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检测题(以下各题取2/10s m g )第一类: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1,如图1所示,用F = 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 =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2)物体开始运动后t = s 内通过的位移x .{2,如图2所示,用F = 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 =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求物体的加速度a 的大小;(2)求物体开始运动后t = s 末速度的大小;【3.如图3所示,用F 1 = 16 N 的水平拉力,使质量m =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2 = N 。
求:(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2)物体开始运动后t= s 内通过的位移x 。
@4.如图4所示,用F =12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的质量m = kg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求: (1)物体加速度a 的大小; (2)物体在t =时速度v 的大小.[图1图2图45,一辆总质量是×103kg 的满载汽车,从静止出发,沿路面行驶,汽车的牵引力是×103N ,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倍。
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20秒末的速度各是多大(6.如图6所示,一位滑雪者在一段水平雪地上滑雪。
已知滑雪者与其全部装备的总质量m = 80kg ,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从某时刻起滑雪者收起雪杖自由滑行,此时滑雪者的速度v = 5m/s ,之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求:(1)滑雪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收起雪杖后继续滑行的最大距离。
7,如图7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 的物块,在F=6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2)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3)求物块速度达到s m v /0.6 时移动的距离;第二类: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1、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沿平直铁轨匀加速行驶,在100s 内速度由s 增加到s. (1)求列车的加速度大小.(2)若列车的质量是×106kg ,机车对列车的牵引力是×105N ,求列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图6! F;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 ,现在用一个大小为60N 的水平力使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移动时,速度达到s ,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一辆质量为×103kg 的小汽车正在以10m /s 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 m 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的阻力.)4、以15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经10s停了下来,汽车的质量是Kg 3100.4 ,求汽车所受的阻力。
5、质量为40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当在40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经过16m 时, 速度为16 m/s, 求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少《F37F 》第三类正交分解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3、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10kg,用5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拉木箱,使木箱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水平面光滑,(取g=10m/s2,sin37°=,cos37°=)(1)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3)求物块速度达到smv/0.4=时移动的位移<2.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5.0=μ,现在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8N、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37°=,cos37°=,取g=10m/s2,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3.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5.0=μ,现在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8N、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角的斜下上的推力.已知sin37°=,cos37°=,取g=10m/s2,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4.如图所示某人站在一架与水平成θ角的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台阶上,人的质量为m,鞋底与阶梯的摩擦系数为μ,求此时人所受的摩擦力。
、5、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求人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第四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斜面问题;1,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斜面长度为l,求(1)物体的加速度(2)下滑到斜面底端所以时间(3)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物体的速度@2,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体所受摩擦力(2)μ为何值时物体匀速下滑(3)μ为何值时物体匀加速下滑(4)μ为何值时物体匀减速下滑]3,一个滑雪人从静止开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滑雪板与雪地的动摩擦因数是,求5 s内滑下来的路程和5 s末的速度大小.\4、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0=30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0的山坡,从冲坡开始计时,至4s末,雪橇速度变为零。
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m=80kg,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g 取10m/s2)@5,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1)人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2)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6. 质量m=4kg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4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力F 作用了5s,求物块在5s内的位移及它在5s末的速度。
(g=10m/s2,sin37°=,cos37°=)第五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两过程问题(水平面)1,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第4s末的速度达到24m/s,此时撤去拉力F,物体还能继续滑行72m.求:(1)水平力F(2)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2,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4s末速度达到4m/s,此时将力F撤去,又经过6s物体停止运动,求力F的大小3,质量为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 点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后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t=,后停止在B 点,已知AB 之间x=,2.0=μ,求恒力F 的大小:4,如图,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到20N 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物体运动2s 后撤去外力F , 8、则:(1)求2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2)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运动多远(2/10s m g =)第六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两过程问题(平面+斜面) 1.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 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问:(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为多大 。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3)设游客滑下50 m 后进入水平草坪,试求游客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2,如图所示,ABC 是一雪道,AB 段位长m L 80=倾角︒=37θ的斜坡,BC 段水平,AB 与BC 平滑相连,一个质量kg m 75=的滑雪运动员,从斜坡顶端以s m v /0.20=的初速度匀加速下滑,经时间s t 5.0=到达斜面底端B 点,滑雪者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在AB 段和BC 段都相同, 求:(1)运动员在斜坡上滑行时加速度的大小 (2)滑雪板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4)运动员滑上水平雪道后,在s t 0.2'=内滑行的距离xF37"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AB与倾角为θ的斜面平滑相连,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A点。
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到达B点,此时撤去力F,物块以在B点的速度大小冲上斜面。
已知物块与水平地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求:(1)物块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3)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最远距离x<4.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
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
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斜坡的倾角θ,斜坡与水平滑道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6.037)8.0cos37(sin37=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AB的长度为25m,人滑到B处时速度为多大(3)若AB的长度为25m,求BC的长度为多少,第七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传送带问题1. 水平传送带A、B以v=1m/s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A、B相距L=,将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m/s2)求:(1)滑块加速时间(2)滑块加速阶段对地的位移和对传送带的位移(3)滑块从A到B所用的时间)2.水平传送带A、B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A、B相距11m,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从A 沿传送带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为多长(g=10m/s2)·第八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1,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靠在一起(如图) ,现对m1施加一个大小为 F 方向向右的推力作用。
求此时物体m2受到物体m1的作用力F1%2,粗糙的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靠在一起(如图) ,现对m1施加一个大小为F 方向向右的推力作用,两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求此时物体m2受到物体m1的作用力F1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的作用,而且F 1>F 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1B .F 2C .(F 1+F 2)/2D .(F 1-F 2)/2<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细绳栓在木块上,并跨过滑轮,试求木块的加速度:(1)用大小为F (F = Mg )的力向下拉绳子(2)把一质量为M 的重物挂在绳子上、第九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图像问题1,光滑水面上,一物体质量为1kg ,初速度为0,从0时刻开始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接力F ,F 随时间变化图如下,要求作出速度时间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