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

EB-QP-27(A0)
页码
3/3
5.9.当持续发现不良的品质表现时,品质部应向生产部相关小组提出改善措施或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由相关小組负责对本工序原因导致不合格作出原因分析及改善行动;
5.10.生产部的各种生产工装夹具的自检、审核和批准依据相应《工装管理控制程序》进行。
5.11对新的生产过程(包括装配和排序)进行过程的能力,并附加输入,结果以形成文件,适用时并附上生产、测量和试验的规范,以及维护指导书,文件包括生产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护性、可获得性和其接受准则的目标;
5.12保持由顾客零件批准过程要求所规定的过程能力或绩效,以及确保已实施了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包括遵守规定的:测量量技术、抽样计划、接收标准以及当不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
5.13记录重要的过程活动,如更换工具或修理机器等。
6、相关文件与资料:
6.1.《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6.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6.1.管理层的决定;
5.6.2.添加新的或更改目前的流程及设备;
5.6.3.因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影响当前品质系统。
5.7.生产工序及IPQC检查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8.各检查工序检验报表必须每日由IPQC主管审查并收集,由品质部经理审核;
名称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5.4.1.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IPQC按相关作业指导书之规定的频率及要求进行首啤确认、巡检与抽检;
5.4.2首检及抽检之相关数据,必须记录《首尾件确认报告》及《IPQC制程检验记录表》中,合格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品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3.IPQC主管负责管理检验员,产品不良率超过10%检验员发出《生产异常通知单》,IPQC主管根据产品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是否发《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并作跟进改善及作总结报告,依据《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3.生产工序生产中自主检查:
5.3.1.操作员自检:操作员按照相关检验要求及标准对流程产品进行品质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即时调整至合格并将不合格品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相关数据记录于《生产日报表》中;
5.3.2.管理员巡检:生产现场各级管理员依相关检验要求及检验标准抽检流程产品品质。
5.4. IPQC首尾件检验及制程检验: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版 次:A0
批准
审核
编制
日期
-
日期
-
日期
-
修订记录
版本次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修订人
名称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3
1、目的
通过对工序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工序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并使不合格品得以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生产工序在制品的检验和试验。
3.4文控:负责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等相关文件的发放、更新、回收,确保生产及检验工序间之文件为最新版本;
4、定义:无
5、程序
5.1.检验前之准备工作:
5.1.1.品质部应根据客户图纸编制相关工序作业指导书与标准,以指导如何进行产品品质检查控制,当有任何改动时应对其进行更新,在发行使用之前,应先由品质部经理批准。
5.2.1.品质部IPQC检查人员按照相关检验标准和检验指导书对工序进行首尾件确认,并按相关要求对在制品进行抽检及可靠性试验;
名称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EB-QP-27(A0)
页码
2/3
5.2.2.所有产品之首次生产以及材料变更需作首啤检验;
5.2.3.型号变更、参数调整及机器故障维修、设备保养后均需作首啤检验;
6.4.《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5.《工装管理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7.1《生产异常通知单》
7.2《首尾件确认报告》
7.3《IPQC制程检验记录表》
7.4《流程卡》
7.5《XXX生产日报表》
7.6《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2.4.各制程之首件制品完成后,由当班管理员依据各流程按检验标准及作业指导书进行自主检
查。确认合格后,再将该首啤于最短时间内交于当班品质部IPQC再次确认。只有经IPQC确认认合格签名后才可进行量产,若检查不合格则须重作首啤;
5.2.5.首啤检查合格后则将该样品作上标识后视为后续产品之检验依据。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编制工序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及按规定对工序产品进行首检/巡检/抽检;
3.2.生产部:负责依据《XX作业指导书》及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的要求对产品实行过程品质控制、生产过程中自检和对首板的初次确认;
3.3.生产部:负责《XX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核及生产工具的准备,保证生产线使用的作业指导书和资料为最新版本;
5.1.2.应根据各种产品特征对成品品质影响的严重性来选择各个生产工序的产品检查控制点,除了目视检查外,还可作可靠性测试以验证产品的可接受性,如扭力测试、压力测试等。
5.1.3.生产工序及品质部检验人员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培训及进行相关资格认定,培训合格后才可以独立上岗。
5.2.首尾件检验时机及步骤:
5.4.4.IPQC抽检合格后,由生产工序填写“流程卡”经IPQC确认签名后,转入下工序。
5.5.对于那些不符合接收标准的产品,按《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行隔离处理。
5.6.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检验控制程序执行,应被清楚地标识、隔离且经标准修理程序进行修理或根据MRB的处理决定的标准,可根据以下情况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