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叙永至毕节线铁路贵州段站前工程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叙毕铁路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述 (1)3.施工准备 (2)3.3劳动力准备 (3)3.4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4)4.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4)4.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4)4.2模板的制作、墩身实体墩模板安装 (4)4.3墩身空心墩模板支设及墩内检查设备预埋件安装 (5)4.4整体模板拆除 (6)5.主要管理目标 (6)5.1设计依据 (6)5.2安全目标 (6)5.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6)6.模板设计方案 (6)6.1设计依据 (6)6.2设计方案 (7)6.3模板计算 (7)6.4墩柱模板质量标准 (23)7.安全保证措施 (24)7.1脚手架安全施工措施 (24)8.施工环保、水保保持措施 (25)8.1施工保护目标 (25)8.2环境保护体系 (25)8.3林木、植被、土地及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26)8.4水环境保护措施 (26)8.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6)9. 文明施工措施 (27)9.1.文明施工目标 (27)9.2.文明施工体系 (27)9.3.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8)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叙永至毕节线施工图;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3、《工程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4、《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8、《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1.2编制范围本施组编制范围为隆黄铁路新建叙永至毕节段贵州省境内先期开工段DK332+142.5~DK340+500.3段站前工程施工,毕节车站左右线大桥~落脚河大桥,线路长度8.358km,上述范围内桥梁高墩施工模板施工高度大于8m的结构。
2、工程概况2.1工程简述隆黄铁路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北起已建成的纳(溪)叙(永)铁路叙永北站,向南行经云南威信、镇雄、贵州毕节,终至毕节至织金铁路毕节东站,全长189公里。
本次先期开工段为位于贵州毕节市境内的毕节(不含)至毕节东(不含)段站前工程(含预留昭黔铁路的毕节车站大桥,不含有砟轨道及铺架工程,路基不含绿色通道及防护栅栏工程),起止里程DK332+142.5~DK340+500.3,线路长度8.358km,全部为可溶岩发育区。
全段最大跨度桥梁为落脚河双线大桥,主跨为128m 连续刚构;最高墩桥梁为吊南河单线大桥,最大墩高91m。
标段主要墩型为8~26m圆端型实体墩,27~91m矩形空心墩,根据规范要求实体墩15m以下可采用一次浇筑,大于15m分两次浇筑。
空心墩每次浇筑高度为4-6m,搭接2m。
以上工程均为高大模板施工。
3.施工准备3.1施工总体目标1)总体目标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用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统领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六位一体”管理,以创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载体,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打造百年不朽工程。
2)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3)安全目标杜绝生产安全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杜绝因建设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较大铁路交通事故,减少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铁路交通事故。
4)环保、水保目标环境、水体得到有效保护,与社会和谐相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干线铁路,达到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职业健康目标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
6)投资控制目标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科技创新目标前提下,严格把投资控制在项目投标控制范围之内。
3.2技术准备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问作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3.3劳动力准备同一墩台的高大模板施工分三个小组作业,每小组分别负责3个工作面作业,即:模板制作、模板打磨处理安装、模板拆除,如此循环流水作业,每墩每组8-12人,轮流下井。
3.4施工机械设备准备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4.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4.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a、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b、模板安装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浇筑养护等要求。
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c、模板与砼的接触应涂隔离剂,对油质类等影响结构和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接木槎处。
4.2模板的制作、墩身实体墩模板安装墩柱模板全部采用定型钢模板,按设计的模板图纸在专业模板加工厂加工制作。
模板在底缘焊接14mm厚钢板作为加强肋,在顶部外侧设置吊环,方便模板拼装及拆卸。
模板必须在出厂前进行试拼装,经检查几何尺寸、拼缝缝隙、板面平整度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装运至工地。
进场后,模板统一放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进行打磨、拼装。
模板拼装成标准节段后,进行拼缝处理并涂刷隔离剂。
模板安装前,用M12.5水泥砂浆对承台顶面墩柱模板位置进行二次找平。
水泥砂浆宽度以满足模板下部底缘的要求为宜,但找平砂浆不得进入墩柱模板内而影响到墩柱底的混凝土界面尺寸。
钢模板运至墩柱旁后,用吊车分块吊装就位,间隔使用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将相邻模板连接成整体,两节模板拼缝处贴双面胶条,以防止漏浆。
安装模板时采用翻模安装,采用分段式浇筑,安装垂直度通过在墩柱四周设置的缆风绳进行调整。
在墩柱模板的顶部设置四道缆风绳,下端同打在地面的地锚固定,揽风绳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度左右。
校正后缆风绳不拆除,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产生移动,模板禁止与钢管脚手架连接。
模板下缘与找平层间设单面粘结海绵止浆条,并用砂浆将模板底部与承台表面的缝隙包裹封堵,以防漏浆造成柱底烂根现象。
4.3墩身空心墩模板支设及墩内检查设备预埋件安装空心段模板安装就位时,先安装外模,待外模安装完毕,将外保护层垫好并经自检、监理验收合格后,再支设内芯模。
墩身实体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模板暂时不拆除,空心段外模直接安装在实体段外模上,并用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间隔连接固定。
空心段第一节外模安装就位后,通过在模板下部垫薄钢片来调节其垂直度,待第一节外模调整到位后,再继续安装上部的外模,每两节外模之间垫双面胶条,以防漏浆。
外模安装完毕后,在四个方向拉揽风绳固定,并通过揽风绳来微调模板的垂直度。
外模安装完成后,及时进入模板内安装垫块,垫块采用外购的马鞍形成品细石混凝土垫块,通过预埋在其中的扎丝与箍筋绑扎固定,竖、横向间距均为50cm。
(即每平米4个)。
在安装垫块的同时,按照图纸要求的位置、规格、数量将墩内检查设备的预埋件安装到位,预埋件与墩身钢筋点焊固定。
在垫块和预埋件安装完成后,作业班组、施工员、质量员分别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内芯模。
内芯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或竹胶板,脚手管两端加天托作支撑。
4.4整体模板拆除侧模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且保证其表面或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模板。
拆模板应注意用力,不要使表面损坏或发生掉角现象。
松开缆风绳和连接螺栓,用吊车缓缓将每片侧模板吊出,及时清理干净、整体堆放。
拆模时,模板禁止碰撞墩身混凝土。
5.主要管理目标5.1设计依据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综合工程质量满足全线创优规划及要求。
5.2安全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杜绝四级及以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人身重伤责任事故的发生。
5.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在施工中做到文明施工,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6.模板设计方案6.1设计依据招标文件中关于技术部分的要求:依据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浇筑侧压力标准值按F=87kN/m2设计,砼浇筑速度不大于1.5m/h,初凝时间不大于11h。
6.2设计方案实体墩采用一模到顶配套加工,空心墩采用翻模施工。
6.3模板计算6.3.1双曲圆端型实体墩力学验算书由于正面大平板受力最大,故对其进行力学分析。
已知钢筋混凝土结构墩柱采用尺寸为H×L=2m×3.5m的组合全钢大模板支撑。
钢模板设计用料:面板采用δ=6mm钢板;竖肋采用10#[,间距S=390mm;横小肋采用-100×10;间距S=250-500;背杠采用3×18b#[,间距l=500mm;以上材料均为Q235。
穿墙拉杆采用φ25精轧螺纹钢,间距L1=1450mm;连接螺栓采用M20;间距S=180-250mm,图形如下:6.3.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假定:混凝土温度为T=20℃,浇筑速度不大于2.0m/h, 配合比设计塌落度>100mm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γc=24KN/ m ³,有混凝土添加剂影响。
凝土初凝时间(t0)计算t0=200/(T+15)=200/(20+15)=5.71 h 2)混凝土侧压力(F )计算 <1>.v t F c *****22.0210ββγ= <2>.F=24H 二者取最小值;其中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γc=24KN/ m ³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缓凝作用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不小于100mm 时,取1.15。
H ——有效压头,单位m 。
<1>.F1=0.22×24×200/(20+15)×1.2×1.15×2.01/2 =58.9 KN/ m ²<2>.F1=24h=24 KN/ m3×3m=72 KN/ m ² 取最小值,F=58.9KN/ m ² 有效压头H=2.45m 6.3.3荷载标准值确定倾倒混凝土时对竖向结构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根据向模板内供料方法来确定,假定浇注选用泵送混凝土,所以水平荷载标准值选4 K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