°÷360°=360°×=60°答:这个扇形的大小是圆的.要使扇形的大小正好是圈的,它的圆心角应是60°.故答案为:,60.25.解:6.28÷3.14÷2=1(cm)即所画圆的半径是1厘米画出这个圆,并把它的涂上阴影(下图)五.操作题(共2小题)26.解:(1)在下面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心用字母O表示.(2)3.14×()2=3.14×9=28.26(cm2)答:所画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8.26.27.解:4÷2=2(cm)以O为圆心,以2厘米为半径画圆即用圆规画一个直径4cm的圆,标出圆心和半径,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45°的扇形.六.解答题(共1小题)28.解: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三)一、填空1.比较大小,应填的符号是(+)×28________ +2.一件大衣按原价的出售,就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表示________是________的,降低了________。
3.修一条水渠,甲队每天完成零25米,乙队每天完成,两队合干3天恰好修完,这条水渠长________千米.4.千米的是________千米,________吨的是吨,64千克比________千克多,________比84少.5. ________6.兄弟俩集邮,哥哥集了160张,比弟弟多集了,哥哥多集了________张。
7.已知甲、乙两数均不为0,且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则甲数比乙数________ (填“大”或“小”)。
如果乙数是,那么甲数是________。
8.直接写得数.(1)=________(2)=________(3)1.45+9.5=________(4)=________9.________二、判断10.×÷×=1÷1=111.把一根长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12.要使(+ + )×计算简便,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三、选择。
13.=()A. 3B.C. 8D. 214.计算47×时,运用()计算比较简便。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15.甲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乙班人数比甲班少()A. B. C. D.16.用简便方法计算()A. 18B. 19C. 28D.17.一壶油,用去,还剩5千克。
这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是( )。
A. 5+5×B. 5÷C. 5÷(1+)D. 5÷(1-)四、计算。
18.直接写得数.1÷=+ =×=×12×=2÷40%=÷3=﹣=+ + + =19.准确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1)+ ×(÷)(2)(- )×÷(3)÷[ ×(+ )](4)+ + +(5)×- ×(6)×1.8+19.2×20.求未知数五、解决问题。
21.爸爸今年几岁?小玲今年几岁?22.修建一条长3千米的路面,第一周修了全长的,第二周修了千米,两周一共修了多少千米?23.实验小学有96名学生参加了报社举办的小记者活动。
其中五年级参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了小记者活动?五年级小记者中的是女生,五年级小记者中女生有多少人?24.苹苹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下36页没有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参考答案一、填空。
1.=2.原价;现价;原价;3. 6004. ;4;40;635.16.607.小;8. (1)(2)40(3)10.95(4)9.二、判断。
10. 错误11.正确12. 正确三、选择。
13.D 14. C 15.C 16. C 17. D四、计算。
18. 1÷=+ =×=×12×=2÷40%=5 ÷3=﹣=+ + + =219.(1)解:+ ×(÷)= + ×(×)= + ×= + ×=(2)解:(- )×÷= ×÷= ÷=(3)解:÷[ ×(+ )] = ÷[ ×)]= ÷=(4)+ + +=(+ )+(+ )=1+1=2(5)解:×- ×= ×(- )= ×=(6)解:×1.8+19.2×= ×(1.8+19.2)= ×21=1220.解:五、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