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计划 (6)(四)施工工艺技术 (8)(五)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8)(六)劳动力计划 (27)(七)模板支撑体系参数及计算 (28)建业凯旋广场-五栋大楼高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相关的建筑、结构图,规范、规程,相关标准、法规等。
具体包括:1、建质【2009】87号文件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本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
总建筑面积:161224.93平方米。
地上一、二层为商业裙房,其中A座大堂位置在一层a~c轴线交17~(1/19)轴线,大堂层高8.99米;其中BCDE座一层中庭位置在5~7轴线交H~K轴线、10~12轴交C~E轴、8~14轴线交G~L轴线,中庭顶层高9.98米。
2、A座结构层楼面标高阴影部位为高支撑荡然区域A座高支模区域板厚为150mm;梁截面尺寸及支撑高度见下表。
3、BCDE座结构层楼面标高BCDE座高支模区域板厚为150mm;梁截面尺寸及支撑高度见下表。
4、架体基础为地下室顶板,板厚180mm,HRB400直径10mm@170双层双向(三)施工计划一、施工材料要求模板采用15厚腹膜竹胶板,面板弹性模量6000.00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大于13.00 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大于1.50 N/mm2木方采用40×80,面板弹性模量9000.00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大于13.00 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大于1.50 N/mm2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
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钢管壁厚统一按3.0mm计算1、钢材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的要求。
2、支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 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3、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该规范第3.1.1条的规定;(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3)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规范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4)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5)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JGJ130-2011)规定。
(6)钢管上严禁打孔。
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6、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扣件应有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1)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外。
2、施工材料计划(四)施工工艺技术一、模板支撑体系基础处理本工程高大支撑体系钢管基础落在地下车库顶板,板厚180mm,HRB400直径10mm@170双层双向。
支撑体系钢管底部垫200mm×200mm木板,车库负一层顶梁板支撑体系不允许拆除。
二、搭设流程支撑排架搭设流程:立杆定位→铺设垫板→放置立杆→放置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如此重复往上→设置剪刀撑→放置方木、模板→检查验收。
三、施工工艺要求1、搭设参数:(1)柱模板柱箍采用钢管,间距350mm,柱子中间增加两道M16对拉螺栓加固,柱子B、H两个方向每向设置6道次楞,次楞材料为方木。
如下图(2)梁模板梁截面尺寸600×18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0.60m;立杆步距1.50m;梁底增加2根承重立杆,承重立杆横向均匀分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梁顶用顶丝顶撑。
梁底模板纵向设置6根方木支撑,梁侧模板主楞间距500mm;次楞根数采用6根方木支撑;主楞固定支撑水平间距500mm;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200mm,500mm,800mm,1100mm,1400mm;主楞材料为钢管。
梁截面尺寸400×13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0.60m;立杆步距1.50m;梁底增加1根承重立杆,承重立杆横向均匀分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梁顶用顶丝顶撑。
梁底模板纵向设置4根方木支撑,梁侧模板主楞间距500mm;次楞根数采用6根方木支撑;主楞固定支撑水平间距500mm;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0mm,600mm,900mm;主楞材料为钢管。
梁截面尺寸400×13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0.60m;立杆步距1.50m;梁底增加1根承重立杆,承重立杆横向均匀分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梁顶用顶丝顶撑。
梁底模板纵向设置4根方木支撑,梁侧次楞采用6根方木支撑;主楞固定支撑水平间距500mm;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0mm,600mm,900mm;主楞材料为钢管。
梁高不大于10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0.80m;立杆步距1.50m;梁底增加1根承重立杆,承重立杆横向均匀分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梁顶用顶丝顶撑。
梁底模板纵向设置3根方木支撑,梁侧次楞采用4根方木支撑;主楞固定支撑水平间距500mm;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200mm,600mm;主楞材料为钢管。
(3)板模板板模板支撑立杆横向间距900、纵距900、步距1.50m;主楞为钢筋,次楞为方木,间距250mm。
2、搭设步骤模板支设前要作好相应部位的钢筋隐检和控制线的预检工作。
墙、柱实体线及模板500mm控制线必须放出,梁、板标高控制线及轴线位置线必须放出;预埋件检查无误。
(1)柱模板的施工要点安装放线:模板安装前先测放控制轴线网和模板控制线。
根据平面控制轴线网,在防水保护层和楼板上放出墙柱边线和检查控制线,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每层墙体竖向钢筋上标出标高控制点。
模板安装前检查模板杂物的清理情况、板面的整修情况、脱模剂的涂刷情况。
在柱子的根部留置清扫口,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用高压气泵清理干净。
先将柱子一侧第一排模板安装就位,用铅丝绑扎在墙体钢筋上临时固定,然后在柱子另一侧穿进对拉螺栓并安装好第一排模板调整模板位置、垂直度、平整度后继续依附高出的模板向上安装第二排模板,依次类推。
安装模板时应边校正边安装,并随时注意使两侧穿孔的模板对称放置,以使对拉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
柱模板支好后,加支撑以保证结构截面尺寸的准确性。
柱模安装完毕后再度调整模板垂直度、平整度、位移等和模板的加固情况,合格后报验。
支模执行正偏差,即柱尺寸为负尺寸,偏差量取-4mm—-5mm,而对拉螺栓杆的套筒长度须与柱子设计尺寸一致,取负偏差0—-2mm。
模板断面尺寸的控制:一是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要放置梯子筋,梯子筋的导模筋的长度应比柱实际设计尺寸少2mm,并在导模筋的两端断面涂刷防锈漆;二是在浇筑该段楼板前,绑扎柱子插筋同一断面高出边面3——5cm的予留筋,以便焊接柱模板的导模筋,导模筋的长度同梯子筋导模筋的长度并同样在断面涂刷防锈漆。
(2)、梁、板模板的施工梁、板模板的施工顺序为:梁顶板模板标高控制线弹设→扫地杆、立杆满堂脚手架搭设→拉线检查主龙骨标高→铺次龙骨→铺竹胶板(跨中起拱)→拉线检查标高→清理模板→脱模剂涂刷→报验→铺筋。
梁模板的拼装遵循楼板模压梁侧面,模梁侧模夹梁底模的原则。
支撑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在支撑立杆的底部垫80mm×40mm的木方,并增加扫地杆和立杆扣接牢固;模板支设完毕验收通过后开始绑梁筋及弹放板的钢筋档位线。
四、构造措施1、立杆(1)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立杆上,距离地面不大于200㎜,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
(3)梁底立杆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大于25mm。
(4)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按下列规定: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水平杆(1)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双向拉通,非高支撑体系脚手架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增脚手架整体性。
3、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跨。
具体详见下图本工程架体搭设高度在9.98m,在架体底部、顶部及中间设置三道连续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为 6m~8m。
具体详见下图剪刀撑立面正视图脚手架俯视图剪刀撑的构造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