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质量检验标准目录前言 (2)1.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缺陷等级分类 (3)4.缺陷名词 (4)5 缺陷判断列表 (6)6 检验环境及条件: (7)7 检验方式和接受抽样标准 (8)8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9)8.1 常规检验 (9)8.2 性能指标检验项目判定: (10)8.3 装配检验项目判定: (10)8.4 外观检验项目判定: (12)8.5 包装检验项目判定(出货检验): (15)8.6 硬件类检查标准: (15)8. 7 包装检验项目: (15)前言●目的和作用为确保所有手机的生产、检验工序有序进行,本标准为过程质量控制、在线模拟用户检验、例行检验、最终成品检验和确认检验提供依据,特编写本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手机产品的各种质量检验。
执行者生产部、品质部、硬件部、软件部、结构部、工程部、售后服务部、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成品质量检验标准》,本次标准修订由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质量部提出。
本次标准修订部门:项目部本次标准主要修订人:本次标准审核人:本次标准发布批准人:本标准于2015年4月首次发布。
手机产品检验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司所生产的所有GSM、CDMA、TD-SCDMA、WCDMA等手机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缺陷等级分类3.1 严重缺陷(A类)a)导致用户选购时拒绝购买的故障;b)导致用户购买后15天内退机的故障;c)可能危及到用户生命或财产安全的故障;d)按照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进行鉴定或认证不能通过的故障;e)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等的故障。
3.2 重缺陷(B类)a) 用户能够勉强接受,但产品品牌会受到影响的故障;b) 导致用户在保修期内要求返修的故障;c) 对用户健康有一定影响的故障。
3.3 轻缺陷(C类)a) 用户完全能够接受的轻微的产品故障;b) 用户一般不常用的功能、且国家规范无明确要求的故障;c) 用户一般不易发现,且国家规范无明确要求的故障;d) 用户一般不会进行,在极端操作条件下才会出现的故障。
4.缺陷名词4.1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尺寸。
4.2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3 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周围多出的塑料废边。
4.4 多胶点因模具型腔上有局部损坏而造成产品表面上有细小的塑料凸点。
4.5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4.6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就形成了一条明显的线。
4.7 浇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4.8 色差塑料件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不同的颜色。
4.9 顶白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产生的白印。
4.10 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4.11 积漆在喷漆件的边缘出现的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4.12 细碎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浅淡色印迹,目测看不出深度。
4.13 硬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视深度的点、线或块状的损伤。
4.14 碰伤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视的缺损、变形或凹坑。
4.15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4.16 银纹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4.17 流纹产品表面上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4.18 彩虹现象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
4.19 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域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4.20 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达到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4.21 喷溅/渗色由于油墨中渗有杂质或胶头的硬度不合要求而造成的类似拖墨的现象。
4.22 色薄在图文印刷时出现的颜色偏淡的现象。
4.23 合缝装配位相邻部件之间的缝隙。
4.24 裂纹产品因挤压或其它外力所产生的开裂。
4.25 测量面的定义a) AA级面显示信息的重要区域,如镜片的透明区和LCD的透明区。
b) A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镜片的非信息显示区、键盘的正面、前壳的正面、机身的侧面合缝以上的部分;、翻盖的正反两面。
c) B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及手机配件的外表面,如前壳、后壳、电池组件的侧面、侧向按键的正面,天线的外表面,以及手机其它配件(如充电器、耳机等)的外观面,手机的后壳正面。
d) C级面打开后能看到的面(如电池组件的背面、后壳上与电池组件接触的面,SIM卡盒的表面),拆卸后才能看到的面(零部件的内表面)。
表 1 测量面4.26 外观标准判断参数:表2 参数代码表5 缺陷判断列表表3 缺陷判断列表6 检验环境及条件:6.1 检验外观、装配、包装等项目的环境及条件◆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 mm ~350 mm。
◆时间: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12s。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
上下左右转动15°,前后翻转。
照明:距离观测物50cm处的光强为800 +/-200 Lux在此为条件下,目测可见的不良现象认为是缺陷。
6.2 检验功能、性能、可靠性指标项目的环境及条件对于一般功能性能项目,应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综合测试仪进行。
7 检验方式和接受抽样标准7.1常规检验:常规检验是在生产部门按照生产工艺全检合格后,品质部QA在产品入库检验前采取全检的方式,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的一种检验方式。
7.2 在线模拟用户检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中、重复模仿手机用户在手机使用中可能进行的动作,从而达到暴露手机产品中存在的软、硬件故障的测试过程,叫做在线模拟用户使用测试。
该测试作为软件功能测试的一个补充手段,是发现手机产品中存在的小概率事件的有效的方法,一般在新项目成果鉴定阶段、软、硬件或工艺重大变更时实施此测试,以监控产品的质量。
7.3 抽样标准:生产部QC在生产线上对产品进行全检合格后,品质部QA采取GB/T 2828.1-200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性能检验项目按照特殊检查水平S-1),缺陷数为不合格品数。
a)严重缺陷(A类):Ac=0, Re=1 (不论批量大小)b)重缺陷(B类):AQL=0.65c)轻缺陷(C类):AQL=1.0必要时需放宽或加严检验,亦按照GB/T 2828.1-2003标准规定执行。
在入库检验时,根据常规检验项目和模拟检验项目发现的缺陷综合判断批次质量。
7.4 缺陷分类和标准应使用测量工具(PCC卡、塞尺)来度量缺陷的尺寸,下图是测量工具的样品。
8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8.1 常规检验8.1.1 功能检验功能检验项目表4表4 功能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工具方法A类B类C类1 开机,关机能够正常开,关机。
手动√2 死机、重启待机或使用过程中无死机、重启现象√3 充电功能能正常充电及提示充满,充电指示正确。
充电器√4 开机画面显示开机画面显示正确。
手动√5 LCD点阵及色彩无缺线、缺点显示,色彩正确。
手动√6 振铃测试响度≧90db,不能有明显可听到的异音。
手动√7 震动测试震动功能能够正确开/关转换。
手动√8 按键测试按键手感良好(所加压力大小一致)。
手动√输入显示或操作正常手动√9 回音测试扬声器应发出可闻回声。
手动√10 软件版本符合更新后的版本。
手动√11 IMEI/ESN/MEID/PSID号机内号码与手机上所贴号码一致手动√12 插卡测试能登录运营商网络、通话及3G视频通话。
手动√13 短信/彩信测试能够正常的编辑/保存/发收手动√14 耳机测试能够接听、通话、挂断。
(耳机旋转1800)耳机√15 LCD背光/LED灯显示亮度均匀,颜色一致。
手动√16 键盘锁定能够设置并功能有效。
手动√17 霍尔(Hall)功能皮套对应的磁铁位置移动到整机HALL器件正上方,屏幕可以实现自动熄屏,移开可以自动点亮手动√18 拍摄功能画面显示正确,不存在噪点或失真。
手动√能够保存并可以调用和编辑。
手动√19 MP3播放功能界面显示正确,能够正常播放并进行文件编辑。
手动√20 U盘数据功能界面显示正确,能够和电脑正确连接,进行文件的下载﹑编辑,删除等,数据容量与标称相符。
手动√21 录音功能界面显示正确,能够进行录音,对录音文件的播放﹑保存、删除等功能手动√22 电池电池开机时不能出现鼓包、冒烟、无电量现象。
手动√23 锁网绑定功能手机在自动锁网或手工锁网功能状态下,能实现锁定手动√8.2 性能指标检验项目判定:性能指标检验由硬件测试部例行试验实施监控;必要时由质量工程师委托硬件测试部进行测试;8.3 装配检验项目判定:表5 装配检验项目8.4 外观检验项目判定:表6 外观检验项目8.6 硬件类检验标准:8.6.1 天线类GSM/TD-SDMA/WCDMA天线要求:TDD-LTE天线要求:Mode Band Test case Channel BandwidthFSLimit(dbm) Average WorstTDD-LTE Band38TRP2016.5 15.5TIS -88 -87 Band39TRP2016.5 15TIS -88 -87 Band40TRP2016.5 15.5TIS -88 -87 Band 41TRP2016.5 15.5TIS -88 -87FDD-LTE Band31800TRP1016.5 15.5TIS -88 -87 Band12100TRP1016.5 15.5TIS -88 -87 Band72600TRP1016.5 15.5TIS -88 -878.6.2 Wifi类测试环境及条件测试信道要求Uint离开AP距离:10m 接收信号电平:-60±51>15Mbps613离开AP距离:20m 接收信号电平:-70±51>10613离开AP距离:30m 接收信号电平: 1 >58.6.4 音频类整机音频性能判定标准8.7 包装检验项目判定(出货检验):表7 包装检验项目补充说明a)所用材料(包括结构件、五金件、橡胶件等)以及配、附件的质量应符合相关部件的技术文件(参见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要求,并经来料检验合格。