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铜陵同方信息港一期工程建设单位:铜陵市同方信息港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安徽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二年七月一日工程名称:铜陵同方信息港一期工程工程名称:铜陵同方信息港一期工程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模板的设计四、质量保证措施五、安全保证措施六、高支模板拆除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八、应急救援预案九、模板计算书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4、《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范和构造详图》11G101-1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二、工程概况A、建设单位:铜陵市同方信息港开发有限公司B、设计单位:上海中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监理单位:铜陵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D、监督单位:铜陵市质监站E、施工单位:安徽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铜陵同方信息港一期工程工程地址:铜陵市翠湖二路本工程包括七个单位工程三、模板的设计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一)、9.2m高支模板设计及验算1、施工部位简况本工程的高支模部位为创意产业园1~4#楼四区-2.8m~6.4m标高F~H轴交○1~○4轴线部分,高度为9.2m (见立杆平面布置图);梁截面最大为200mm×600 mm,梁长为6.4m,板厚为100mm。

以下为本方案选取有代表性的KL2梁、梁上板及与此相关的KZ5(400×400)作高支模施工方案,此时一层顶结构已施工完毕。

2、高支模方案支设的规定要求2.1 材料选择(1)模板用18 mm厚优质耐水胶合板。

(2)小楞木:用50×100mm松木枋。

(3)大楞:用Ф48.3×3.6mm焊接钢管。

(4)支撑架:用Ф48.3×3.6mm钢管和扣件连接。

2.2 施工方案选择2.2.1 楼板模板及支撑架构造做法:○1、楼板模:用18mm厚耐水胶合板;○2、小楞木:用50×100mm松木枋。

○3、大楞:用Ф48×3.5mm钢管支于支撑立杆上托。

○4、支撑架立杆:立杆用Ф48.3×3.6mm钢管,间距900mm;用Ф48.3×3.6mm 钢管作纵横的水平拉杆,其步距1.5m,离底板面200mm,设扫地杆,与结构柱模及一、二层模板支撑用钢扣件拉结牢固,防止平面失稳,靠边跨均设剪刀撑(Ф48.3×3.6mm钢管),剪刀撑做法按规范规定。

2.2.2 梁模板及支撑架构造做法:(附后结构计算书)2.2.2.1 梁底模板及支撑架(1)用18mm厚胶合板,沿梁长向铺钉于小楞上。

(2)小楞:用50×100mm松木枋,垂直于梁长方向铺设于大楞上,间距200mm。

(3)支撑立杆:用Ф48.3×3.6mm钢管,于梁两侧距梁边200mm各设两排顶杆,沿梁长方向间距900mm(即:共两排立杆),纵横设Ф48.3×3.6mm钢管水平拉杆,步距≤1.5m,离地面200mm用Ф48×3.5mm钢管做扫地杆。

梁两端及梁跨中设剪刀撑,梁两侧设交叉斜撑,均用Ф48.3×3.6mm,钢扣件连接牢固。

2.2.3高支模支架基础支撑脚手架夯实的回填土作为基础,所有的基础必须平整。

基础上、底座下垫50mm后200mm宽木板或槽钢,设扫地杆,布置必须平稳,不得悬空。

2.2.4 柱模板构造做法(1)模板:用18mm胶合板(2)竖向枋木:用50×100mm松木枋水平间距200mm ,靠柱每边角处设一根,与柱模用铁钉钉牢,可作为柱模垂直方向稳定及承受柱砼重。

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及传递该侧压力至柱模板环箍的作用。

(3)模板环箍:用2根Ф48.3×3.6mm钢管,用M12对拉螺栓于柱两对边竖向枋木外按柱截面尺寸夹牢固,每环箍互为置换方向紧贴设置,柱边长为700m ,中间不用加螺栓,环箍竖向间距≤500mm 。

(4)柱模支架:在柱模板用吊锤吊垂直就位后,用Ф48.3×3.6mm钢管四向斜撑斜撑顶牢柱模。

斜撑与楼板夹角成60度,必须牢固可靠。

(见柱模板安装图)3、高支模支撑体系的一般规定和施工要求3.1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1)水平杆间必须按1.5m的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拉杆。

(2)立杆脚下必须有足够能承受上部传下来荷重的能力。

3.2 立杆步距不能超过1.5m 。

3.3 剪刀撑的搭设:(1)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刀撑。

(2) 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大小,每隔10~15m设置。

4、支撑架搭设规定4.1 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1/200架高,相邻两根立杆接头错开500mm ,并不在同一步距内。

4.2 横杆架设在立杆内侧,同一水平面的内外横杆接头错开一跨距,大横杆水平偏差控制在50 mm内。

4.3剪刀撑的位置从梁及楼板支架两端开始,沿竖向全高连续设置。

剪刀撑的斜杆设在立杆的外侧与横杆成450~600夹角。

4.4为保证架子的稳定性,搭设剪刀撑时将斜杆间隔扣在立杆上和水平杆的伸出部分,剪刀撑的脚部顶架在支承面上。

4.5对压扁、弯曲、锈蚀严重和有裂缝的钢管和不合格扣件严禁使用。

4.6安装完毕后,要组织全面综合验收,履行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7框架梁跨度大于4m时,模板按梁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4.8模板安装前要做好设计施工图纸,梁柱编号进行配模工作。

按编号安装模板,支模前应做好放线定位和模板底部安装面的标高线及设置梁模板内外定位控制线的工作。

四、质量保证措施1、高支模搭设方案必须经过认真验算,确保方案安全、经济、使用。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主管施工员或分包班组长作为高支模安全直接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操作工进行认真、全面的施工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3、高支模搭设过程中,质检部门负责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违反施工方案,随意搭设的行为及时制止,对质量打不到要求的架体,限时整改。

4、高支模基础必须牢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强调对地下室顶板的保护,必须设置通长垫木,防止冲切破坏。

5、高支模选用的架体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6、高支模支架搭设完成后必须上报公司安质管理部验收,公司安质管理部会同监理、项目部等单位验收合格,监理单位签署意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不管任何原因,对于未经验收的高支模严禁进行混凝土施工。

特别强调的时严格验收程序和验收的标准,按国家相关的质量验收规范,其验收标准如下: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7、模板安装完成,绑扎钢筋前,严禁用水冲洗模板,只准使用扫帚清扫模板,模板的接缝应平整、严密,不应漏浆。

对木耙拼缝较大的部位用细木条补缝。

钢筋绑扎过程中,应保持模板清洁,部遗留垃圾。

砼浇筑前,只准许用少量水洒水润湿模板,严禁用水管冲洗模板。

8、砼浇筑过程中,应派人专门负责模板及支架的看护、跟踪检查并及时修整支架缺陷,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加固处理,暂时停止砼浇筑,迅速疏散人员;并及时报告,整改完成排出险情后经施工现场安全员检查、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同意才允许继续砼浇筑。

9、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流程框图如图所示。

五、安全保证措施1、高支模搭设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必须对现场施工员及班组负责人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员应监督安全交底实施情况。

高支模搭设过程中,工人必须穿防滑鞋,挂安全带。

支架用料必须符合要求,搭设前要检查材质和规格,不能把未经修整的压弯、压扁、拉伤、裂缝的零部件用上去。

3、高支模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有防倾倒的临时固定措施。

构件相对位置、几何尺寸、形状必须满足施工方案要求。

4、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模上下。

5、高支模上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措施,上下应用防护隔离措施。

6、模板上的物料不要集中堆放。

高支模搭设、拆除和砼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7、高支模模板系统严禁与外架连接在一起,防止因外架受力的震动或变形引起模板支撑系统的变形、沉降等。

8、本高支模板施工方案中不详的应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执行。

9、砼浇筑方向由1轴向25轴线浇筑,先浇板,后浇梁。

六、高支模板拆除1、高支模拆除⑴拆模时间框架梁的不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模,同时应依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根据跨度的不同而按下表(按设计强度的百分比)要求来强度。

⑵拆模顺序梁板模板的拆除顺序:梁侧模板→板模板→梁底模板→分类→清场⑶拆模施工A、梁板拆除:先将支柱上可调支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边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铁钎撬动模板,使模板降下由龙骨支撑,拿下模板和龙骨,然后拆除水平拉杆、交叉撑和支柱或门架。

B、梁、柱模在确保表面不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

先拆除斜撑,再拆除模板和对拉螺栓及附件,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砼分离。

C、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构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并做相应的防护处理。

D、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⑷拆除支撑体系注意事项A、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支撑体系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B、拆除支撑应先清除其上的杂物及地面的障碍物。

C、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水平拉杆要跟随立杆逐层拆除。

⑸管理措施A、楼面顶架、模板安装前,应对班组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交底,对安装方法、搭设安装顺序、技术标准、质量安全要求等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B、在支顶安装过程中,应设置防倾覆的临时措施,待其安装完毕且核正无误后才予以固定。

C、必须经现场监理人员及我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筑,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一、金属扣件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搭设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必须严格按国家《建筑安装安全技术规程》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搭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