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米跑教案新部编本

200米跑教案新部编本

注:主抓下肢肌肉群,上肢、腹部肌肉群相对休息
组织五:类似组织二,成体操队形散开
8′

基本部分(三)
1、发展协调性,提高奔跑能力。
2、“蹬”与“摆”的协调配合,提高运动能力。
3、提高学生的无气阈,增加各白肌纤维内的肌糖元、ATP和CP的含量
1、10米行进间高抬腿跑接加速跑。1X2
2、15米行进间后蹬腿接加速跑。1X2
重点:注意发力顺序及体会动作要领。
2、按队行,统一口令,自行完成,教师监督)
组织三:类似组织二。
1、按口令,做好每一个动作,注意发力顺序及体会动作要领。
注:主抓上肢,下肢、腹部肌肉群相对休息
4′

基本部分(二)
1、发展腿部后蹬力量,提高股三、四头肌,臀大肌内的ATP、CP和肌糖元含量。
2、发展腹部力量,提高对上下体协调作用的效率。
组织六:
。♀
。♀
。。
。♀
。♀
注:上肢、下肢、腰、腹部肉群都已进入运动状态,尤其是下肢肌肉群负荷最大。
16′

结束
部分
通过放松与小结,体
验体育运动成功
的快感,培养自
信、勇敢的意志
品质。
1、放松操两节(上、下肢名一节)。
2、小结本堂课的优缺点。
1、教师统一喊口令,并配合节奏,使学生的肌体、精神上都得以放松。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200米跑教案
教学
目标
1、通过本堂课,巩固200米直道途中跑技术,提高奔跑的后蹬力量。
2、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
注:主抓呼吸、循环、运动等各系统的预热功效。
6′

基本部分(一)
1、培养协调性,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
2、发展力量素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
1、原地纵跳15个(中间休息一分钟)
2、上肢力量练习:俯卧撑1X2(男25个/次;女15个/次)
1、统一口令,要求充分发挥上肢的摆动力量;在空中,任一手尽可能往高空升,以求最高点(教师巡回指导)。
1、正面扶墙原地做后蹬跑1X2X20′
2、仰卧起座:
1X1X(男:45个/次;女35个/次)
要求:
1、双手扶墙,身子前倾,尽可能的前摆腿高抬,后蹬腿蹬直并下压。
2、“摆”、“蹬”交换要求高频率。
3、快上慢下,以便加强对抗肌的练习
组织四:按教师安排,男左女右一字形排开。
1、注意动作要点。
2、充分发挥 “摆”、“蹬”的交换频率,并且要注意高抬与后蹬的力度。
3、匀速“放松性”短距离途中跑
⑴30米1X1
⑵80米1X1
⑶120米1X1
1、摆臂:注意以肩为轴摆大臂。
2、摆动腿要充分高抬,支撑腿下压快而有力并要伸直。
3、按节节奏,充分注意“蹬”与“摆”的协调、有力的配合。尽可能的“留住”后腿。
4、充分以肩关节为轴摆大臂,上体前倾,放开步幅,用前脚掌充分扒地,眼睛平视前方。
3、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拼搏进取、挑战自我和自我评价、勇于探索的精神。
场地
器材
6条道的200米场地
教学
内容
200米专项训练
重点
难点
重点:发展后蹬力量,提高学生的无气阈
难点:“蹬”与“摆”的协调配合
教学
流程
课的准备部分(课堂常规、热身运动)7′ 课的基本部分(基本一协调性素质及上肢力量练习;基本二直道行进间后蹬力素质练习;基本三(田麦久等长训练法)无氧阈的提高训练)33′结束部分(放松、小结)5′
顺序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
运动负荷
时间
运动量
课堂常规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报告人数。
1、师生问好,宣布本堂课内容及要求。
2、询问见习生,安排见习生活动。
3、要求:迅速、安静、整齐。
组织一:如下图
♀♀♀♀♀♀♀♀♀♀
♀♀♀♀♀♀♀♀♀♀
♂♂♂♂♂♂♂♂♂♂
♂♂♂♂♂♂♂♂♂♂
♀ ▲
2′

热身
运动
1、充分热身,以防运动性损伤。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行为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1、篮球场内数字跑
2、自创徒手操(八节)
1、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整齐、有弹性,强度控制在35-40%之间,
2、按口令,动作充分有力,活动到各个环节。
1、一路纵队。
组织二:徒手操队形类似组织一,并成体操队形散开。
2、举例小结,并提出以后的课堂要求。
组织七:类似于组织二并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4′

课后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